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欢喜索性道:“你想要离婚吗?”
罗大山连忙摇头道:“不离,好好的离什么婚?”
欢喜闻言有些无语,“你这会还没有意识到问题在哪里吗?”
她觉得这话有些谈不下去了,索性起身道:“李嫂子,你也别待在这里,去我家坐一会吧。”
又回头对罗大山道:“罗营长你也好好想想。”
李玉枝跟着欢喜等人从家里出来,看不到罗大山,她似乎也慢慢冷静下来了。然后,从她口中,大家总算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原来是罗大山的侄子罗红军大学要毕业了,这会大学生都是包分配的,只是分配到的工作是好是坏,却是要看有没有关系了。罗红军并没有这方面的人脉,便动了歪心思。刚好有一个国营企业的主管想要找个年轻漂亮的媳妇,他就把心思动到了堂妹的身上。他回去把这事和奶奶一说,她奶奶便找到军区来了。
听李玉枝说完,其他几人也是无语极了。
欢喜犹豫了下问道:“李嫂子,你不觉得你自己也有问题吗?”
“什么?”李玉枝愣了。
其他人也是一脸不解。
欢喜开口道:“你的事,我也听过一些,但你就没有发现,从头到尾,你就没想过自己也可以做自己的主吗?”
“你想要接女儿到身边,为什么要别人同意?你不想女儿上大学的机会让给侄子,那就别让啊,只要你这个做母亲的支持,你女儿坚持,你婆婆和丈夫难道还能强逼不成。还有这次的事,我也不觉得你需要这样愤怒,旁人的妄想和你有什么关系?”
她是真觉得李玉枝也不是全然的无辜,一个人活在世上,为什么要将主动权都交给别人?
见李玉枝呆住,欢喜又道:“你仔细想想,你自己这样的态度,是不是也影响了你的女儿,从而让她们不去反抗,只会默默承受呢?”
其实这世上,被欺负的人或许无辜,但也不乏自身软弱的关系。
要她是罗家三姐妹,罗老太太那个样子,她一定会好好教她重新做人。
听到这句话,李玉枝就如同遭到了晴天霹雳,整个人都恍惚了。
“可是……”她心里有很多反驳的话,但这会却一句都说不出来。
欢喜又道:“你今天对着罗营长说那些话的时候很有气势,但却有点不是时候。”
李玉枝一脸迷惑地看她。
欢喜循循善诱道:“你想想,若是当初你婆婆亏待你女儿的时候,你能站出来说要去革委会告他们重男轻女,思想封建,让你丈夫当不成营长,她还敢继续亏待你女儿?”
胡搅蛮缠这种事说起来不好听,真用起来却很爽。
要她是李玉枝,扯虎皮做大旗这种事恐怕会做得更顺手,更何况这个时代举报都不需要证据,威胁的借口不还是一想一个准?尤其罗家处处都是筛子,很多不要脸的话她都不好意思说。
☆、第290章 过年
晚上奚万里回来跟欢喜说道:“罗大山那人,平时也看不出他这么不开窍啊,我们说了半天,他才明白自己媳妇为啥那般生气。”
白天欢喜离开后让人去通知了他,她负责开解李玉枝,李大山那边,自然是他们男人的事。
“我看他不是不开窍,他就是习惯了。”正叠着思佳小衣服的欢喜撇了撇嘴道:“在他心里,女儿受委屈是应该的,是常理,是不值一提的。”
奚万里闻言倒也认同,又道:“罗大山重男轻女是真的,但要说一点也不心疼闺女,那也是骗人的。他一个大男人,有些话对着媳妇不好说,对着我们倒是没有隐藏。”
欢喜闻言也好奇了,她是实在不明白,那罗大山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奚万里也没有卖关子,直接道:“罗大山脑子清楚得很,说他这样的情况根本就不用儿孙给养老,他媳妇只要他在一天,就受不了委屈。但闺女不同,他说他再能耐也不可能活过闺女。等以后哪一天他去了,闺女不等于没有娘家了?他如今对两个侄子好,他们承了他的情,他也不指望别的,就指望闺女在婆家受委屈的时候他们能站出来。”
顿了顿,他道:“至于他妈提的那个结婚对象,他也并不是完全愿意。当然,他也不算反对,就是觉得要调查一番,至少得弄清楚那男的的性子,还有那继子继女多大了好不好相处。”
“我听他话里的意思,竟是不在意女婿比闺女大上十几岁,也不在意是不是二婚,他似乎觉得男人有没有能耐才是最重要的,要是能处得来,那也是一桩不错的婚事了。”
欢喜顿时便竖起了眼睛,“合着他的想法,自己闺女就是死的,只能干站着被人欺负?”
说到底,罗大山就是看不起女人,也不觉得闺女能靠自己立起来,觉得她们要过得好就只能靠男人,丈夫靠得住就靠丈夫,丈夫要是靠不住就得靠娘家兄弟。
奚万里犹豫了下道:“这也不能全怪他。你不知道,罗大山他母亲是寡妇,当初因为家里没有成年男人,他母亲带他们的时候颇为艰辛,时不再能耐,没个男人都是白搭’这样的话。偏偏等到他长大后,周围的情况也确实如此,别说他母亲,便是他媳妇还有弟媳妇,那也都是没有收入靠男人养的。”
欢喜冷哼,“难不成这事还要怪李嫂子?”
两人这样也不过是私下说一说,这种话在外面是如何也不会说的。
那到底是罗大山和李玉枝两口子的家务事,不是必要的时候,欢喜是如何也不会插手的,省得惹来一身骚。
不过,也不知是因为欢喜那一番话还是真的,李玉枝像是开窍了,愣是逼得罗大山再不敢提那桩婚事,还同意把两个女儿接过来。
等欢喜回过神来的时候,李玉枝就已经带着罗红秀和罗红芳来串门了。
罗红秀和罗红芳看着一个十五六岁,一个才十岁出头的样子,都不是样貌出挑的,不过干干净净有些腼腆的小姑娘,总归是讨人喜欢的。
只是,听她们喊自己阿姨,欢喜心下别提多不得劲了,就觉得自己被喊老了。
李玉枝却是满脸的感激,“这一次真是要谢谢嫂子,要不是你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怕是还浑浑噩噩,日子过得不成样子呢。”
欢喜闻言自是不好揽功,只说是她自己想得开。
虽然如此,自那以后李玉枝待欢喜却是亲近了许多。
就这么家里长短地,时间倒也过得不慢,不知不觉便到了过年的时候。欢喜本来是打算回一趟宋家庄的,不想事情却有了变故。
欢喜到火车站的时候,火车还没有到站,不过也没有等多久,带着明辉的宋二柱便出现在了人群中。
欢喜连忙上前接过自家爹爹手里的行李,口中道:“爹爹,你们在火车上吃过中饭了吧?”
宋二柱正要点头,一旁的奚明辉就道:“中午二柱爷爷就啃了一个干馒头,倒是给我买了一份盒饭,可他就是不肯吃,这会肯定已经饿得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