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186)+番外

作者: 无字惊鸿 阅读记录

县令打听了一下,据说魏国贵族有点多,塞不下,干脆问楚侯借了点地方。因此楚侯,目前也处在和别国贵族挤一挤的状态下。

幸好双方都会说雅言,不至于交流困难,平时还能唠唠嗑。

楚侯就是这么和魏侯搭上线的,试图挑唆魏侯造反。

魏侯起初有些心动。

结果秦王突然让人把楚侯居所的书籍都拿走了,此举简直莫名其妙,楚侯都搞不清楚秦人发什么疯。

但是也不需要搞清楚原因了,因为魏侯听说这件事之后立刻缩了回去。

什么密谋大事啊?没有的事!不要瞎说!他魏侯本本分分安安静静,绝无二心,休想害他!

楚侯:???

这还什么都没发生呢,你变得也太快了吧?!

之前听说魏都大梁被围困的时候,魏王一直不肯投降,最后是被强行破开城门进去捉住的。

楚侯还以为魏王是个硬骨头,心怀大志。结果都是他想多了,魏侯只是不甘心投降而已,当真成为阶下囚之后,滑跪得可快了。

秦王只是随便动一动,他就被吓得什么都不敢做了,孬种!

楚侯被气了个半死,偏偏魏国贵族也和魏王一个毛病。之前联络的时候还有点小意动,如今一个个都不带搭理他的,活像他是什么洪水猛兽。

最气人的是信陵君的家眷。

原本信陵君只有家眷被抓了,他的门客早在信陵君去世之后就因为先代魏王的猜忌散了个干净。

没想到这次信陵君家眷被抓,那些门客又跑回来了一部分。他们对信陵君可谓是忠心耿耿,宁愿陪着一起被关押,都要送上们来。

里头那个叫张耳的家伙,原本都逃出去了,又转身跑回大梁主动找上秦军。非说自己是信陵君的结拜兄弟,就为了被抓之后能去到他的家小身边就近保护对方。

秦军:虽然不是很信这么扯的事情,但既然你都要求了,那就满足你。

信陵君莫名其妙多了个结拜兄弟,他的家眷自己都很懵。但是张耳过来之后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对方还是接纳了他。

一起被送来陈县关押之后,张耳也没消停。

之前楚侯联络他说要复国,他很积极地同意共谋大事了。现在楚侯被秦王收拾,他又很麻利地把楚侯给撂开了。

张耳从一开始就是做的两手准备,能复国最好,不能他就入朝。如今看着感觉复国不太靠谱,所以张耳开始想法子讨好赵高。

魏侯怎么样不重要,他要为了信陵君的家眷奋斗。想想复国之后也不是信陵君的儿孙当魏王,那不复国好像也无所谓了。

楚侯在屋子里把张耳这个搅屎棍骂得狗血淋头,郁闷自己为什么不是像燕王那样被和赵国贵族关在。

之前赵人韩人还经常能见面,因为赵高想挑拨他们的关系。可是赵人老抢韩人的东西,随着韩人地位提高,就不能继续放任下去了,于是赵高又把他们隔开了。

楚侯现在望眼欲穿,偏偏隔着高墙和守卫接触不到一心复国的赵国贵族。

赵高发现两边都不老实之后,干脆把人又挪远了一些,反正陈县的空屋子足够多。

另外,赵高还反手往咸阳告了一状。请示王上和太子,要怎么处置这些屡教不改的贵族王侯。

秦王政不悦地放下奏报:

“待天下一统,便杀之。”

负刍不想当大秦的楚侯,那就换个楚国公子来当。楚考烈王多的是儿子,不行还有别的楚国宗室。

贵族杀了就杀了,也唯有这个楚侯要考虑一下不能随便杀。说到底留下楚侯也只是为了安抚楚人,可秦军收兵之后能剩下多少楚国贵族都不好说呢。

扶苏给父亲倒了一盏柘浆:

“不过是秋后蚂蚱,再容他蹦跶几日。父亲喝点水,为此等小事动怒不值当。”

秦王政端起杯盏再三确认,确定这是柘浆不是药汤,这才一饮而尽。

扶苏:……

扶苏发出了抗议:

“同一个方法我不会用两次!而且这个月的药汤我已经喝过了,没有第二杯了!”

秦王政哄了爱子一句:

“寡人晓得,不是怀疑你的意思。”

扶苏:哼。

作者有话要说:

扶苏:闹小脾气了,需要父亲哄哄才能好。

第69章 冬夜

虽然现在还不能弄死不安分的楚侯和赵国贵族,但让他们没空继续折腾那些事情还是不难的。

人有精力搞事,必然是吃得太饱了,饿两天就好。

燕王喜和赵国贵族住在一块儿,眼睁睁看着秦人居然不给赵人饭吃,吓得本来就不大的胆子越发小了。

以前他还会抱怨两句秦王不肯放他回燕国,现在是一个字都不敢说了。回不回燕国有什么要紧的,不被秦王活活饿死就算不错了。

不能抱怨秦王,那肯定得找别的目标发泄一二。燕王于是骂起了自己的不孝子,对于新任太子居然不着急接亲爹回国十分不满。

要是燕国那边发话了,向秦国递交了请求归还燕王的国书,哪怕秦王不肯,燕王喜也能自我安慰一番。

然而事实却是,燕国安静如鸡,屁都没有放一个。太子甚至已经开始张罗继位大典了,想干脆自己当燕王。

不过最终还是被臣子劝了下来,因为现在当上燕王,很可能燕国的亡国之君帽子就要扣在太子身上了。

太子瞬间警醒:

“爱卿此言有理,还是先观望一番吧。”

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燕国危如累卵,殿下合该早做准备。若秦国攻破都城时您只是个太子,以后的日子恐怕……”

这人的未尽之意显然是,当上了燕王,哪怕是个亡国之君,秦王好歹会给您封个侯。参考韩侯那样,只要燕国臣子争气,您就能继续过上富贵无忧的生活。

可若您只是个寻常的燕国太子,那就没有爵位晋封了。不信看看各国公子,待遇也没比贵族们好到哪里去。

他的这番分析虽然扎心,却很现实。哪怕臣子们听着觉得刺耳,还是得承认他说的没有错。

忠心耿耿的燕臣呵斥道:

“休得胡言!燕国还在呢,尔等莫非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亡国了?!”

方才那人冷笑一声,根本不怕这人扣的帽子。这个时候再做出这副模样给谁看啊,自欺欺人也要有个限度。

燕国太子果然没有降罪,而是长叹一声。

他摇了摇头:

“只顾自己享福,不管日后的名声,我做不到,此事不必再提。”

燕国游侠义气之风盛行,所以哪怕太子对韩侯的待遇疯狂心动,他也不能为了这个就背上亡国之君的骂名。

而且话说回来,燕国如今有为的臣子不少都很看重名声。他现在登基为灭国后铺路是高兴了,到时候臣子气得不肯为他事秦,那他也过不上韩侯那样的好日子啊。

孰轻孰重太子还是分得清的,他决定在秦人打来之前尽可能地笼络住那些臣子。这样只要他愚蠢的老爹惹怒了秦王,秦王也很有可能会处置掉燕王喜,换他这个燕国太子来当燕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