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等欢喜回过神来的时候,她三个哥哥的婚姻问题都解决了。
大三这一年,老家传来了消息,爱国要结婚了。
介于爱国的婚期就在暑期,欢喜肯定是要回去的,宋卫国和宋林远也要回去,明辉凑热闹也说要跟着回去看看。阮心爱本来也要一起回去的,但是这时却传来了阮家平反的消息,她自然要留下来等父母。
除此之外,宋卫国和黎雪玫夫妇都说能请到假。倒是奚万里,他那边有点悬。
“真请不到假?”欢喜皱眉道。
奚万里一脸无奈道:“我这次有个很重要的任务,到时候不知道能不能赶上爱国的婚礼。”
转到普通部队之后,奚万里执行任务的时候少了,但并不是没有。而且因为曾经的经历,上面发给他的任务往往难度要高于其他同僚。这两年,他也不是没有因此受过伤。
欢喜叹了口气道:“那你小心一点,如果赶得上的话就过来吧。”
说实话,真让她选择的话,她是如何也不愿意当军嫂的。
男人嘛,不说随叫随到,但用得上的时候总是找不见人,总之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这一次他们因为人多,直接就包下了一个车厢。也是因为这样,一路上倒也睡得比较安心,不用担心遇到小偷。
从火车站出来,欢喜忍不住有些惊叹道:“县城的变化可真不小。”
“是啊,以往可看不到这么多的商店和摊贩。”宋林远跟着感叹道。
黎雪玫还是第一次跟着丈夫回老家,出了火车站便在打量四周。见状,宋卫国担心她走岔了路,便牵起了她的手。
“二叔!卫国哥!姐!”就在这时,爱国的声音传来。
欢喜等人抬头看去,就见到他跟敬业两兄弟正往这边跑来。
等到走近了,敬业一脸高兴道:“我就说你们这两天肯定会到,果然被我猜准了。”
大家已经有两年没见了,第一年过年是赶上宋为民结婚,他们赶去A市参加了婚礼了,第二年却是赶上思佳的爸爸平反,他们那会也没有回来。
隔了两年,爱国和敬业的个子又蹿了一截,看着愈发健壮了。
“敬业如今跟着飞龙叔学了开拖拉机,前两天我们就跟队里借了拖拉机,每天到县城来等你们。”一边说着,爱国领着他们往停拖拉机的地方走去。
宋二柱闻言问道:“如今队里也实行包产到户了吧?怎么样,家里分到了多少地?”
“一人七分地。”爱国嘿嘿笑道:“我们家六口人,加起来有四亩多地呢。”
欢喜已经有好多年没坐过拖拉机了,本来是不习惯的,不过大家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时间倒也过得极快。
拖拉机突突突地开进村子,老远就被人看到了,等看清车上坐着的人,村民们纷纷议论了起来。
“那是二柱一家子回来了吧?”
“是他们,肯定没错,我刚刚还看到皇子了呢!”
“哎哟,那是明辉吧,如今可是大小伙了。”
“哎,那生面孔难道是卫国媳妇?”
……
欢喜本来还担心自家二嫂不习惯这种事情,不想转头一看,她却是自在得很,见她看过来,还对着她露出了一抹笑容。
是了,差点忘了,自家二嫂也在乡下待过不少年。
宋三柱和冯淑华在家就听到人喊你家二柱回来了,一时间,两口子也顾不上手里包到一半的馄饨,赶忙跑了出来。
“真回来了?”等看清拖拉机上对着自己挥手的欢喜,冯淑华顿时便红了眼眶。
拖拉机一停,宋三柱就喊道:“二哥!”
宋二柱看到弟弟也激动得很,“看你比以往胖了一些,日子应该过得不差。”
这样说着,他语气里满是兴奋。
一家子进了屋,冯淑华忙忙碌碌地给他们拿花生瓜子和糖果,又给倒了茶。
“你们那边的屋我提前一个月就打扫干净了,立时就能够搬过去。也幸好是夏天,席子一铺就能睡了,不像冬天得要被褥。”冯淑华一边絮叨着,一边继续包馄饨。
“对了,这是雪玫,是卫国的媳妇。雪玫,这是三叔三婶。”坐下后,宋二柱想到二侄媳妇还没见过老家人,便开口介绍道。
“三叔三婶。”黎雪玫笑着叫人。
宋三柱和冯淑华早发现了她这个生面孔,也猜到了是卫国媳妇,这会闻言立刻立刻笑道:“自家人不用客气。”
说着,冯淑华又摸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红包递了过去,“这是三叔三婶的一点心意,你可别嫌少。”
看着递到眼前的红包,黎雪玫有些懵,这会不是过年啊。再说压岁钱也发不到她这个成年人身上啊。
欢喜连忙凑到她耳边小声道:“雪玫姐你赶紧收下,这是我们这儿的习俗,新媳妇第一次上门长辈都是要给红包的。”
听她这么一说,黎雪玫就明白了,就像欢喜叫她和阮心爱一直叫姐而不是叫嫂子——据说在宋家庄这边叫亲嫂子都是叫姐姐的,显得亲近,关系远了反倒客客气气叫嫂子。
捏着红包的厚度,黎雪玫就知道这红包份量不轻。
她当下就松了口气,倒不是贪钱,而是以往见多了乡下一些极品人物,她心里其实很怕遇上那样的糟心亲戚。
按她的经验,在乡下,一般出手大方的人,都坏不到哪里去。
:
☆、第350章 赌瘾
众人说着说着,自然就说起了爱国的媳妇,毕竟他们回来就是参加婚礼的。
“是哪里的姑娘?”宋林远问道。
冯淑华顿时笑了,“是薛家庄的姑娘,比爱国大一岁,是家里的长女,向来勤快,长得也俊。”
看她的样子就知道,她对这个儿媳妇满意得很。
宋二柱对着弟弟小声问道:“女方要了多少礼金?办婚礼的钱你们够吗?不够的话我给你添点。”
“够的够的。”宋三柱满脸笑容道:“女方家里挺厚道的,就要了一百块礼金,还陪嫁了一台缝纫机和两床棉花被。我们又出钱让爱国带着人家姑娘去买了一身新衣服。家里的屋子也是够的,早几年我就开始攒木料,婚事一定,就找木匠把该打的家具给打好了。”
农村结婚,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有些双方条件都差的,往往什么新物什都不添,直接就住一块了,嫁妆礼金都不论。但条件好的,也不是不讲究,房子、家具、礼金、嫁妆、酒席……等等等等,花费绝对不在少数。
宋三柱家如今的条件在村里不是最好的,但也不差,爱国和敬业本身又都壮实勤奋,加上有欢喜一家给他们做靠山,因此在各家有闺女的人家眼里,是不可多得的女婿人选。
也是因此,他这次娶的媳妇家里条件反倒要比宋三柱家好。只是,宋三柱却不是个喜欢占便宜的,女方的嫁妆好,他这边出力自然也要多。
“对了,美贞和凤贞呢?”欢喜问道。
闻言,冯淑华脸上的笑意更深了,“美贞如今在胶鞋厂里工作,说起来这都要谢谢你。要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大队里也不会给美贞这个份额。至于凤贞,她去珍珠厂了,因为离得有些远的关系,一个星期才会回来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