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378)+番外

作者:无字惊鸿 阅读记录

扶苏想起来就来气,所以趁着孩子还小要多欺负几回,找回场子。

始皇帝觉得长孙这样很好:

“你当时那样子,就该让他管管你。”

要不是有懂事的大孙子帮他整日盯着爱子,他还要额外花很多心神在这方面。孙子还是非常能干的,给他省了不少事。

桥松敢这么管他爹,想也知道从小和父亲关系很亲近,这才什么都不怕。

扶苏前世对自己的孩子也算温柔了。

始皇帝又问:

“那舜华呢?她总不可能还和你有旧怨吧?”

扶苏就不说话了。

舜华上一世早夭,小姑娘还没长大就没了。一开始他是不太敢亲近孩子,怕这次又没养住。

后来过了上辈子的死劫,舜华也有了自己的喜好。整天跟着韩信疯玩,也没兴趣往父亲身边凑了。

她不过来,扶苏干脆也不过去了。

女儿不亲近自己,扶苏就做出一副是自己不想和他们亲近的样子。他就是这么个冷心冷肺的渣爹,他们各自安好就好。

扶苏跳过这话题说起幼子琼琚:

“琼琚打小就独立,都不亲近我。”

始皇没有回话。

父子俩相对沉默了片刻。

始皇最后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朕知道你是为了朕和大秦才疏忽他们的。”

那时扶苏刚刚重生,满脑子都是健在的父亲和漏洞快成筛子的大秦。为了不重蹈覆辙,扶苏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了。

恰逢那会儿三个孩子还小,他们的童年就是扶苏最忙的那几年。等忙完了,孩子也长大,不需要父亲了。

世界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

好在虽然没有父亲的关怀,还有公子高在背后默默帮大兄照顾三个孩子。舜华和琼琚上辈子有父亲关爱,这辈子也有叔父补上这个缺漏。

就是母亲早逝这个问题尚未解决,好在李姻是个很温柔的女子。她也很喜欢这三个孩子,刚生完孩子她看谁都带着母性,孩子们似乎在她那里找到了缺失的母爱。

扶苏想了想感觉这样也挺好的。

他续娶的话,妻子总会有自己的孩子,这个孩子还和前面三个有竞争关系。指望妻子真心关爱他们,实在是太难了。

但是将叔母当成母亲就没这个麻烦了。

不过——

“弟妹一个人带四个孩子是不是太辛苦了一点?”

李斯这个女儿好像和他性格完全不同,没什么事业上的野心。嫁人之前也没什么自我,对一切安排都接受良好。

哪有没偏好的人呢,不过是习惯压抑自己而已。

李斯真是造孽,好好一个女儿被他养成这样。希望高弟能靠谱一点,不要也跟旁人似的只把妻子当贤妻良母这样的工具人。

扶苏回去琢磨了两日要怎么答谢弟妹替他照顾儿女这件事。

主要是琢磨一下该怎么才能告诉弟妹,其实不帮他照顾孩子也是可以的。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总是把自己困在王室儿媳这个身份里贤惠大度。

他担心直接过去说,弟妹会来一句“照顾孩子们是我应当做的”。

最后扶苏把长子桥松叫来了:

“你这些日子和叔母相处这么久,有没有意识到问题?”

桥松也憋了很久了。

他气愤地说道:

“李丞相当真可恶,上回他来看望叔母,张口就是‘你做得很好,嫁入王室就该这样贤惠’。”

桥松愤愤不平地挑了李斯一堆毛病。

什么李斯根本不关心叔母过得好不好,他只关心叔母不要做错事惹怒公子高。

都说言传身教,孩子大多会受父母的三观影响。扶苏是什么样的,哪怕他没有刻意引导,桥松也跟着他学成了什么样。

所以李斯那些话,桥松听着就觉得很刺耳。

他从小就受父亲影响没生出什么大男子主义来,而他爹扶苏则是个奇葩。思维极其固执,受利益逻辑主导,与世俗观念相悖。

扶苏听着儿子的抱怨,片刻后说道:

“哪有什么应当做贤妻良母的女子,只不过是男子需要这样的女子为自己谋利罢了。李斯会这么说也不奇怪,他官做得越是高,就越怕会受家人牵连获罪,所以会叮嘱你叔母柔顺听话。”

桥松若有所思:

“旁的男子对妻子有这样的要求,大抵也是为了利益了。贤妻良母能替他们操持很多事情,他们就可以安心只管做自己想做的事。”

扶苏颔首:

“虽然有这样的妻子能叫朝中官员不必为内宅烦心,可以提升办公的效率。但为父觉得,这笔买卖太不划算了。”

女子困于内宅只能帮男子解决一点小麻烦,这些麻烦找管家也能搞定,何须女子来费心?贵族家宅中的管家是干什么吃的,该干的事情不干,其实不是浪费人力?

让管家接手这些琐事,女子就可以解放出来了。然后出门创造更多价值,这样才是对大秦最好的选择。

桥松明白了:

“父亲想让叔母出门做事?做什么?”

扶苏摇头:

“我只是想让她意识到她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受父母的思维灌输困于内宅。你去打探一下她有没有什么喜好,让她做她想做的事情就好。”

女子有了事业便能渐渐独立起来,心态人格也会变得健全。他想感谢弟妹,就得做点对弟妹来说她最需要的事情,比如送她一份事业。

过了几天,桥松神神秘秘地跑来告诉父亲,他试探出来了。

扶苏愿闻其详。

桥松看着有点兴奋:

“叔母说她以前在家中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带着弟妹们一起学琴棋书画。因为她学得最好,弟妹们就会总是来请教她。”

李姻幼时很仰慕家中的先生们,她觉得做先生可威风了。又有才学,又受人敬仰。

后来她也过了一把瘾,发现当先生确实很快乐。尤其是父母都支持她,觉得她愿意教导弟妹,是她乖巧懂事。

李姻喜欢孩子的性格大抵就是源于这个。

因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学。她可以给他们当先生,想教什么都可以。而且孩子性格纯净,和他们相处很开心。

扶苏明白了:

“这件事好办。”

转头扶苏就和父亲说:

“我听阴嫚说高弟如今沉迷情爱小道,整日里公务也不好好做,总想着早日下职回去看妻儿。大男人怎么能这么没出息?不如让弟妹也忙起来,这样他就无法偷懒了。”

如果提前下班回去也见不到妻儿,那除了继续留在衙门里办公也没别的选择了。

扶苏这招就叫釜底抽薪。

始皇认为他这是在偷换概念。

二儿子分明是因为新婚燕尔加上刚有第一个孩子,才恋家了一些。他倒好,直接给人一家三口分开,还想压榨哺乳期母亲的剩余价值。

扶苏坚决不认:

“是弟妹自己喜欢当教书先生,我只是在满足她的事业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