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宋老爷子年龄大了,是不该成为这第一批乘客的,可是这是他孙子亲自主持并设计制造出来的。
这种东西理论上是存在的,但是要想要实现,很可能会几百年之后。
他没有想到有生之年竟然能亲眼见证这样的奇迹,对于宋老爷子来讲,这一生似乎不应该有什么遗憾了,能成为第一批乘客是他的光荣,是他的骄傲,也是他对孙子最大的支持,并且他坚持坐在第一排。
他要亲自验证体验。
三百公里的距离只需要一分钟。
京城距离墨县也差不多这个距离,也就是说一分钟就到墨县了,打电话似乎都没这么快的。
说是光速,一点都不夸张。
如今早过了沸沸腾腾的翻天覆地的那种舆论时期,因为已经投入使用了。
大家都看到了,这样的超时空运输工具不单单是运输人这一个功能,它最重要的是它的战略性地位。
它可以运输各种重要的物资,并且会用最短的时间。
这意味着什么,不用去详细说明,这些大佬们心里都清楚明白,他们只是不甘心而已。
但即便不甘心,都已经研发出来了,要么被甩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之后,要么他们就只能乖乖的接受。
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才能不会落伍。
引以为傲的优势已不复存在,时代的确是被改写了。
而且当时还试验了这种超时空运输站的防御能力,自然是极强的。
如今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了。
运输站是一个类似一个小型的火车站的造型和面积,有的地方相关配套设施还没启动,有的地方已经完工。
这要看当地的重视和配合程度以及当地的实力。
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运输站,成为整个华夏大地最亮眼的一个存在,里面也是科幻感十足,精致的座椅,不知什么材料制成的光彩琉璃的地面还有玻璃,无一不彰显着这是超时代的存在。
就像每节车厢一样。
但这个车厢比较短,能装三十六人,有两个服务员,外面也有工作人员维持着上车下车的秩序。
大门关上之后。一个服务员轻轻的按动了按钮。最后温柔的声音开始播报,“尊敬的旅客同志们,墨县时空运输站到了,有下车的旅客,请做好下车的准备……”
宋家老爷子旁边坐着的是夏家大伯,两个人对视一眼,在此之前他们只是看新闻,并没有参与试验。
如今亲自验证了,眼睛里都是不可置信。
这就好像做梦一样。
这要是打电话还要等一会儿呢,这就到了?
都不等他们将脑子里的思绪整理清楚呢,车门就打开了。
大家连忙拿着自己的东西排队依次的下车,出来一看,果不其然,这里真的就是墨县。
因为周围已经和他们刚上车的时候不一样了。
不远处,接他们的几辆车在那里停着。
在墨县下车的旅客下了车,另一侧又有一部分旅客上了车。
运行规则与制度与列车的相仿,不过这个却并不归于铁路管。
新成立一个部门,叫空间运输局,这是归他们管理的。
不过这车票并不便宜,是同等列车车票的二十倍。
京城到墨县硬座车票十八元,二十倍就是三百六十元。
一般的普通老百姓肯定是接受不了的,但即便如此,坐车的人也非常多,票都要提前预定,当天是买不到的。
这并不是宋引舟设置的门槛,是因为本身成本就极高,有一样材料,如果没有他强大的精神力,是制造不出来的。
而且,也不需要着急,国家富裕了,老百姓就会富裕,工资涨上去了,这就都不是问题了。
这好比如今的自行车,因为这个领域还没有得到发展,所以买一辆自行车或者电视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但你再过几年看看,这东西家家户户都会有的。
这样的发展态势下,很快就会强大和富裕起来的。
临到春节的时候,夏至桥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南城某地一个派出所打来的。
大一那年放寒假的时候,夏至桥去了香城。本来想顺便解决黄雪的问题。可是到了之后才知道,就算她的精神力能将这座城市给覆盖住,可是黄雪顶替的那个女知青,已经从他家逃走了。
这其实也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这个女知青是海城人,下乡插队就在黄雪家所在的公社,现在已经改为了乡。
黄雪,不,其实她的真实名字叫张丽珍,她的父亲是公社的社长,算得上当时这片土地比较有话语权的人物。
张丽珍的大哥看上了女知青,用了手段将她给娶了进来。
第182章 真相大白
婚后第二年,女知青生了一个女儿。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张丽珍大哥对女知青就横挑鼻子竖挑眼,反正是非打即骂,这女知青虽然家在海城,但条件不好,家里还是继母。按照道理她是不该来下乡的,因为她是家里最小的,可是,她的继母将她的名字给报了上去,还说她是主动要去参加的,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话。
事已至此就已经是骑虎难下了。
因为这个女知青要是再反悔,那她就会受处分,没准还有其他的惩罚。
不得已,女知青只好下了乡,如今嫁了人还生了孩子,以为这辈子就只能待在农村了,哪怕丈夫对她不好,可是,她也没有别的选择,因为那个家她已经回不去了。
即便大家返城,她也没有想法。
可是恢复高考了。
从恢复高考这天开始,一场替考的计划就开始了。
张家给女知青找了很多的复习资料,然后让张丽珍和她一起复习,顺便给她补课,张丽珍初中都没毕业,而且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就极差。
让她去学高中的课程,对她来讲真的是太难了。
不过她必须坚持,是为了给众人一个假象,为日后上大学做准备。
然后所有人都知道,她和她大嫂准备一起考大学,大家就很羡慕,后来成绩出来了,真正的黄雪考上了京大,而张丽珍名落孙山,成绩差的没眼看,但这并不妨碍她上大学。
于是,她顶替黄雪的名字到了京大。
从此之后,张丽珍就改名叫黄雪。
因为他们是一家人,也住在一起,根本就没人怀疑,但黄雪知道啊,她反抗过,也要去揭露,可张家人拿那个孩子威胁她,黄雪不得不忍了下来。
但她最后应该是不想忍了,又或者是有其他的想法,在一个男知青的帮助下,她带着女儿逃跑了。
这是在张丽珍放寒假的第二天,那时候她还没有回家,还不知道这件事情,要不然她肯定会在京城逗留一段时间的,因为张丽珍担心那个女知青会去京大告状揭穿这件事情。
虽然没有找到真正的黄雪,可是夏至桥用一封信和一个电话,将她给揭穿了,这件事情操作起来极其的简单,找到当地的户籍管理部门派出所学校,稍微一核对就真相大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