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263)+番外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李斯看他们还敢争这个,简直佩服同僚们的勇气。赶紧加快脚步离开了,免得被牵连进去。
大家见他跑这么快,互相使了个眼色。默契地不再谈这件事,心里各自有了思量。
看来李斯知道点内情。
但是不能问,问了没好果子吃。好奇心害死猫,要命就别去探究。
众人很快散去了,绝口不提今日之事。
公子公主们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胡姬没了的消息,比起震惊更多的是惊恐。一瞬间联想到自己的生母,唯恐自己母亲也会落到这么个下场。
天真的妹妹瑟瑟发抖:
“父亲竟然对枕边人都如此绝情吗?”
阴嫚无奈地看向她:
“你对秦王这个身份到底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期待?”
傻妹妹哟,别说那胡姬只是个不受宠的姬妾,就算她是宠妾,威胁到大秦的安危也得死。
妹妹“啊”了一声:
“所以是胡姬夫人做了危害大秦的事情?”
她的表情更惶恐了,心里开始怀疑胡姬是不是偷偷勾结了六国余孽。
阴嫚:……
算了,我们还是跳过这个话题吧。
虽然阴嫚一直说“父亲最疼爱大兄,除却大兄优秀之外,也因为大兄从来只把父亲当父亲,而非王上”。但说实在的,她并不建议弟妹们也跟大兄学。
不是所有人都能拿捏好那个度的。
万一真的傻兮兮地把父亲只当成是父亲了,哪天犯了忌讳忘记父亲还是君王,恐怕要倒大霉。
胡亥的下场摆在那里呢,小命是不会丢的了,可会不会被过继出去自生自灭真不好说。
大兄知道怎么把父亲哄回来,知道犯错了怎么低头卖乖能脱罪,他们可学不来。
而且大兄还鸡贼地将自己和大秦的未来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体。到如今,谁动他就是在动大秦的国运,这手段谁能复刻得了?
父亲能从大兄身上看到大秦鼎盛的未来,是别的兄弟姐妹拍马也赶不上的。没那个金刚钻却硬要揽瓷器活的话,就是在拖大秦后腿。
从古至今应该没有地位比他更稳的太子了吧?
阴嫚托腮想了想,觉得里头还得加个前提——等父亲年老后不会忌惮年轻力壮的太子。
问题不大,她相信大兄肯定能处理好父子关系的。
而且她真的很怀疑,就这对父子的年龄差和身体状况,真的能做到“君王年老而太子力壮”吗?
别到时候年纪大的父亲看着反而比体弱的大兄更力壮吧?
阴嫚默默把这个猜想抹除。
前·野心三人组来到了自己任职的衙门,开始了又一天默默无闻的工作。
以前他们很积极地到处结交人脉,不过一般都是忙活一整天,没什么成效。愿意跟随他们的都是些歪瓜裂枣,有本事的可看不上他们仨。
现在三人老实了,尤其是那两个上过章台宫小班教育的,简直成了鹌鹑。他们的同僚对此十分不习惯,之前却一直想不明白是为何。
直到今日,众人懂了。
十八公子不知怎么被王上过继了出去,有小道消息称这位公子似乎很不服气太子殿下。
这不就对上了?那三位公子也不服气太子呢,大家其实都能看得出来。
原来是被公子胡亥的事情吓着了。
同僚于是询问当事人:
“所以到底是公子被夫人牵连,还是夫人替公子求情?”
敢问出这个的,政治嗅觉显然都不算敏锐。大多也是小官,没指望能往上爬,每日上职就是勤勤恳恳埋头干活,社畜罢了。
三位公子有苦难言。
他们当然知道真相是胡姬给胡亥求情,但他们不能说。既然现在的风向是众人猜测不休,肯定有人在背后推动。
为什么父亲要叫人推动出一个“胡姬牵连胡亥”的说法出来?
明显是想保太子嘛!
反正这件事里太子得是清清白白的,一切都是母子俩咎由自取。从开头到结尾,里头都没有太子的戏份,父亲要把他们大兄彻底摘出去。
所以公子们只能暗示:
“倒是不曾听说十八弟触怒过父亲。”
他们确实没听说过这个,可不算说谎。他们只是自己推测出可能是胡亥那小子暴露了野心,才导致他们三个也被抓了出来。
自己推测的那能算数吗?当然不算!
同僚表示自己懂了:
“看来胡姬勾结六国余孽之事是真的了。”
三位公子:?
啥玩意儿?怎么里头还有六国余孽的戏份?
同僚见他们不明所以,比他们还要诧异:
“不是公主那边先传出这个说法的吗?怎么公子您却不知?”
三位公子:……
“啊,这个、这个可能是因为长姐比我们更受父亲看重吧。长姐知道了什么都会告诉其余姐妹的,可我们和长姐的关系其实不太好。”
同僚这才恍然。
下职之后,三人悄悄议论起来。
难道胡姬真的是因为勾结六国余孽才被处决的?那胡亥被过继,该不会是父亲发现了这件事,再加上胡亥有野心,干脆一起处置了?
三人摸不着头脑,也没法确定哪个说辞才是真的。
最终他们决定不想了。
管它是为什么呢,现在这个传闻既然没有被父亲禁止,那就当它是真相好了。
咸阳城里各种流言沸沸扬扬,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里头都没太子扶苏什么事。
老秦人们对各种稀奇古怪的猜测津津乐道,认为单纯的“公子胡亥夺嫡失败”没什么意思,事情肯定没这么简单。
被秦王委派去管控舆论的蒙毅擦了把头上的冷汗,觉得之前认定这个活不难的自己实在太单纯了。
幸好有阴嫚公主帮忙推波助澜,太子殿下也安排了他手下的熟练工出手辅助。
说起来太子怎么这么擅长这种东西?
宫中。
胡姬死后秦王政和扶苏再没提过相关的人和事,默契地选择当他们不曾存在过。
父亲私下里为自己做的事情,扶苏自然是看在眼里的。这些感动无需说出口,默默记下就是了。
局势重新恢复平静,只余水面下暗流涌动。胡家的人被不着痕迹地一一替换,因为勾结乱党的流言传播极广,胡家有苦难言。
他们没办法跟王上说自家是无辜的,胡家自己也不清楚胡姬是不是当真做过这种事情。
谁让胡姬一向任性,又自负自己有点小聪明,一时糊涂与虎谋皮也是有可能的。
倘若六国余孽承诺帮胡姬的儿子上位,只要胡亥继位后放过六国王侯贵族,任由六国复国,说不准短视的胡姬真的会答应呢。
胡家只能吞下苦果,眼睁睁看着自家在朝中的势力不断缩水。
这其中少不了旁人的落井下石。
官位就那么多,能挪一个出来是一个。小官也不嫌弃,各家都多的是子弟还没个官身呢。
除却被罢官的胡家人之外,更多的是作奸犯科被治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