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332)+番外

作者: 无字惊鸿 阅读记录

百越首领自然能感受得到,气氛顿时融洽起来。

于是开始进入正题。

百越想要秦国的先进技术,想要秦人帮助百越尽快发展起来,跟上中原的步伐。还想要充足的药物等必需品的补给,让百越摆脱目前的窘境。

一条条列出来好像很贪心,其实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治下的百越人日子能好过起来。对秦国来说要求根本就不算高,都是一些非常淳朴的条件。

百越甚至都不知道中原地区还有更高层次的好东西,比如官学这种能跨越阶级的晋升渠道。

他们要的东西,大秦都是要给六国的。而为了安抚六国,大秦还要出更多好处,那边才叫真的贪婪。

百越首领对于阶级跨越没什么概念,他们也没有应该为部落里的普通人争取权力的觉悟。

政治方面,他们唯一想到的就是自己这些首领能不能继续当首领,而且不会受太多掣肘。要是被秦国招揽之后他们自己丢了权力,或者空有名头、无法自己做主,那他们肯定不干。

这一点秦国同样可以满足。

让这些首领担任基层秦吏就好了,比如之前说过的让他们当里正、亭长、乡老什么的。

本质上还是他们在管理百越人,只不过安了个秦吏的名头,要根据秦法办事。而且上面会多一些长官,需要他们配合工作。

秦国一开始并不会直接干涉下面这些百越出身的秦吏,而是潜移默化地侵入百越社会。等得到足够多的信任和爱戴之后,再插手不迟。

百越首领们大多人到中年了,因为常年缺衣少食、医疗也不行,目测活不了几年。等这批人换届,秦官的行动会更加顺利。

要知道在部落制的地区,首领甚至都不一定是世袭的。

如果首领威望高、他们的后代也争气的话,继任会比较顺利。但是倘若部落里有更厉害的人、首领的后代却能力不足,被顶替也是十分常见的事情。

哪怕他们从首领摇身一变成为了秦吏,也是一个道理。

刚开始应该只是在部落里推选出新的秦吏,而不是考核出一个。但是想要当好秦吏肯定得认真学秦律,光有能力可以服众是不行的。

届时部落中人渐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到下一届秦吏的选拔,就会自然而然采取考核制。

他们学秦律学得越多,对秦国的认同感就会越深。

文化入侵才是收服一个地区的最佳方式。

昨日扶苏等人讨论出来的就是第一次谈判可以答应很多生活条件上的要求,但是秦吏这个暂时不能松口。

这是个很重要的点,需要拉扯一段时间才好答应。否则轻易应下来,会显得秦国太好说话。

等同意之后,再借口教化百越提出可以无偿给他们开设官学。百越哪里知道官学是为了把新生代百越人教导成秦人的,只会以为这个真的是福利。

后续秦吏之位由谁接任,则是作为百越心理预期中最高的那一环。在百越以为很难谈下来的时候,最后松口同意。

整个谈判流程都有非常清晰的规划,什么时候能答应什么,全部都探讨过。

秦王车架会在江陵县停留一个月,这一个月就是拿来和百越扯皮的。

李斯无师自通了谈生意的技巧。

他对百越首领说道:

“百越并入大秦,肯定要按照大秦的律法行事。”

首领们看过律法,神色为难:

“秦律太过严格,我们恐怕很难全部遵守。”

百越的识字率少得可怜,没上过学的他们连背诵律法都困难,更别提遵守了。

缭也帮着说好话,证实此言非虚。扶苏态度摇摆,一时说百越也有自己的难处,一时说可秦律也不好轻易修改。

首领们一听“修改”二字,顿时打通了任督二脉。对啊,还可以修改,说不定能劝动秦人改一改律法呢?

所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便是如此。

光是律法这一条,众人就足足拉锯了十天。十天里,双方几乎是在一条条地掰扯哪些律法是百越可以接受的,哪些接受不了。

李斯趁机了解了一番百越人的诉求,把他之前写的百越秦律又修改了一番。部分地方之前定得严了,部分地方则是定得太松。

果然,有些事情还是得和当地人聊过才清楚。光听商队带来的消息转述,还是会有缺漏之处。

百越首领完全不知道自己被利用了,新律是本身就有的,根本不是他们现场掰扯出来的。

但和李斯的你来我往确实给首领们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觉得连李斯这么难说话的相国他们都搞定了,这次收获颇丰。

之前他们还担忧过真的要按照原版的秦律治理百越,现在的局面已经比预计的要好很多了。

等一个月的谈判期结束,秦国和百越大致达成了共识。

淳朴的首领们被秦人的一套组合拳牵着鼻子走了一个月,完全没意识到不对。看着缭替他们一条条写下的许诺,越看越满意。

这次来找秦王商讨的目的超额完成,不仅拿到了最高预期,秦国还主动表示会为他们开启教育,真是意外之喜。

美中不足的是关于岭南和秦国之间的道路修缮,秦王还没有给一个准话。

一开始百越想的是修个陆路就够了,能让百越人更方便地与外界往来,不再与世隔绝。

但是在江陵县待了这么久,他们算是见识到水运的厉害了。江陵位于长江边上,来往船只非常多,是水运的重要枢纽。

江陵往下游走一段就会抵达洞庭湖附近,那里有长江和湘江的交汇点。自湘水南下,走到最南端,会进入长沙郡和岭南的边界之地。

那边有一段分支的水域往西大约一百里(秦里)的位置,就是离水的最北端了。

离水往南和珠江汇合,珠江则东西横穿了岭南。包括云南、广西和广东,最后在广州入海。

也就是说,如果在这里开凿人工运河的话,可以联通两段水系。

这样一来,秦人可以从长江顺湘水而下,过灵渠进入离水,再往南进入珠江。之后往东抵达广东,往西抵达广西和云南。

为什么灵渠是备受赞誉的人造运河?就是因为它直接把独立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连为了一体。

百越首领在使者缭的提点下发现了这一点,之后就是万分心动。

能走水路谁还翻山越岭啊?直接坐船就能进入中原腹地,这不比什么都强?

但是秦王好像不愿意开凿运河。

也是,这么长一段河,不知道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凿出来。换了他们,他们估计也不愿意,这是百越想要的又不是秦国想要的。

百越首领跟随秦王队伍换船上了停靠在长江中的大舟,秦王说要和另一处的百越部落一起谈好,再统一收复百越。

路上,首领们就开始绞尽脑汁想该怎么说服秦王答应帮他们开凿运河。

其中一个首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