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337)+番外
而且,他们确实年纪大了,人群里就没几个是小年轻。
扶苏却对父亲说:
“定然是山路太难走了,泰山那边还是要安排人好好修整一下山道。”
要是封禅的时候臣子再像这次一样,半死不活地摊在山顶上,那还封什么禅。
秦王政顿了顿:
“还是叫他们坐轿子吧。”
他之前想着泰山封禅最好自己爬上去,显得虔诚一些。但今天的经历告诉了他,走上去会是个什么结果。
既然如今的大秦已经开始削弱对天地的信仰,转而改信国运和龙脉了,那泰山封禅时也没必要搞得那么虔诚。
祭祀国运和龙脉当然是要在都城咸阳进行,泰山封禅主要还是祭祀天地的。目前祭天还没有被彻底摒弃掉,也很难完全摒弃。
不过对秦王政来说,祭泰山更多的是为了向六国宣誓主权,毕竟六国遗民依然很信奉天命所归。
秦王和太子商议了片刻,决定回头在都城进行祭祀时,弄出更多的“祥瑞”来。
都城祭祀的祥瑞比泰山祭祀的祥瑞更盛大,正好可以作为国运取代天地主宰人间的证明。把天道塑造成远离人世、不插手历史变迁的存在,然后顺势将国运拉入凡尘。
天地信仰仍然存在,只不过那是太过遥远的东西。就像人们会相信神仙里低等级的风神雨神直接参与人间风雨变换,而不会觉得仙界的帝王会闲得没事插手这个一样。
封禅一事修修改改,到后半夜父子俩才去休息。
第二日臣子们大多都起不来。
不仅第二日,第三日第四日,都有不少人还摊在床上。但秦王已经决定要继续出发了,他下一站是距离邾县不算很远的鄱阳。
鄱阳县以后会作为庐江郡的治所。
这里虽然距离闽越还是有点远,不过闽越王和东越的首领已经提前到那里等候秦王车架了。不需要秦王特意再往南走,直接去鄱阳即可。
要去鄱阳,他们得先回到长江边上。所以要从驿站赶回邾县,再登船向南行。
秦王直接让人把臣子们抬上马车。
又不是受伤了,只是浑身酸痛而已,不影响马车赶路。之后上了船再慢慢修养也不迟,船还比马车稳当呢。
扶苏又看了一场乐子,连环画能增加好几个名场面。
他决定等回到咸阳,就叫画师复刻它个几十份。到时挨家挨户发一份,就作为本次登山的纪念了。
且不提臣子们收到《衡山游图册》之后是个什么反应,众人回到邾县先见到了一脸好奇的百越首领。
爬山这种事情百越人经常干,没觉得有什么趣味。所以这次爬衡山他们压根没去,百越人还是对“繁华”的邾县更感兴趣。
臣子们理解不了邾县哪里繁华了,这不就是个普通的城池。市集都不多,远不如咸阳热闹。
就像百越人也理解不了爬山能有什么意思,他们天天爬早就爬腻了。
使者缭因为要给百越语阎乄首领当向导没去爬衡山,一开始还有一点小小的遗憾。重点不是爬什么山,而是能随王上一起游玩。
但是见到同僚们的惨状之后……
缭庆幸不已:
“幸好我没去。”
扶苏路过听见这句:
“对了,缭怎么没去呢?多可惜啊。”
他就说感觉人群里少了谁,原来是少了缭。不过想想缭这些年在百越待着,说不定也练出了爬山下水面不改色的本事,又不觉得可惜了。
像蒙毅那样爬上爬下气都不喘的,一点意思都没有。他还是喜欢李斯王绾那种,看一次乐一次。
缭听着太子的话,觉得有点凉飕飕的。
他露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殿下此言何意?”
扶苏也回以一个商业微笑:
“没什么,只是衡山风景壮阔,缭未能得见实在惋惜。”
缭:我信你个鬼。
百越首领追问半天还是没问出为什么大家都跟被榨干了一样虚脱。
仆从其实有如实回答,说是爬山太累闹的。但百越人觉得爬山一点都不累,怀疑仆从在敷衍自己,根本不信。
李斯强撑着不肯再被抬上船,愣是要走上去。好几个仆从前后左右搀着他,或者说架着他,才完成了这一壮举。
也说不清楚这样是维护了尊严,还是尊严掉得更干净了。反正李斯自己心里舒服就行,别人也管不了他。
上船的途中遇到了那三个很没眼色的百越首领,非要过来追问解惑。
他们觉得仆从会骗人,还是问本人比较靠谱。之前大家和李相国一起相处了十天,讨论律法修改的事情,已经算半个兄弟了,李斯肯定不会说谎骗他们。
李斯:你们真的很冒昧。
李斯的回答当然和仆从一样,这下百越首领不信也得信了。
最后他们真诚地劝说李斯:
“相国你身体太虚弱了,像我,爬三趟都不带累的,你得跟我学学啊。”
李斯怀疑他们在炫耀并且嘲讽自己。
本来就不高兴,还遇到不会说话的百越人。要不是后来碰见被人背上船的王绾,自觉胜了一筹,李斯肯定要怄气。
不过经过这次伤敌一千自损一千的事件之后,李斯和王绾还是达成了和解。保证下一次爬泰山的时候,一定不再逞强。
到时候他们就一人一次率先提出坐轿子,一个在爬山的时候提,一个在下山的时候提,双方扯平。
没办法,泰山据说比衡山高多了,他们不敢冒险。
扶苏听说了他们的约定,不解道:
“泰山高多了吗?我怎么记得泰山只比南岳高一点?”
天柱山将近一千五百米,泰山则是多个几十米,不到一千六。只不过泰山名气大,大家都说它最高、特别高、离上天最近,估计是把王绾和李斯忽悠进去了。
扶苏随便想了想就抛开此事,没有去深究,目前他更关心的是鄱阳湖。这么大的一片湖,应该有更多好吃的鲜鱼吧?
咳,不能总想着吃,到了鄱阳有正事要干的。
在抵达鄱阳之前,扶苏拿出了他在邾县没来得及画完的那组图。
他们只在邾县停留了一晚,根本没多少时间。想要画完一整套,还得在船上努力。
扶苏怕自己时间长了就忘了当时的细节,接下来一直闷在书房里画画。就待在秦王旁边,当着他爹的面画。
或者说,当着蒙毅和史官的面画。
蒙毅看着画中显得十分体面的自己,暗自庆幸自己出身武将世家,从不懈怠习武。
看看旁边的其他同僚们,一个赛一个的丢人,好惨。
蒙毅用眼神询问王上,真的不管管吗?
秦王政收回了视线假作不知。
爱子难得找点事做,管什么管。不让他画画,等下又出去钓鱼怎么办?
反正画画社死的是臣子,总比钓鱼让太子社死强。而且就算太子不画这个,史官也已经详细记录了下来,也没什么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