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春秋(877)
齐宁微微颔首,其实他也明白,一母双生的孩童,形貌自然是极其相似,但自己这具身体的主人是流落四方的流儿,那位锦衣世子则是出身富贵,两人云泥之别,齐宁实在想不通这两人又怎会有联系,而且这两人更不可能存在双胞胎的可能,如果真是双胞胎,锦衣侯府如此尊贵的门户,尤岂会让自家子嗣流落在外。
“至若侯爷说从无交集的两个人,相貌相似,那自然是可能,但若说两人身上有一模一样的印记,以我多年的了解,几无可能。”钟琊缓缓道:“便算是双胞胎兄弟,从娘肚子里出来,身上留有相同的胎印,这样的可能都微乎其微,更不必说从无交集的两人不但相貌相似,而且胎印相似。”
齐宁微微点头,道:“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状况,又该如何解释?”
钟琊想了一想,才道:“那只能说是我孤陋寡闻了。”问道:“侯爷,你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胎记当真在同一个位置?”
齐宁笑道:“我也以前听人说起过,想来是在吹牛,不过他倒也没有说是胎记,只说那两人身上同一位置有相同的印记。”
钟琊道:“原来不是胎记。侯爷,如果是这样,那倒容易解释了。那两人身上的印记,应该不是出生的时候就从娘胎带下来,而是后来有人烙印上去的,按照侯爷的说法,既然在同一位置,而且印记模样也一样,那应该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出自同一人之手?”齐宁一愣。
钟琊微笑道:“其实让我来说,那两人就算从未见过,却也不表示他们没有渊源,否则为何会被人烙上同样的印记?”
齐宁心下一凛,低声道:“钟先生,你是说那两人本来有关系,但他们自己并不知道?”
钟琊点点头,道:“有这个可能。侯爷,在身上烙下相同印记,其实最终的目的,本就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以此证明互相之间有渊源。江湖上有不少帮派,入门之时,便是要在身体的某一个位置烙下印记,以此证明份属同门。”
“按照钟先生的说法,那两人肯定是有渊源?”齐宁直视钟琊眼睛。
钟琊颔首道:“如果侯爷是听人所说,那人必定还隐瞒了什么,如果是侯爷亲眼所见,恕我冒昧,侯爷可能还没有看到背后的事情。如果那两人只是身上印记相同,相貌不同,那可能是同一个帮会或者同一个组织,未必会见过,如果两人只是相貌相同而没有印记,天下间并无渊源的两人相貌酷似,那也并不少见,可是相貌酷似,而且印记相同,那定然是渊源极深。”
齐宁一直疑惑的关窍,也正是在此处,不自禁微微点头。
只是他实在难以想通,流落四方的小貂儿会与锦衣世子有什么样的渊源?说这两人一母双生,齐宁难以相信,他自己想过多次,觉得锦衣侯府绝不可能让齐家的血脉流落在外,这毕竟是男尊女卑时代,作为延续宗族的男丁,无论是皇家贵胄还是达官贵人,或者是贩夫走卒,都会珍若生命。
齐家作为楚国四大世袭候之一,若真有族人流落在外,也必定发动势力四处找寻,及时找寻不到,在侯府之内,多多少少还是会留下一些端倪来,但顾清菡和府里的人从无提及过此事,只能说明侯府根本不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忽听脚步声响,李堂却是端了饭菜进来,齐宁回过神来,笑道:“钟先生,想吃东西,吃完饭咱们再准备。”又吩咐道:“去瞧瞧吴达林是否睡了,让他过来一趟。”
第0664章 拉拢
吴达林过来的时候,齐宁正在帐外等候,三更半夜,齐宁突然找吴达林过来,吴达林倒有些奇怪,但此番出使,他与齐宁配合默契,马王坡一战,吴达林更是亲眼见识了齐宁的骁勇无畏,骨子里对齐宁已经颇是敬畏。
“侯爷!”吴达林拱手道:“李堂说您找我?”
齐宁瞧向吴达林,含笑道:“吴领队,我今晚可能要离开这里,所以和你打声招呼。”
吴达林一怔,奇道:“侯爷要走?”
“皇上另有密旨。”齐宁轻声道:“将公主护送到楚国境内,我还有事情要去办,所以今夜便要启程。”
吴达林神情一敛,虽然觉得有些突兀,但想到皇帝对齐宁十分信任,对此倒是深信不疑,立刻道:“侯爷办事,可需要人手?卑职愿意陪同侯爷前往。”
齐宁微微一笑,道:“你还有职责在身,明日你要率领使团护送公主回京,虽然我已经托付淮南王,不过……你千万要保护好太子与公主,绝不可出了任何差错。”
吴达林肃然道:“侯爷,这次求亲成功,其中的艰难,卑职十分清楚,便是舍了性命,也会护送队伍安全抵达建邺。”
齐宁点点头,四下里扫了一眼,他所在的帐篷四周一片空旷,本就是为了让他能够安睡,不被人打扰,见得四下无人,才低声道:“吴领队,你当年被调到西川军团,后来又被调回京城,据说是镇国公的提拔?”
吴达林一怔,微一沉吟,才道:“卑职在西川军团的时候,结交了几个朋友,后来才知道他们是镇国公的人,也不知道是谁向镇国公推举,朝廷忽然发了一纸调令过去,将卑职调到了玄武营,卑职后来才知道是镇国公的意思。”
“镇国公在西川军团也有人?”齐宁皱起眉头。
他如今对楚国的情况也算是颇为了解,一直以来楚国的军方主要是锦衣候和金刀候两系人马,便算是武乡侯,当年在军方也是颇有实力,但武乡老侯爷过世之后,苏禎继承爵位,实力早已经是一落千丈,楚国两大军方柱梁,便是金刀候和锦衣候。
虽说目下楚国的形势有些改变,锦衣候齐景过世之后,锦衣齐家在军方的势力似乎开始减弱,但秦淮军团却还是留有锦衣齐家的影响。
至若金刀候,其实力则主要在水军方面,楚国的东海水军俱都是金刀候的势力范围。
镇国公唯一的嫡系兵马,便是驻守在京畿地区的精锐之师黑刀营,但编制极少,虽说战斗力极强,但实际上算不得强大的军事力量。
“侯爷,西川军团的情况颇为复杂。”吴达林轻声道:“金刀候两个儿子,大公子如今是东海水师都督,才干出众,是个厉害的角色,小公子则是统领西川军团,只不过这位小公子远远及不上大公子的才干,当年金刀候让他去往西川,本也是想在穷山恶水之地锻炼他,但他秉性不改,但凡有事,都是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如今西川军团主要是分别掌控在三名部将手中。”
“三名部将?”
吴达林微微点头,低声道:“其中一人倒是金刀候的嫡系部将,另外两人则是后来调过去,其中一人据说就是镇国公提拔的人,另外一人则是皇上当年钦点,所以西川军团里面的势力颇有些混杂。西川军团驻守极西边陲之地,人马并不多,而且也不算是精锐之师,常有犯人被发配到那边从军,那位澹台小公子一直想要回到京城,是金刀老侯爷将他按在那边,没有老侯爷的准许,小公子只能在那边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