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447)+番外
扶苏警惕地把写好的纸收起来:
“不可以,这个是我的秘密。”
始皇失笑:
“也罢,那你继续写吧。”
他估摸着儿子可能在写什么日记一类的东西,里面提到了他自己的心事。
长大了的孩子有点不想让父亲知道的小秘密很正常,当爹的也没必要什么都探寻。左右他和扶苏整日待在一起,真有要紧事也瞒不了他。
说起来扶苏这模样,小时候也有过几次。
始皇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某年他生辰前夕,儿子特意给他写了一篇贺文。
写的时候贼兮兮的,写两句就要抬头警惕四周,生怕父亲提前看见。秦王政不知道他在写什么,但这不妨碍他故意凑过去,假装要偷看。
每每这时,小孩就会整个人趴在竹简上挡住,像个护食的猫崽子。
然后因为趴下的动作弄糊了未干的墨,回头又要重新拿一根竹简过来,再写一遍。
一篇贺文写完,竹简浪费了一堆不说,还把衣服弄得脏兮兮的。
秦王政只当没看到那些写废了的竹简上都写了什么字,还装模作样地问儿子在写什么。
小扶苏就会回他:
“这是我的小秘密,不告诉父亲。”
和今日的样子看起来异常相似。
还有一回瞒着父亲的秘密,是某篇课业里写错了字。
扶苏觉得丢人,不肯叫父亲看见。所以他悄悄从先生那里把竹简偷了回来,找了个地方埋了。
太子殿下在章台宫里埋东西,侍者不可能看不见。但是又不好阻止,只能在事后禀告给王上知道。
秦王政于是就去问儿子埋了什么。
当时小扶苏表情特别紧张,耳朵都快竖起来了,瞪着圆溜溜的眼睛否认自己埋了东西。
秦王政觉得有趣,故意吓唬他:
“阿父这里有人证,他们看见了的。”
扶苏的眼睛瞪得更圆了,脸上写满了愤愤。他明明让侍者守口如瓶的,结果他们居然转头就泄露出去了!
年幼的小公子还没意识到章台宫里他父亲才是最大的,哪有人真的敢帮他瞒着他爹。
不过秦王政并不愿意这么快就打破儿子的这点小天真,所以帮忙找补了一句。
他解释道:
“你埋东西的时候没注意周围,有人路过看见了。”
既是替那些侍者圆谎,也是想提醒儿子干坏事的时候不要太大意了,要随时防备有人撞见。
然而小公子并不好骗:
“不可能,我让侍者守在周围,不许人靠近的!”
秦王政挑了挑眉:
“那你还挺聪明的。”
扶苏崽崽得意地扬起小下巴。
结果却听父亲点评道:
“所以你这么煞有介事地重兵把守在那里,谁都知道你在干见不得人的事。自然会想尽办法进来看一看,比如翻墙爬屋顶。”
而后父亲问他:
“你让人盯着屋顶和墙头了吗?”
扶苏:……
生活经验少的小孩子总是斗不过这些狡猾的大人的。
但扶苏还是没告诉父亲他埋了什么,并且恼羞成怒地要求父亲承诺不会派人去挖。
秦王政没说随行的侍者早就看到他埋的是什么,并且禀报给他了。从善如流地答应了儿子的这点小要求,假装真的不知道内情那般。
其实他只是好奇孩子为什么把作业给埋了,到底是哪里写错了,让他这么害羞。可惜老父亲的恶趣味没有施展成功,扶苏难得犯一次写错字的低级错误他没能亲眼看见。
后来扶苏写字时就小心再小心,几乎没再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了。
哪怕出现了,他也想到了新的解决方案。
埋在土里还是会有被人挖出来的一天的,所以应该直接烧掉,毁尸灭迹。
冬日里有炭盆,烧起来方便。其他季节没有炭盆也没关系,他还有别的法子。
小扶苏在父亲的库房里发现了一块漂亮的圆形水晶,被匠人打磨成了凸透镜那种中间鼓起的形状。
边缘一圈相对尖锐的地方镶嵌了好看的金银边框,只有巴掌大,很方便拿在手里玩耍。
有一回扶苏就拿着它来到庭院中,想在阳光下欣赏一下这个亮晶晶的玩具。结果却发现透过它洒落下来的阳光会在地上汇聚出一个光斑,时间长了那里能够点燃枯叶。
扶苏见状眼前一亮。
小公子平时哪有玩火的机会呢?侍者都盯着,烛火都不叫他靠近的。
现在他可以自己点火了。
于是他很快想到了自己销毁竹简的方法,就用这个东西先点火,再把竹简丢进去烧掉。
很快,秦王政收到了甘泉宫起火的消息。
秦王政一开始还不以为意:
“太后宫中起火,你们扑灭就是。有那么多侍者盯着,能出什么事?”
侍者欲言又止:
“可是王上,那火是太子点的……”
秦王政立刻丢下了奏折起身:
“太子可有受伤?”
侍者:……
侍者只好把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说是太子不知怎么点着了甘泉宫的枯叶堆,枯叶太多,火势突然窜大,差点燎到了太子的头发。
幸而周围的侍者及时将人拉开了,这才没有受伤。只是太子殿下似乎受了点惊吓,脸色不是很好。
随行的侍者为了安抚太子,大部分人都簇拥着太子离开去了安全的地方,只留了两人下来灭火。
结果就是人太少了,火越烧越大。要不是甘泉宫的侍者赶紧跑来支援,怕是要烧掉不少东西。
侍者总结道:
“如今只烧毁了一个凉亭,损失不大。”
秦王政这才松了口气,急急寻到闯了祸的儿子。
本想训斥两句,结果定睛一瞧,小孩脸都吓白了。扶苏一见到父亲,立刻委屈地抽噎起来。
这还叫人怎么狠得下心骂他?
秦王政只能先过去抱起儿子哄道:
“哭什么?被烧了宫殿的又不是你,你祖母还没哭呢。”
小扶苏眼眶红红:
“我、我不是故意的。”
秦王政半个字都不信,不是故意的你烧哪里不好烧甘泉宫。
恰逢赵姬被人扶着过来兴师问罪,秦王政只好放下和儿子理论的心思,先应付难缠的亲娘。
赵姬气得浑身发抖:
“秦王!你养的好儿子!他这是要烧死本宫啊!”
秦王政皱了皱眉:
“母亲何必同小孩子计较,他才多大?哪有那么恶毒的心思。”
赵姬冷笑一声。
秦王政又道:
“那火也不严重,甘泉宫也未受什么损失,母亲多虑了。”
正所谓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个熊家长。
虽然秦王政平日里很讲道理,但在某些事情上他也确实不太讲道理。
赵姬听着“你的宫殿不是好好的吗”这种论调,气得直翻白眼。秦王政当即借口太后需要静养,抱着儿子离开了。
回到章台宫,秦王才头疼地询问儿子:
“你为何去甘泉宫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