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十三剑客图/卅三剑客图(16)

手下,又各有十几名调查员,薪津待遇很高,叫做“察子”。“察子”的名称倒很不错,

比之甚么“调查统计员”、“保安科科员”等等要简单明了得多。

中和四年秋天,有个商人刘损,携同家眷,带了金银货物,从江夏来到。他抵达扬州

不久,就有“察子”向吕用之报告,说刘损的妻子裴氏美貌非凡,世所罕有。吕用之便捏

造了一个罪名,把刘损投入狱中,将他的财物和裴氏都霸占了去。刘损设法贿赂,方才得

释,但妻子为人所夺,自是愤恨无比。这个商人会做诗,写了三首诗:

宝钗分股合无缘,鱼在深渊鹤在天。得意紫鸾休舞镜,断踪青鸟罢衔笺。金盆已覆难

收水,玉轸长抛不续弦。若向蘼芜山下过,遥将红泪洒穷泉。

鸾飞远树栖何处?凤得新巢已称心。红粉尚存香幕幕,白云初散信沉沉。情知点污投

泥玉,犹自经营买笑金。从此山头人似石,丈夫形状泪痕深。

旧尝游处偏寻看,虽是生离死一般。买笑楼前花已谢,画眉山下月犹残。云归巫峡音

容断,路隔星桥过往难。莫怪诗成无泪滴,尽倾东海也须干。

诗很差,意境颇低,但也适合他身分。

刘损写了这三首诗后,常常自吟自叹,伤心难已。有一天晚间在船中凭水窗眺望,只

见河街上有一虬髯老叟,行步迅速,神情昂藏,双目炯炯如电。刘损见他神态有异,不免

多看了几眼。那老叟跳上船来,作揖为礼,说道:“阁下心中有甚么不平之事?为何神情

如此愤激郁塞?”刘损一五一十的将一切都对他说了。那老叟通:“我去设法将你夫人和

货物都取回来。只是夫人和货物一到,必须立即开船,离开这是非之地,不可停留。”刘

损料想他是身负奇技的侠士,当即拜倒,说道:“长者能报人间不平之事,何不斩草除根

,却容奸党如此无法无天?”老叟道:”吕用之残害百姓,夺君妻室,若要一刀将他杀却

,原也不难。只是他罪恶实在太大,神人共怒,就此这样杀了,反倒便宜了他。他罪恶越

积越多,将来祸根必定极惨,不但他自身遭殃,身首异处,还会连累全家和祖宗。现下只

是帮你去将妻室取回来,至于他日后报应,自有神明降灾,老夫却也不敢妄自代为下手。

那老叟潜入吕用之家中,跃上屋顶斗,朗声喝道:“吕用之,你背违君亲,大行妖

孽,奸淫掳掠,苛虐百姓。为非作歹,罪恶滔天。阴曹地府冥官已一一记下你的过恶,上

天指日便要行刑。你性命已在呼吸之间,却还修仙炼丹,想求甚么长生不老?吾特奉命前

来,观察你的所作所为,回去禀报玉皇大帝。你种种罪过,一桩桩都要清理。今日先问第

一件大罪:你为何强占刘损的妻室和财物?快快送去还他。倘若执迷不悟,仍然好色贪财

,立即教你头随刀落!”说罢,飞身而出,不见影踪。

吕用之听得声自半空而发,始终不见有人,只道真是天神示警,大为惊惧,急忙点起

香烛,向天礼拜,磕头无算。当夜便派遣下属,将裴氏及财物送还到刘损船上。刘损大喜

,不等天明,便催促舟子连夜开船,逃出扬州。那虬髯老叟此后也不再现身。(

见《剑侠传》

《卅三剑客图》中所绘的三十三位剑客,有许多人品很差,行为甚怪,这虬髯老叟却

是一位真正的侠客,扶危济困,急人之难。吕用之装神扮仙,愚弄高骈,他修的是神仙之

术,自己总不免也有些相信。那老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假装神仙,吓他一

吓,果然立刻见效。但料得吕用之细想之下,必起疑心,所以要刘损逃走。

扬州明明是处于特务统治的恐怖局面之下,刘损却带了娇妻财物自投罗网,想必扬州

是殷富之地,只要有生意可做,有大钱可赚,虽然危险,也要去交易一番了。在《剑侠传

》中,故事的主角叫做刘损,是个商人。但《诗余广选》一书中载称:“贾人女裴玉娥善

筝,与黄损有婚姻之约,赠词云云。后为吕用之劫归第,赖胡僧神术复归。”那么故事的

主角是姓黄而不姓刘了。这位裴家小姐给吕用之抢去时,似乎还未和黄损成婚,而救她脱

得魔掌的,也不是虬髯叟而是一个胡僧。刘损不知何许人,黄损则在历史上真有其人。黄

损,字益之,连州人,后来在南汉做到尚书左仆射的大官,因直言进谏而触犯了皇帝,退

居永州。当时也有人传说他成了仙的。著作有《三要书》、《桂香集》、《射法》。他赠

给未婚妻裴小姐的词是一首很香艳的《忆江南》,流传后世,词曰:

“平生愿,愿作乐中筝。得近玉人纤手子,砑罗裙上放娇声。便死也为荣。”

希望成为意中人某种使用的衣物、得以亲近的想法,古今中外的诗篇中很多。连不愿

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如此正人君子也有一篇《闲情赋》,其中说“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

之余芳”;“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愿

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愿在丝而不履,附素足以周旋”等等,想做意中人身上

的衣领、腰带、画眉黛、席子、鞋子。比陶潜更早的,张衡《同声歌》中有云:“愿思为

莞席,在下蔽匡床。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张衡之愿,见义勇为,似乎是一片卫护

佳人之心,但想做佳人的席子帐子,毕竟还是念念不念于那张床,反不及陶潜的坦白可爱

。廿多年闪,我初入新闻界,在杭州东南日报做记者,曾写过一篇六七千字的长文,发表

在该报的副刊“笔垒”上,题目叫做“愿”,就是写中外文学作品中关于这一类的情诗,

曾提到英国雪莱、济慈、洛塞蒂等人类似的诗句。少年时的文字早已散佚,但此时忆及,

心中仍有西子湖畔春风骀荡、醉人如酒之乐。黄损《忆江南》词中那两句“得近玉人纤手

子,砑罗裙上放娇声”,《诗余广选》说本为唐人崔怀宝的诗句。大概那位裴家小姐善于

弹筝,所以黄损借用了那句诗,用在自己的词中,筝的形状似瑟,十三弦,常常是放在膝

上弹的。陶潜的《闲情赋》中,尚有“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愿在夜而为烛

,照玉容于两楹”;“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飚于柔握”;“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

”等种种想法。崔怀宝的诗句未必一定从陶潜的赋中得到灵感,对意中人思之不已,发为

痴想,原是很自然之事。

“损”是一个不好的字眼,古人用“损”字做名字,现代人一定觉得奇怪。其实,《

上一篇: 蛮王的崛起 下一篇: 善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