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320)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所谓崇山峻岭,寻常人轻易不得入,若是私藏物什,岂不方便?”

徐瑾瑜说到这里,赵庆阳顿时恍然大悟。

“那瑜弟,我……”

“庆阳兄只需要去探查一下,锦州码头是否曾经有过运粮船停靠,又大致是什么时候即可。”

“就这样吗?”

徐瑾瑜这话一出,赵庆阳若是长了耳朵,这会儿都要耷拉下来了。

徐瑾瑜不由莞尔:

“就这样,我知庆阳兄英武,可若孤身前往,打草惊蛇,才是不妙。”

赵庆阳想想也是这么个理,随后也就释然了,看着时候不早,赵庆阳出去打水洗漱。

等他回来,却发现徐瑾瑜不知何时收了舆图,又换了一本书。

“《越国风志》?瑜弟,你怎么又看起这个了?”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胜。对于越国,我以往只能在军报中听到只言片语的描述,正好武安侯处有越国的书籍,我便借来瞧瞧。

我们此行的首要目的是劝耕,可是百姓畏惧的是越国的进犯,我们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与卫家军在同一战线。”

退越,是最快、最好的劝耕方法。

“啊?可是这场仗都打了这么久了……”

赵庆阳不由有些犹豫,徐瑾瑜却摇摇头:

“越国地峡且地势高,他们的军需储备不会比我们大盛多。”

这就是一场消耗战,可若是粮草完璧归赵,越国又能坚持多久?

“得,这书也不是一天就能看完的,瑜弟先来洗把脸吧。”

徐瑾瑜随后称是,洗漱后便上榻睡觉了。

等到翌日,徐瑾瑜在一阵嘈杂的议论声中醒来,赵庆阳正端了一盆洗脸水走进来,语气激动道:

“瑜弟,昨天真有人潜入刘统领的帐篷,要灭王信的口,被武安侯和刘统领联手制服了!

这会儿武安侯大怒,将那人正压在军前示众,因为此事是你的注意,武安侯请你也过去瞧瞧!”

徐瑾瑜随后飞快的洗漱好,朝外走去。

在一片乌压压的大军外,武安侯手握佩剑,虎目泛着寒光,冷冷的盯着这会儿被扒的只剩一件单衣,跪在地上示众的将士:

“程飞,我待你不薄,你为何如此?!”

而地上跪着的程飞则是轻蔑一笑,昨日那副傻乎乎的模样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不薄?我从军八载,十五入伍至今,我娘染了病,家里要我寄五两银子,可我一个子儿也拿不出来,这就是侯爷说的不薄?”

“你……”

武安侯手指颤抖,眼中含泪:

“五两银子,本侯可以给你凑!”

程飞听罢,声音哽咽,别过头去:

“侯爷,迟了,太迟了。我娘已经,已经……我家里还有爹爹弟妹,我不能让他们步我娘的后尘,是程飞对不住您提携之恩!”

徐瑾瑜到的时候,程飞的剖白让武安侯不由虎目盈泪,差一点儿就心软了。

“所以,昨日你确确实实是在找尸体吧。”

徐瑾瑜声音淡淡,而程飞猛的看过来,他死死盯着徐瑾瑜,目眦欲裂:

“是你?这次的事儿,也是你?昨日,我就应该把你当鬼,一剑砍了你!”

第142章

“是啊, 你特意顺水推舟去灭口,又带着一众兵将去挖尸,什么收获都没有很失望吧?”

徐瑾瑜这话一出, 程飞气的差点扑过来咬他一口,可惜这会儿他正被绑在柱子上,不能活动。

“况且,你在这么多将士的面前这么说,是想动摇我大盛军心吧?”

徐瑾瑜抄着手,步履缓慢的走到武安侯身旁,而武安侯闻言也不由抬眼朝周围看去。

只见不少将士听了方才程飞的剖白后, 一个个目光游移, 竟是都要没有了对于叛徒的同仇敌忾!

武安侯陡然心惊, 随后又冷下眼:

“本侯依稀记得, 去岁除夕夜,你酒醉时似乎说过你父母双亡之事, 程飞, 你嘴里可还有一句实话?!”

方才程飞一句话,让武安侯想起了那个因为自己没有时间管束, 学坏伏法的孩子, 一时竟是没有想起这桩事。

可是这会儿, 徐瑾瑜一语揭露程飞的真实面目之时,他才灵光一闪,想起此事。

程飞听了这话, 面色变了一下, 但也只是目光仇视的盯着徐瑾瑜, 一声不吭。

就是这个少年,坏了他的事儿!

武安侯见状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他气的咬牙切齿,直接抽出佩剑:

“叛徒受死!”

程飞也似乎已经存了死志,直接闭目受死,关键时刻,徐瑾瑜忙道:

“侯爷且慢,程飞还不能死,他还有用。”

剑气逼人,程飞面上的头发都齐根断去,但武安侯还是险险停住,他看向徐瑾瑜:

“这狗杂种还有什么用?”

徐瑾瑜只摇了摇头,并未直言,武安侯也知道这儿不是说话的地方,随后让程飞长跪此地,以儆效尤,这才请徐瑾瑜去主帐详谈。

“徐小郎,你莫不是昨日就知道程飞有问题?”

一进去,武安侯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对于当徐瑾瑜尾巴的赵庆阳他有些没眼看,但也默许了他的旁听。

赵庆阳这会儿也眼睛疑惑的看着徐瑾瑜,他就说瑜弟平时也不是会那么不给人面子的人。

可是昨日竟然那么直白的说信不过武安侯身边的人,原来……是意有所指啊。

或许,如果成帝在此,便能直接明白是程飞出了问题。

倒是武安侯,重情重义,对于身边之人全心信任,反倒是徐瑾瑜一个半路过来的,哪里有他的亲信更值得信任?

倘若徐瑾瑜没有设下这一局,让武安侯亲自去抓人,只怕武安侯这辈子都不会相信被他视为下一任接班人的程飞竟然才是他们卫家军中的叛徒!

“昨日我是在下山是看到程飞带人挖尸时,有一些猜测。依我大盛律,为官者在得知朝廷命官因故意外死亡的反应,不应也不该那般急吼吼的去挖尸。

毕竟,这样的大臣身上或许有些至关重要的圣喻,为圣上龙威计,也需请最高主事之人到场亲自主持。

倘若最高主事人因故不能亲至,也需由与其平级的三位官员同时至现场。

程飞年纪轻轻便成为副将,能得到侯爷您的看重,也应该是个知规矩的。此事之上,他实在有些擅作主张了。”

而这,便是程飞露的第一个马脚。

赵庆阳听完,突然面露恍然:

“是了,我记得老头曾经给我讲过,在前朝的时候,有一个落草为寇者侥幸捡到了一个意外坠崖的朝廷命官的尸身,后靠着其身份文书,为非作歹十载!

最后那人被发现时,已经位至四品大员,可其治下百姓却苦不堪言,到最后百姓纷纷背井离乡,当地用了百年才恢复了曾经的人口。”

“不错,而也因此事,朝廷特意以此例入法:若有朝廷命官发生意外,百姓私藏朝廷命官之物者,以欺君犯上论。若有为官者,则有固定章程,违者轻则丢官,重则当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