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夫妻(98)
齐玉珍:“大四开学立刻申请,大四这年有的忙了。”
俞念:“我就随便学校分配了,分配到哪都是我的命,只要不分配到太偏远的地方就行,我希望近点,能让我每天回家吃饭,每天不可能就每周。”
“我也希望你能分配到离家近的地方,这样我们以后见面不会太麻烦,我都想知道你们单位平时做什么工作的。”
比起各种可能性,恋家的她还是更看重寒暑假,当老师了,不妨碍她了解好友同学们的工作。
“我也想知道,一切都是未知数啊。”
...
回到家里,齐玉珍就把打听来的消息告诉丈夫。
宋寻舟已经写完文章,文章上交了,有充足时间听她说留校当老师的事情。
听闻需要服从学校安排,他不禁问起:“是在农学专业里选,还是整个农学系,会不会被安排到农机专业教什么理论课?”
他到现在都不能放心学校里的异性,同性也是。
“安排我到园艺专业教理论课都不可能安排我到农机专业教课,我哪里能看懂农机的理论课,要是真分配到农机的课程,我还得去‘抗议’呢,给我一个月,我也不可能学到能去考试的程度。”齐玉珍庆幸当初丈夫把她劝回来了。
农机挂科率比她们农学的高多了,一些课程老师想捞学生都没法捞,系里规定比较严格。
宋寻舟:“不会分到农机专业就好,省得被男学生开玩笑。”
“玩笑也得注意分寸,要是不注意分寸,我会偷偷记住这个男同学,期末要是考不及格就直接挂科,要是找我,我就给他机会让他补考,希望补考能叫他记住教训。”
“我们家玉珍都知道使坏了。”宋寻舟笑得一脸宠溺。
齐玉珍佯怒:“哪是使坏,我是在‘替天行道’。”
“好,好,是替天行道。”宋寻舟捏了捏她的脸,笑得更加开心了。
差点忘记玉珍那时候已经成了老师,哪有几个老师在学生面前唯唯诺诺的。
是有,但玉珍绝对不是这样的老师。
他还是能放心的。
齐玉珍哼了一声,决定五分钟内不搭理丈夫了。
只是不到两分钟就破功,被丈夫挠痒痒挠笑了。
作者有话说:
1977年恢复高考,那届高考生是需要政ll审的,文里设定为剧情服务,稍微偏离现实,小天使们勿深究~
第73章
◎正文完结◎
大三下学期, 班里同学因为论文重新分组,每组仍是十个人。
他们毕业论文需要选一种作物进行研究。
齐玉珍大一实践课选的是玉米,大二也有实践课, 大二不能和大一重合, 换成种植番薯了, 她知道番薯比玉米好种一些。
稳妥起见,毕业论文农作物选了番薯。
俞念想也不想,跟着齐玉珍选了番薯。
可惜的是, 两人都选了番薯, 却没分到一组,不是同一个论文指导老师。
因为涉及作物种植,所以大三就进行论文选题了, 同组十个人开始种番薯前需要先选题,一个组都是研究番薯,选题重复的, 导师会让重新定选题。
知道选题这关就有可能不通过后,齐玉珍回家钻研番薯研究方向, 甚至还求助亲朋好友。
人多力量大,在上交选题前, 她已经列出来十几个选题, 都不算太偏门,资料找起来没那么困难。
兰馨和她同年毕业,兰馨不需要种田实践, 所以没必要大三就进行论文选题, 帮她这个嫂子出过主意后, 说是等她要选题了, 希望嫂子能给她出出主意。
齐玉珍一口答应下来。
在把选题交给导师前, 她还给俞念看了自己的选题方向,表示只要她有一个选题能用,确定下来了,剩下的选题都能给俞念参考。
俞念原先还头疼,觉得自己想的选题太空泛,可能没法通过,看到玉珍的选题,顿时来了灵感。
组里有同学动作比她快,已经拿着自己的选题去找过导师了,然而没通过。
导师不会给选题指导,太难了。
给俞念看过选题后,齐玉珍去找自己的论文导师。
论文导师是她熟悉的老师,以前帮辅导员干活的时候,有帮这个老师取过两次包裹,后面老师还给他们班上过一学期课。
她找导师的时候,导师正好不忙,有空帮她看选题。
不得不说她的智囊团很强大,十几个论文选题,在导师看来都是言之有物的,看完,给她提了点意见,帮她排除了几个对本科阶段来说还是太高深的选题。
简而言之是排除了比较费时间的几个,剩下的由她自己选。
齐玉珍其实已经有了方向,很快选了自己想选的。
学校毕业论文工作组规定不能过度干预学生论文选题,不能直接提供方向,需要让他们自己想,既然学生自己已经确定好选题了,导师又刚好有时间,就跟齐玉珍这个学生多说了几句写论文的注意事项,顺便让她抄下论文格式。
齐玉珍这趟收获满满,从导师办公室出来就去找俞念,把自己得来的信息全部告诉她。
关于论文格式,特意说明两个导师的规定或许会有所不同,她得自己去问一嘴,别选题通过了,格式没通过。
俞念听完:“你不要主动跟小组的人说自己选题通过了,我也给你保密,省得组里有同学知道你选题通过,要抄你的选题。”
和玉珍当好朋友,真的太幸福了!
别人不能抄,她可以正大光明抄!
“嗯,我只告诉你一个人的,我那些选题全部能用,老师帮我排除了几个,你从剩下几个里面选吧。”她已经通过,就把选题纸条交给俞念。
俞念收下纸条:“肯定不能选一模一样的,等我仔细想两天再去找导师。”
尽管不是同个导师,谨慎起见,俞念还是准备自己动动脑筋。
不能完全抄玉珍的选题。
...
大四上学期结束,班里大部分同学都分配到工作,除了选择跟着老师继续做研究和准备留校工作的几人,下学期基本不待在学校。
离开学校的学生,自己没法选择分配到的单位,但是在分配之前会统计他们的意向,意向留在华都工作还是回到家乡工作。
这个选择还是比较人性化的,俞念作为华都本地人,毫不犹豫选择留在华都工作,成功进入本地农业部门实习。
农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华都本地人,极少选择留在华都工作,都是填了家乡。
作为大学生,毕业就能得到干部身份,国ll家会给他们分配到省城相关部门,回到家乡是很不错的选择。
反而是留在华都的,不容易混出头,竞争太激烈了。
俞念没有太大志向,能留在华都已经心满意足了。
“念念,毕业再见,闲下来别忘记看自己的论文。”
俞念离开学校这天,齐玉珍专门送她到车站。
在大四寒假前,番薯成功种出来了,论文也定稿了,之后就是六月底的毕业周回来忙答辩和毕业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