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21)+番外

作者: 无字惊鸿 阅读记录

胡亥的这些玩具和王宫的画风格格不入,显然不是出自宫中匠人之手。那就只能是他从别处得来的,比如他的生母。

胡亥和其他公子不太一样。

旁的公子生母大多是六国女子,是当初秦王登基时各国为了示好送来的美人。有的身份贵重,是贵族之女,但更多的还是容貌美艳的寻常女子。

是以公子们的吃穿用度基本全部出自公中,很少能有外来的资源。那些贵族出身的女子远离故土,能带来的嫁妆也是有限的,同样不会胡乱挥霍。

大家或许能有一两件这样的玩具,却绝对不可能单独拥有这么多。

除非他们的生母就是秦人,出身秦国贵族,家境优渥,得到了母族源源不断的支援。

胡亥的嚣张也源于此。

生母是秦国贵女①,外祖家不说大权在握,好歹在朝堂上有一定的地位。其他兄弟的血统都没他纯粹,他自然骄傲异常。

这种骄傲在秦灭六国之后达到了顶峰。

六国都没了,这些拥有六国血脉的公子地位岂不是很尴尬?如果他是皇帝,他肯定不选这些六国之后作为继承人,而是选个地地道道的秦人。

胡亥没想过他亲祖母赵姬是赵国人,他天祖母宣太后是楚国人。大秦压根不存在什么纯正的秦国血统,他的血统并不比其他兄弟高贵。

更何况,秦国如今的贵族,也不见得祖上就是秦人。

大秦可是在很多代之前就开始吸纳六国人才了,这些人才的后代发展成了秦国贵族中的一员。

但是令扶苏十分费解的事情在于,秦国的宗室里居然真的有人笃信这种血统纯粹论。

一开始扶苏在知道宗室跟着胡亥闹事的时候,以为宗室只是为了废除分封、不重用宗室子弟这件事在表达不满,想迎立一个偏向宗室的新皇。

后来扶苏才发现,大部分人确实是这么想的。可也有老古板真情实感地认为扶苏血统不纯,不如胡亥合适。

这很难评。

祝愿他们死后见到先祖时不会被出身他国的祖母、曾祖、高祖、天祖等吊起来打。

话题扯远了,总之扶苏将这些奢华的玩具拿给父亲看,并不是为了告弟弟的黑状。他是在提醒父亲,不要忘了防备这些姿态过高的秦国旧贵族。

因为赵姬的事情,父亲其实很反感前朝后宫过度牵连。

正常的守望相助无可厚非,他们送女子入宫本来就是为了吹枕头风的。难不成还真是想送个美人讨好王上?那送贵女干什么,普通歌妓还更美更会侍奉人呢。

合理范围内的为家族谋利无伤大雅,但是做过火了就不行了。

此时的胡亥还没有凭借他的小聪明成为秦王第二宠爱的儿子,他只是众多公子中的一个而已。他的母亲也没有十分受宠,在后宫中顶多算是脱离了透明人的处境。

这样一对没有宠爱的母子,家族为何要花费大价钱资助他们?连玩具都做得这么贵重,明显有更高的野望。

不然有这个钱,重新培养一个或许能争到宠爱的女子,性价比不是更高?

胡亥母子目前唯一的优势就是生了个儿子。

秦王政放下手里的竹简陷入沉思。

投资一位公子,不一定是指望对方能当上秦王。也有可能是希望公子以后能被封为君侯,在朝中拥有足够惠及家族的权势。

但此前他和扶苏关系闹僵,很多人都不看好这位长公子做继承人。只是碍于他年岁最大、最得王上看重,这才不敢表露出支持其他公子的意思。

在这样的时期,家族开始向胡亥进行巨额投资,很难不让人多想。

王上还年轻力壮,保不齐等他驾崩的时候公子都老了,反而是幼子正当壮年适合继承王位。

前有昭襄王之子孝文王因为父亲太能活,继位之后只当了一年秦王就死了②。退一万步说,就算到时候还是扶苏继位,他们也可以期盼一下扶苏两年内暴毙,然后借机成事。

至于扶苏的儿子,争夺王位的时候连人家儿子都没信心干掉,那就别下场了。胡亥的第一竞争对手说到底还是长兄扶苏,他们最要做的是先把扶苏拉下来。

秦王政揉了揉眉心,对这些人的算计感到一丝厌烦。

他知道自己重用六国之人让旧贵族和宗室生出了不满,但是这么早就开始为王位继承做打算,还是叫他很不爽。

这群人是想扶持一个傀儡秦王吗?

现在还只是不重用他们,等到天下一统,他宣布废除分封,这群人岂不是会更加怨恨?

扶苏适时提议:

“父亲身边的守卫还是不够森严,这些内侍里也不知是否有人被贵族收买过。不如先调查一番,再加强守备。如今是灭韩的关键时期,难保韩国不会狗急跳墙,派遣刺客潜入咸阳宫。”

秦王政颔首:

“蒙恬在外征战不得空,那就将蒙毅调来寡人身边,领郎中令一职。”

蒙毅虽是文官,但作为将门虎子,身手不凡,也学过统兵操练之事,掌管宫中禁卫绰绰有余。

明眼人都知道秦王调他到身边只是为了给他镀一层金,人家日后还是要回到朝堂中的。

秦王政让他来管理禁卫,除却上述理由之外,还有一点是想培养蒙毅。对一个文臣来说,长期近距离接触君王,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他准备让蒙毅贴身跟随自己,而非守在宫门处操练卫兵。给不了解内情的别国一个“这个郎中令确实不会带兵,只是领个名头”的假象。

贴身侍卫要看起来不能打、其实很能打,才能既保证自己的安全,又能成功地引人上钩。

韩国最好派个刺客过来,这样韩王的罪名就又多一重了。

扶苏慢条斯理地喝了口水。

内侍的问题解决了,咸阳宫也加强了守卫,胡亥的奢靡被父亲看到,还顺带给宗室贵族上了眼药。

完美。

作者有话要说:

听闻蒙毅的职位变动李斯:(病中垂死惊坐起)我的日夜祈祷生效了?!

注①胡亥生母无记载,这里是私设。

注②孝文王继位之后没着急改年号,先给父亲服丧一年。他是改完第三天暴毙的,不代表他只当了三天秦王。

第11章 着眼于大事

胡亥跑回了生母胡姬的住处,红着眼睛气冲冲地控诉了一番长兄有多过分。

胡姬十分溺爱儿子,闻言眉头一皱。

胡亥才五岁,何至于给他安排这么重的课业?长公子必然是不安好心,看来他平日里对弟弟们好也不见得是真心的。

但这个念头刚升起来,胡姬就自己否决了。

由于胡亥是个小孩子,转述事情的时候有点颠三倒四,也没办法把兄长的话全部复述出来。

这让胡姬产生了错误的判断。

众人皆知公子扶苏头铁到和王上硬刚,根本没那么多心眼。所以胡姬认为扶苏应当不是故意折腾弟弟,而是另有原因。

大概率就是长公子为人太过耿直脑子不会转弯,一门心思想着让弟弟多学点是好事,所以才下了这样不合适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