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十三剑客图/卅三剑客图(20)

界上很多人知道电灯、电话、盘尼西林等等是谁发明的,但人人都喜欢的钞票,却很少人

知道发明者是张咏。

二十四  秀州刺客

宋靖康年间金人南侵,掳徽宗、钦宗北去,高宗在南方即位。其后金人数次南侵,高

宗仓皇奔逃,自扬州逃到杭州,命礼部侍郎张浚在苏州督师守御。高宗到了杭州后,任命

王渊为代理枢密使(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扈从统制(首都卫戍司令)苗傅和另一统兵

官刘正彦不服,又因高宗亲信太监康履等擅作威福,苗刘二人便发动兵变,将王渊杀了,

又逼迫高宗交出康履杀死。那时诸将统兵在外抵御金兵,杭州的卫戍部队均由苗刘二人指

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高宗惶惑无计。苗刘二人跟着逼高宗退位,禅位给他年方三岁的

儿子,先太后垂帘听政,“建炎三年”的年号也改为“明受元年”。苗刘二人专制朝政,

用太后和小皇帝的名义发出诏书。张浚在苏州得到消息,料知京城必定发生了兵变,便约

同在江宁(南京),督师的吕颐浩,以及大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等统兵勤王。只是高

宗在叛兵手里,若是急速进兵,恐怕危及皇帝,又怕叛军挟了皇帝百官逃入海中,于是一

面不断书信来往,和苗刘敷衍,一面派兵守住入海的通道。苗刘二人是粗人,并无确定的

计划,起初升张浚为礼部尚书,想拉拢他,后来得知他决心进讨,于是下诏将他革职。张

浚恐怕将士得知自己被革职后人心涣散,将伪诏藏起,取出一封旧诏书来随口读了几句,

表示杭州来的诏书内容无关紧要,便即继续南进,司令部驻在秀州(嘉兴)。一晚张浚在

司令部中筹划军事,戒备甚严,突然有一人出现在他身前,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来,说道:

“这是苗傅和刘正彦的赏格,取公首级,即有重赏。”张浚很是镇定,问道:“你想怎

样?”那人道:“我是河北人,读过一些书,还明白逆顺是非的道理,岂能为贼所用?

苗刘二凶派我来行刺侍郎。小人来到营中,见公戒备不严,特地前来告知。只怕小人不去

回报,二凶还会继续遣人前来。”张浚离座而起,握手问他姓名。那人不答,径自离去,

倏来倏往,视众卫士有如无物。张浚次日引出一名已判了死罪的犯人,斩首示众,声称

这便是苗刘二凶的刺客。那真刺客的相貌形状,他已熟记于心,后来遣人暗中寻访,想

要报答他,可是始终无法找到。(见《宋史·张浚传》)张浚率兵南下勤王,韩世忠为先

锋。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那时留在杭州,给苗刘二人扣留了。宰相朱胜非骗苗刘说,不如

请太后命梁氏去招抚韩世忠。苗刘不知是计,接受他的意见。太后召梁红玉入宫,封她为

安国夫人,命她快去通知韩世忠,即刻赶来救驾。梁红玉骑马急驰,从杭州一日一夜之间

赶到了秀州。张浚和韩世忠部队开到临平,和苗刘部下军队交锋。江南道路泥泞,马不能

行,韩世忠下马执矛,亲身冲锋。苗刘军大败。当晚苗刘二人逃出临安。韩世忠领兵追讨

,分别成擒,送到南京斩首。高宗重赏韩世忠,加封梁红玉为护国夫人。世人都知梁红玉

金山击鼓大战金兀术,其实在此之前便已立过大功。

张浚也因勤王之功而大为高宗所亲信,被任为枢密使。史称:“浚时年三十三,国朝

执政,自寇准以后,未有如浚之年少者。”他后来还立了不少大功,统率吴? 、吴? 兄弟

在和尚原大破金兵,保全四川,是最著名的一役。

岳飞破洞庭湖湖匪杨么,张浚是这一役的总司令。张浚对韩世忠和岳飞二人特别重用

。史称:“时锐意大举,都督张浚于诸将中每称世忠之忠勇,飞之沉鸷,可以倚办大事,

故并用之。”在秦桧当国期间,张浚被迫长期退休。岳飞被害之时,张浚正在被排斥期间

,倘若他在朝廷,必定力争,或许同时会被秦桧害死,或许岳飞可以免死。但同时被害的

可能性大得多。他一生主战,向来和秦桧意见不和。宋史载:“浚去国几二十载,天下士

无贤不肖,莫不倾心慕之。武夫健将,言浚者莫不咨嗟太息,至儿童妇女,亦知有张都督

也。金人惮浚,每使至,必问浚安在,惟恐其复用。当是时秦桧怙宠固位,惧浚为正论以

害己,令台臣有所弹劾,论必及浚反,谓浚为‘国贼’,必欲杀之。”终于周密布置,命

人捏造口供,诬他造反,幸亏秦桧适于此时病死,张浚才得免祸。高宗死后,孝宗对他十

分重用,对金人战守大计,均由他主持,后来做到宰相兼枢密使都督,封魏国公。岳飞被

害,千古大狱,历来都归罪于秦桧。但后人论史也偶有指出,倘若不是宋高宗同意,秦桧

无法害死岳飞。文徵明《满江红》有句云:“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说明秦桧只

不过迎合高宗的心意而已。不过论者认为高宗所以要杀岳飞,是怕岳飞北伐成功,迎回钦

宗高宗的皇位便受到威胁。我想这虽是理由之一,但决不会是很重要的原因。高宗做皇帝

已久,文臣武将都是他所用的人。钦宗即使回来,也决计做不成皇帝。高宗要杀岳飞,相

信和苗傅、刘正彦这一次叛变有很大关系。苗刘之叛,高宗受到极大屈辱,被迫让位给自

己的三岁儿子。这一次政变,一定从此使他对手握兵权的武将具有莫大戒心。当时大将之

中,韩世忠、张浚、刘光世三人曾参与平苗刘的勤王之役,岳飞却是后进,那时还没有露

头角。偏偏岳飞不懂高宗的心理,做了一件颇不聪明之事。绍兴七年,岳飞朝见高宗,内

殿单独密谈。岳飞提出请正式立建国公为皇太子。高宗没有答允,说道:“卿言虽忠,然

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意思说,这种事情你是不应当管的。岳飞退下后,参

谋官薛弼接着朝见,高宗将这事对他说了,又说:“飞意似不悦,卿自以意开谕之。”那

时岳飞手握重兵,高宗很担心他不高兴,所以叫参谋官特别去劝他,要他不必介意。疑忌

武将是宋朝的传统。宋太祖以手握兵权而黄袍加身,后世子孙都怕大将学样。秦桧诬陷岳

飞造反,正好迎合了高宗的心意。要知高宗赵构是个极聪明之人,如果他不是自己想杀岳

飞,秦桧的诬陷一定不会生效。

绍兴七年,张浚进呈一批马匹,高宗和他讨论马匹的优劣和产地,谈得很是投机。张

浚道:“臣听说,陛下只要听到马的蹄声,便知马好坏,那是真的吗?”高宗道:“不错

上一篇: 蛮王的崛起 下一篇: 善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