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280)+番外

作者: 无字惊鸿 阅读记录

谁能想到这个组局的其实才是内鬼,简直猝不及防。

田儋一步步引导着那些对秦人有意见的守将跳出来,说出更多隐秘的算计,打的就是将不安分的齐臣一网打尽的心思。

既然要向秦国投诚,那肯定要做到尽善尽美,这样才能展现他的能力不是?

就连高层守将对低层守将的不屑态度,都是田儋故意引导出来的。因为他发现低层守将大多没那么坚定地要跟着齐国一条路走到黑,就起了多帮秦国拉一些盟友的想法。

田儋可不是立了功却缄口不言的性子,他洋洋洒洒把自己的布置全都倒了出来,就想叫蒙恬多帮他向秦王表表功。

蒙恬震撼地听完之后表示:

“阁下果真很有能力。”

他觉得齐王手底下还是有很多能人的,只是齐王建自己不会用而已。

有田儋的相助,军中的定时炸弹顺利地被尽数控制起来。蒙恬这才加快行军速度,赶往临淄进行最终决战。

蒙恬的亲笔信在数日后快马加鞭送达咸阳,彼时秦军正好抵达临淄,准备攻城。

这日是阴嫚的及笄礼。

秦王政儿女众多,不可能每个人的成年礼都由他亲自主持。给这个主持不给那个主持容易引起儿女间的矛盾,所以思来想去,他决定除了太子其他的都不管了。

长兄如父,长子又是大秦储君,由太子替他出面十分合适。

弟妹们本就没指望父亲能抽出空来为他们做这些,见连长姐的及笄礼,父亲都只是在最重要的时刻才抽出空来露个面,当众宣布长姐的表字,也就心理平衡了。

除却大兄之外,就数长姐最受宠。连长姐也没有特殊待遇的话,那其他人就是一视同仁的,很公平。

至于大兄,累了,没有嫉妒的力气了。

扶苏亲自为妹妹簪上最后一枚钗环,笑着夸道:

“我们阴嫚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出落得越发漂亮。成年后可以佩戴的首饰样式更加繁复,若是珠玉宝石不够用,尽可来我私库里挑选。”

无论男女,成年礼都是十分重要的。古代区分一个人是否成年,很多时候都是看他们的穿着打扮。

就像男子加冠礼之前一般都是不能戴发冠的,别人一看你没有发冠,就知道你还是个孩子。

女子也一样,及笄之前可以梳的发型、可以佩的发饰、还有身上穿的衣裙样式等等,都是按照未成年少女和女童来的。及笄后可以拥有更多更成熟的装扮,以前那些就不怎么佩戴了。

阴嫚的衣裙首饰接下来都会赶制一批新的,少府那边的匠人绣娘有的忙了。

阴嫚俏皮地眨了眨眼:

“那大兄可不能嫌弃我拿的多哦!”

观礼的妹妹们羡慕地看向长姐,她们也好想早日穿戴上更繁复华丽的衣裙配饰,能不能提前办及笄礼啊?

其实十五岁及笄也挺好的,反正只要她们不想嫁人,父亲也不会逼她们嫁。

说话间秦王政从殿外入内,众人连忙起身行礼。

阴嫚的及笄礼不如之前太子及笄那么盛大,前来观礼的官员也没那么多。基本只有一些重臣受到邀请,然后就是宗室成员。

一般女子及笄不会邀请外男,甚至有些朝代只有女性可以参加及笄礼作为观礼嘉宾。但大秦有它自己的秦礼,不讲究那些。

既然女子都能入朝为官了,男女大防也没被魔改得那么夸张,谁还管那个?

朝臣们倒是很羡慕收到邀请的臣子,这可是长公主的及笄礼,能去的肯定都是被王上当成心腹的下属。

秦王政在上首落座,他过来只有一个任务,就是为爱女取字。

阴嫚期待地看向父亲。

秦王政眼神温柔地注视着终于长大成人的女儿,心里有一些怅然。

毕竟自古以来及笄礼都代表着女儿家要开始相看夫君了,一般及笄后没多久就会嫁出去。嫁出去后,女儿似乎就成了别人家的人,不再是自己膝下撒娇卖痴的小女孩。

扶苏见父亲有点神伤,便状似随意地说道:

“妹妹换上成年装束后看着还是二八少女一般,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长大。她上回还同我说不想嫁人,要一辈子赖在父亲身边呢。”

秦王政心里的一丝丝伤感顿时被打散了个干净,他仔细观察爱女,确实还是一副依赖父亲的幼稚姿态。这样的女儿当然不能随便嫁出去给别的男人祸害,留在身边不嫁人也挺好的。

他秦王又不是养不起。

于是秦王政心情愉悦了不少,伸手替爱女整理了一下发钗,才开口说道:

“阳滋日后也有自己的表字了,不知你可喜欢?”

阴嫚瞪大眼睛。

有阴有阳,阴阳俱全,父亲确实是有心了。旁的兄弟姐妹名字就远不如她的用心,感觉就是随口起的,比如什么胡亥。

当然,将闾不算。

将闾的名字也是花了心思的,意为扶持大门、树木的意思。不过她大兄扶苏的名字就是高大的树木,可见父亲从一开始就是打算让将闾给大兄当助力来着。

这么算下来,这个用心起的名字还不如随便起的呢。从生下来就是大兄的工具人,好惨哦。

阴嫚偏头看了一眼弟弟将闾,见对方冲她做鬼脸,立刻又扭回了脑袋。

算了,有些人就是欠的,不值得同情。

及笄礼之后,阴嫚高高兴兴地去和妹妹们商量要做什么样的新首饰了。扶苏则随父亲回到章台宫,继续处理今日的公务。

扶苏明知故问:

“父亲怎么没给妹妹赐下封号?”

秦王政翻开奏折,随口反问:

“你可见朕给你们兄弟赐过封号?”

不给儿子封号却给女儿封号,不过是对不能掌权的女儿一个补偿而已。

倘若大秦延续分封制度,为诸子赐下食邑。那么封号还能和食邑挂钩,是实打实能到手的利益。

否则,封号也就是叫着好听罢了,没什么用处。女儿们既然已经入朝,自然可以凭本事赚俸禄,何必干等着父亲垂怜。

大秦既然不搞分封,也就不必折腾这个了。

其实古代的食邑制度也十分区别对待。

一般男子获封的食邑所在,大部分是只能享受食税供奉,不能干预当地的军政大权。但也有同时给予大权的,那就是正经的分封了。

可换成女子获封食邑呢?能得到权利的极少,基本就是给你个定时产生收益的金母鸡,你安安分分等着下蛋就好。

所以食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皇父对女儿的宠爱,却也代表着公主们在皇父心里就应该做个被供养的珍贵宝物,“没有必要”自己费劲去拼搏一个事业出来。

或许有的人会喜欢这样坐等收钱的悠闲生活,但总有公主不甘心的。让阴嫚来选,她也更喜欢现在的日子。

扶苏轻笑一声:

“我倒想叫父亲赐我一个封号呢,他们都没有,就我有。”

秦王政反将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