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衣春秋(1339)

作者:沙漠 阅读记录

辛赐在旁微点头道:“凉秋,人行正道,半夜敲门心不惊,我也相信你与此事毫无关系,既然要证明清白,咱们就当着在场诸位大人的面,洗去你身上的嫌疑。”转世那告状之人,目漏凶色,厉声道:“你若是在这里肆意诽谤,可莫怪我刀下无情。”已经抬起手,按住了腰间佩刀刀柄。

那人却是淡定自若,云淡风轻道:“侯爷,今日草民前来,本就没有想着活着离开。只不过大都督冤死,草民自然不能为了自己苟活而无动于衷。”

齐宁冷笑道:“你方才说有人帮忙掩饰,那又是什么意思?”

“侯总管从大都督的书院离开,澹台夫人当时看起来十分虚弱,有人担心她的身子,所以扶她出院子歇息。”那人缓缓道:“澹台夫人当时下令,为了保护现场,所有人都不要留在院子里,出了院子,而且院门当时被带上,只让人在院门外看守。”顿了顿,才道:“所以当时在院子和书屋之内,只有那具被大家以为是澹台都督遗体的凶手存在。”

齐宁回过头,沉声道:“韦御江何在!”

今日不但齐宁前来参加海葬仪式,跟随齐宁从京里来的刑部官员也都跟随而来,只是韦御江只是一个刑部司审,不好多话,这时候听得齐宁招呼,急忙上前,拱手道:“卑职在!”

“你们当时负责现场勘查,而且和侯总管有过交流。”齐宁道:“当时的情况可是如此?”

韦御江道:“回禀侯爷,侯总管离开之后,都督府的丫鬟们见澹台夫人气色很差,担心伤了身子,确实是扶着澹台夫人先行离开院子,而澹台夫人当时也确实吩咐在场所有人,为了保护现场,所有人不得留在院内,以免破坏现场的线索。当时夫人是到书院边上的亭子等候,而书院门外,留有两人守卫。”

“也就是说,当时是无人能够进入?”齐宁问道。

韦御江道:“从书院正门确实无人可以进入,但在院门关闭到沈将军抵达都督府之间的这段时间,院子之内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外面的人也是不知道的。”

齐宁略一沉吟,才向那人问道:“你说那具假扮大都督遗体的人是凶手,是否说在沈将军抵达之前,凶手便将大都督真正的遗体换了上去?”

“是。”那人点头道:“虽然时间仓促,但如果精心计划,手脚利索,也足够偷柱换梁。”

“时间仓促?”齐宁摇头道:“如果真如你所言,时间倒并不算仓促。从侯总管离开,到沈将军赶过来,前后有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如果只是换上一具尸首,其实时间上十分的充裕,谈不上仓促。”

“侯爷,如果只是换上遗体,时间确实绰绰有余,但凶手所做的却不仅仅如此。”那人道:“凶手要自行从套环上下来,而且还要将遗体悬挂上去,接下来还要迅速离开都督府,连夜出城,赶在侯总管抵达水军大营之前,先行赶到大营,如此才能证明他一直在水师大营并没有离开。”

此言一出,许多人都是耸然变色,沈凉秋也是全身一震,眼角抽动起来。

站在齐宁身侧的韦御江却是一副早知如此的表情,瞥了沈凉秋一眼,眉宇间也舒展开来。

“不对,你说凶手换上了大都督的遗体,那么大都督的遗体从何而来?”陈庭皱眉道:“当时发现了尸首,侯总管可是带人里里外外检查过,而且大都督的书房十分简单,也并无密室,如果藏有一具尸首,轻而易举就能发现。”

那人淡淡笑道:“大都督的遗体,当然还是在院子里,只是凶手在那种人心慌乱的情况下使用障眼法,轻而易举骗过许多人。”

“在院子里?”

“侯爷,草民敢问一句,大都督的书屋院内,可有适合藏匿东西的地方?”那人看着齐宁,神情肃然。

齐宁扭头看向韦御江问道:“韦司审,现场你是仔细检查过的,你可知道什么地方适合藏匿一具遗体?”

“有!”韦御江毫不犹豫道:“侯爷可还记得,当日我们进入现场,到院子里时,在院子角落处有一棵老槐树,枝繁叶茂,卑职还记得侯爷当时驻足看过那棵老槐树。”

“不错。”齐宁叹道:“本侯确实记得很清楚,在院子的角落,有一棵老槐树,少说也有几十年,树干粗大,枝繁叶茂,如果当时在上面藏匿遗体,确实很难发现。”

那人这才道:“凶手在院门关闭之后,迅速从老槐树取下大都督的遗体,然后悬挂上去,完成偷柱换梁的把戏之后,翻墙离开了都督府,此人对都督府的格局异常熟悉,能以最快的时间离开都督府,然后骑上准备好的马匹出城而去,他马术精湛,快马加鞭,足可以赶在侯总管之前到达军营做好准备。”

沈凉秋冷笑道:“你这个故事说得很好,不去做说书人,实在很可惜。”目光一冷,道:“众所周知,古蔺城的城门,是在亥时时分便即关闭,而那个时候已经过了亥时,又如何出城?”

“侯爷,都督府发现大都督悬梁自尽,是快要到亥时的时候,侯总管当即就被派往水师大营,侯总管出城的时候,也正好是亥时时分左右。”那人解释道:“凶手要布置现场,所以出城比侯总管要晚上小片刻,而那天晚上,守城的校尉没有按时关闭城门,实际上晚了半炷香的时间,这才让凶手赶在大门关闭前一刻出城。”

陈庭回过身,问道:“李城司何在?”

从后面立刻挤上一人来,拱手道:“卑职在!”

城司负责古蔺城的四门值守,陈庭皱眉问道:“那天晚上是谁负责东门值守?”

“回大人,应该是赵校尉。”李城司道。

“城门都是亥时关闭,那天晚上,东门是否按时关闭?”

“这个……!”李城司犹豫了一下,才硬着头皮道:“卑职不敢确定,但……但卑职有过严令,一到亥时,四门关闭,不可疏忽。”

众人见到李城司言辞犹豫,便知道东门当晚很可能真的拖延了时间。

陈庭冷哼一声,那人继续道:“东门为何会延迟半炷香时间,草民不敢妄言,但侯爷和陈大人只要仔细一查,便知道草民所言不假。”

沈凉秋冷笑道:“你说了这么多,就是说当晚做下这一切的凶手是本将?”

“侯总管到了大营,找到了这位沈将军,回到都督府,又是这位沈将军从上面解下了大都督的遗体。”那人看也不看沈凉秋,缓缓道:“大都督的遗体被安置在书房内,但其他人却不能靠近,接下来数日,为免被人看穿破绽,沈将军一直守在都督府内,所有人都以为大都督是在密室之中自尽而亡,找不到任何破绽。”

韦御江此时却终于摇头道:“这样的说法不对。我们跟随侯爷从京城抵达都督府之后,立刻检查了大都督的遗体,大都督确实是因为喉咙被勒住窒息而死,而且伤痕显示,也确实是因为悬梁之故。”皱眉道:“你说沈将军故意扮作大都督悬梁自尽,是为了迷惑众人,但大都督的遗体也确实是悬梁自尽,既然如此,沈将军有什么必要多此一举,要伪装成大都督?当时只要让大都督的遗体在梁上,也不会有人觉得大都督是被人所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