(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164)+番外
秦王政看儿子忙活了这么久,终于忙完,有些无奈。
“事情交给底下人处置就是,何须你亲自出面?”
扶苏轻哼:
“他们怕的是我,不亲自出面如何能吓住他们?”
就得把他们吓到再不敢做类似的事情才好,这群贵族真是太不把父亲放在眼里了。周天子式微让贵族阶级习惯了僭越,他得替父亲重新树立起至高天子不容冒犯的准则来。
若是父亲自己出面,少不得又有人编排秦王是个暴君。上一世就是这样的,所以扶苏决定从他自己下手。
反正等贵族习惯了谨小慎微之后,即便是换软弱的后代子孙登基,他们也不会再敢造次了。
秦王政不好阻拦爱子的一番苦心,只得将从昌平君府中查抄的珍宝清单递给儿子,让他挑喜欢的拿去装点太子宫。
这些年昌平君从各国收受贿赂弄到了不少好东西,还有下面门客为讨好他献上的珍宝。靠着大秦国相的位置,他可谓是呼风唤雨、如鱼得水。
扶苏看完笑道:
“舍了这么多财宝在咸阳,昌平君如今怕是心痛到滴血了。”
这些财物哪怕是拿去购置军需粮草都比白送给秦王要好,奈何昌平君是匆忙出逃,根本没法携带太多钱财。
接下来,他恐怕只能接受楚国贵族的接济了。
这次可不像是上辈子那样,即便被贬去陈郢也能收拾行囊带上家眷仆役一起去。他只带了个弟弟走,连家小都一并丢弃在咸阳城中了。
手里没有任何资本,只剩下个楚国公子的名头。昌平君的所有本钱都来自楚国贵族,以后肯定要被贵族拿捏得死死的。
他还想当“西楚王”,就他这样“东楚王”都够呛,万一真打退了秦军,他以后的日子还不一定有东周天子舒服。
扶苏问父亲:
“昌平君与昌文君的家小如何处置?”
秦王政眉头微皱:
“二人的生母毕竟是宗室公主。”
虽然已经去世了,但对方生前好歹也是庄襄王的姐妹,是秦王政与扶苏的长辈。宗室那边的面子还是要顾忌的,不好直接以罪人处决。
而且昌平君兄弟二人这些年扎根秦国,娶的也是秦国贵女,其夫人背后的家族也想保下他们母子。
扶苏提议道:
“既然孩子有双方血脉,那为何只能传父亲一脉的姓氏?”
秦王政微微一顿:
“你想让他们改姓?”
扶苏:“这是一个好机会。”
有些家族宁愿过继族人的儿子也不愿意考虑女儿,美其名曰传宗接代只能靠男人,实则都是维护男权的胡扯。
他们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来论证女儿不行,说女儿嫁出去生的孩子就随夫家姓了。为此甚至都能接受过继非族人、与自己毫无血缘的孩子,只要能改成自家的姓。
那么为什么外人都能改姓,自己女儿生的不能直接跟女儿姓?要改掉孩子随父姓的原则很难吗?
至少对于先秦时期来说,没那么难。
当女子在宗族中拥有同等的权利时,这些都不再是阻碍。女族长生的孩子自然要跟随族长的姓氏,而非族长的普通女性成员,同样也有延续姓氏的权利。
昌平君叛逃出了秦国,而楚国正在走向毁灭的道路,他的孩子已经可以断定继续跟随父亲就是毫无前途。那么为了利益,他们很大概率愿意从此摒弃父脉,选择延续母族的辉煌。
秦王政很快给兄弟二人的妻子下达了一封手书。
秦国可以立女户,她们若是愿意,便可自立门户。以后孩子只传承她这边的姓氏血脉,与昌平君再无关联。
一旦改姓改氏,昌平君就从一个有继承人的楚王变成了没有继承人的楚王。他需要重新纳妾生个继承人出来,这会极大地影响他在楚国贵族之中的支持率。
楚王血脉改名换姓,抛弃祖上荣光,为了荣华富贵,宁愿选择传承秦国贵族血统。
这是一次很有意思的尝试。
秦王政颇有兴致地想到,楚人大概能被气死吧。
在气人方面,爱子和昭襄王都可谓是拥有得天独厚的能力。
扶苏道:
“就是可惜以他们做试点后,就不能严格追究他们的罪责了。”
昌平君做的可是叛国的错事,按理来说应该株连三族的,而且他的妻儿也确实享受到了他这些年权势滔天带来的好处。
不过当昌平君的妻子单方面把昌平君变成“入赘”之后,廷尉司这边定刑就得酌情减轻了。
试点对象直接被处决,那不是白试了?
为了脱罪,昌平君的妻子甚至更绝地直接休弃了对方。这样一来妻儿只需要跟着承担昌平君叛逃的罪责,后续要是昌平君又做了什么新的事情,就跟他们一家没关系了。
由于这一番操作里牵扯到的男方是个背景复杂的他国公子,朝野上下无人胆敢置喙,只能任由事态发展。
而第一次出现这样的事情,他们没有阻拦。那等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他们就同样没有办法硬起腰板制止了。
巴清抓住时机确立了自己女族长的合法地位,并且在为丈夫过继血脉的同时,又为自己也过继了一个继承她姓氏的女儿。
秦王政准了。
秦国贵族女眷一下子被打开了思路,意识到一件事——传承她们的姓氏不一定是为了娘家,也可能单纯是为了她们自己。
比起男性更注重家族,许多外嫁的女性对母族的传承需求其实没那么高。比如巴清,她就直接单独设立了一份族谱,表示从她起始往下传承。
巴清想试试塑造出个只传女性的家族出来。
反正她是个商人,又不从政,别人管不到她,毕竟律法都准许了这种情况。
扶苏觉得这样挺好的。
女子若是传母族姓氏血脉,时间长了又会回到男权的桎梏下,毕竟母族也是男权家族。但她们以自己为族谱之首就不同了,这是个新的开始。
反正先秦时期多的是变更“氏”的人,姓虽然还是原来那一脉的姓,但换了氏就是新的一族了,这种情况很常见。
现在像巴清一样自己当家做主的女强人还不多,不过以后会越来越多。新生的女性氏族数量提升,迟早能和男性氏族齐平。
两性平衡才是长久之道。
扶苏可不希望他的大秦会因为阳盛阴衰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社会风俗甚至是国家政策,那是在掘大秦的统治根基。
底层的人都出问题了,上层的国家还能好?
扶苏愉快地给远在齐国的吕雉写了一封信,告知她咸阳的最新风貌。
收到信的吕雉眼前一亮,连忙召集她的送粮小姐妹们,分享这个好消息。
自己当家做主指日可待,不仅能做官,还能设置以自己为起始的全新氏族。新氏族归她们自己全权掌控,这是个多好的脱离家族桎梏的机会啊!
许多贵女如今还在被迫为家族谋利,虽然族中支持她们投靠秦国,却是为了全族而非她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