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的极致重生(634)+番外
萧卉偷眼觑着萧南的表情,见她并没有真的责怪自己,这才暗暗松了口气,不断在心里提醒自己,千万别得意忘形。
“是呀,还有其它的一些小玩意儿,大多都是东西两市上没有的。”
萧卉拿出她说了N遍的说辞,“当年老家的东市偶然遇到个西域的胡商,那人因刚到中土,对咱们这里的风土人情也不熟,惹了点麻烦,我看着怪可怜的,就拿着阿耶的帖子,帮他求了求情。
那人虽是荒蛮之地来的夷人(某萨入:唐人骄傲呀,那时才是真正的天朝上国),但也是个知好歹的。感念我的恩德,便将从西域贩来的货物送给我一些。我见这些小东西看似不起眼,却极新奇。所以就……”
按照萧卉的说辞,那位胡商为了报恩送了她不少新奇物什,正巧萧卉也想开个杂货肆,便将那些东西放在铺子里出售。
没想到,东西一摆出来就极受欢迎。萧卉见状,便与那胡商商谈,合作一起做生意。胡商提供货源,而萧卉负责店面销售和日常事务,两人三七分成。
萧南听了这不知是真是假的说辞,并没有立刻回复。而是抿唇沉思起来。
萧卉也不着急,端着茶盏品尝茶汤,一派悠然的等着萧南答复。
足足过了两盏茶的功夫。萧南才缓缓说道:“唔,阿姊我自是信得过的,我手里的铺面也极多。这样吧,阿姊可以去南市和新市看看,若是看准了哪一处。我便把它腾出来的。”
这就是答应咯?!
萧卉唇角上扬,勾出一抹浅笑。“好,乔木的性子还是那么爽直。待我安顿下来,我便去市集转转,看好了再来寻你说。”
萧南点点头,然后亲自给萧卉添了盏茶。
不过,她虽然答应合作了,但却没有主动提及投资和分成,这让萧卉有些吃不准。
稍稍整理了下思路,萧卉试探道:“至于如何合作,不知你有什么主意?”
萧南正低头削水果,听了这话,她也不甚在意,头也没抬,淡淡的说:“一切都听阿姊安排。”
萧卉被不轻不重的噎了一下,她以为,萧南见了这些稀奇东西,定会积极的与她合作,结果,没想到人家竟一副兴趣缺缺的模样。
萧南是真不在意,还是故意在她面前装?
萧卉暗暗的咬了咬牙,笑道,“乔木这么信得过我,那我更不能亏待了你。”
心里却默默吐槽,哼,让你装,等年底分红的时候,我看你还能不能像现在这样‘淡然’。
不过,因为萧卉还没有看好具体的铺面,现在也不好商谈详细的分成,所以,萧卉与萧南约好,过几日她有了决定,再来找她正式签合同。
中午,萧南热情的招待萧卉母子用昼食。
下午,得到消息的崔幼伯,跟衙门请了假,匆匆赶来会客。
而萧卉的夫君也跟着萧博一起赶往崔家。
两下里相互见了礼,萧博便与两个妹婿一起去书房喝茶、聊天,而萧卉则跟着萧南去婴儿室看四胞胎。
直到黄昏时分,萧卉两口子才带着孩子告辞离去。
坐在马车上,萧卉端了一天的笑容终于撑不下去了,她疲累的揉了揉眉心,叫来心腹管事娘子,询问新宅的事务。
那娘子口齿伶俐,将新宅的打扫、归置等琐事一条一条的汇报清楚。
最后,那娘子还回道:“娘子,您要的瓷器和漆器,我家那口子已经都买齐了。唯有金银器一项,却有些为难——”
朝廷有规定,不到一定的官级或者爵位,百姓不得使用金银器,否则就是逾制。
而商家更不许买卖金银器皿,当然,首饰一类的不在此列。
萧卉皱了皱眉头,不悦的说道:“他提前一个月进京,竟连这点儿小事都办不好?”
缺少金银器,她如何跟‘奇宝’做交易?!
PS:二更,谢谢素素儿亲的打赏和小粉红。萧卉到底有什么秘密,亲们猜到了吗?(*^__^*) 嘻嘻……
☆、第170章 偶遇
大部队从骊山返回京城的第十天,魏征重病不治,殁了!
因为晋阳公主的关系,魏家和崔家也成了姻亲。
是以,魏征‘初终’(即死亡的那一天)那日,魏家给崔家送来了讣告。
崔幼伯和萧南没有耽搁,接到讣告后,换了素服,便亲去吊唁。
魏征是天子近臣,又是皇家姻亲,他的性格虽然耿直得近乎不讨喜,但前来吊唁的朝臣和勋贵还是不少。
当然,前来吊唁的人中,不少人是做给皇帝看的,圣人看重魏征呀。为了他,特意提前从骊山赶回来,一回到京城,连宫门还没进,就携太子亲去探看。
见到魏征病弱消瘦的样子,圣人甚至抑制不住的哽咽难言。
如今魏太师殁了,以圣人对他的看重,没准儿还会亲来吊唁。真到那时,皇帝都来了,自己却没来,这不是找不自在嘛。
所以,抱着这种想法,今日前来吊唁的人很多,朝臣们凑到一起,竟比上朝要齐整。
果然,大家猜测的没错,临近中午的时候,皇帝和太子亲来吊唁。
扶着魏征的棺椁,圣人痛哭失声,说下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接着,圣人亲自拟定了魏征的谥号‘文贞’(宋时避赵祯讳,改贞为正),是文臣谥号的极致,是人臣的第一美谥。皇帝是不轻易把这个谥号给人的,整个唐朝,谥号‘文贞’的也就那么几个。
魏征一生的功与过,以‘文贞’两字盖棺定论。
圣人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痛哭了这么一场。已经有些撑不住了,宣布完谥号后,便被太子和诸臣劝了回去。
魏征是太子太师,是太子的老师,另外,魏征的性格虽然不甚讨喜,但他对太子却是真心,太子也领情。
如今魏征去了,太子很伤心,真心辅佐他的重臣又少了一个。唉~~~
陪着圣人痛哭了一回,太子的心情很是郁闷,脸上也满是沉痛。
这让其它的贞观元老看了。不由得暗暗赞许,觉得太子确实仁厚,有这样的人做皇帝,可能不如当今那般英明神武、开拓基业,但作为守成之君。倒也合适。
对此,太子并不知道,反而是站在人群中的崔幼伯敏锐的发觉了。
太子回到东宫后,想起他去吊唁的时候,看到魏家俭朴,魏征下葬的时候。连像样的陪葬都没有,便从自己的私库里取出不少金银铜钱,以‘赙赗’(即奠仪)的名义送到魏家。
圣人回到太极宫后。又下旨赐魏征陪葬昭陵。
这下子,魏征的丧事愈加隆重。
下葬那一日,前来送葬的宾客极多,太子与在京的诸皇子也纷纷赶来。
在崔幼伯的提醒下,太子亲自助葬。与魏征的长子、晋阳公主的夫君魏伯玉一起在灵车前‘执绋’,太子那谦和仁德、厚待老臣的形象愈加丰满。
宾客们送葬至城门外便停了下来。魏家再三致谢,然后派仆役将众宾客送回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