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鸣宫阙(440)

虽说顾瑀直是庶出,可李邺却也只有这么一个亲舅舅,所以对于柳氏这个舅母,陶君兰自也是不敢有半点的怠慢的。

柳氏为人有些冷傲,说话的时候便是能看出。陶君兰敏锐的感觉到,只怕柳氏是有些瞧不上自己的。不过柳氏没表现的太明显,她自然也就不好太冷淡了。所以只得耐着性子去接待柳氏。

柳氏问起了刘氏;“端王妃怎的身子还没好?”

陶君兰笑了笑,“还是老样子。多谢舅母关心,回头我会告诉王妃的。”

“她也该早些恢复过来才是。成日里躲在自己院子里,府里事情也不管,这怎么行?”柳氏严肃的训斥,“管理王府是王妃的责任,她这么躲着,算是什么事儿?”

不管陶君兰怎么听,她都觉得柳氏是有些影射自己的意思:管理王府是刘氏的责任,那么如今管着王府的她算是怎么回事儿?可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

不过今儿这样的日子,她也不好怎么样,况且对方是长辈,她也只能听着。当下便是只当是没听见,眼观鼻鼻观心。

柳氏似乎也是意识到了自己说错了话,随后也是没再提起这事儿。只是到底还是让头啊君兰心里不舒服了。

好在陈夫人随后就到了,陈夫人人缘素来不错,而且看在陈大人的面上,柳氏也对陈夫人尊重几分。倒是没有太过冷傲。

得知陶芯兰和陈赋定亲,柳氏倒是有些吃惊,看了一眼陶芯兰,又看了一眼陈夫人:“可是恭喜夫人了。听说陈三公子立了功,很是被皇上器重。”

不过,柳氏却是没提起陶芯兰,倒是有那么几分瞧不上的意思。陶君兰便是有些恼了,微笑道;“陈三公子的确是极好的。对芯兰也是极好,实在是不可多得。”陈夫人也很给脸面,笑着夸了一句陶芯兰:“也就是芯兰,能让那呆子不呆了。说起来,我倒是该感谢芯兰才是。这样好的儿媳妇,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柳氏面色有些淡,却还是笑道:“我竟是不知陈三公子已经定亲,还琢磨着替陈三公子说亲呢。可见是我孤陋寡闻了。”顿了顿,又看了陶君兰一眼:“我依稀记得,芯兰是在太后跟前服侍过的罢?”

第343章 威胁

好好的,提起这个是什么意思?不就是为了贬低陶芯兰的身份?

陶君兰眉头一皱,只觉得柳氏是有些得寸进尺了。当下刚要开口说话,却是被陈夫人一把拦住。陈夫人笑道:“承蒙太后喜欢,芯兰的确是在太后跟前服侍过。说起来,这次订婚,太后还特赐了东西,却是不可多得的殊荣。”

陈夫人的潜台词便是:旁人想有这个殊荣,也不见得就有呢。

柳氏到底还是识趣的,见陈夫人如此满意陶芯兰,也不愿得罪人,当下便是闭口不谈了。

陶君兰也不大乐意再看柳氏,借口招呼其他客人便是离去了。陈夫人倒是坐在那儿纹风不动,抿了一口茶后看着柳氏笑道:“听说安远侯夫人最近在给贵千金看婚事?不知可有眉目了?可否需要我帮忙介绍一二?”

顾家虽说是太后娘家,可是到底如今还是没落了——一则是因为顾瑀直本就是庶出,二则也是和李邺有关系。当然,也和顾家这一辈几乎没有什么人出人头地有关系。毕竟,靠着祖荫和靠着自己本事得了官职,那都是两码事儿。说句不好听的话,顾家已经显出颓势来。

而顾惜出自这样一个家族,看着声名显赫,可是实际上却是不好选夫婿的。高了,对方不乐意,低了,顾家又觉得掉了身份。这般不尴不尬的,倒是年岁一年年的拖大了。

最关键的是,顾惜的身子还不太好。先天便是有心绞痛的毛病,还曾在一次宴会上昏厥过去一次,京里是没有人不知道的。谁家娶媳妇不想要娶一个身体康健的?这般体弱,又有痼疾,不说将来管家困难,也不利于子嗣不是?

所以,顾惜的婚事历来就是个难题。也是柳氏的痛处。如今陈夫人拿着柳氏的痛处使劲踩,也有几分报复的意思——有这么当着婆婆的面儿挑剔人家未来儿媳妇的么?

要陈夫人说,柳氏性子说好听点儿是孤傲,说难听点儿,就是没眼色又心眼儿小,见不得人好。

提起顾惜,柳氏的面色果然难看起来,不过想着场合和来这里的目的,柳氏到底又将怒气咽下去了。

陈夫人满意的咬了一口点心,笑吟吟的转过头去和别的夫人说话了。

而这些事儿,虽然陶君兰当时没瞧见,可是晚上的时候却是听在那儿服侍的丫头禀告了。她便是找了陶芯兰,笑着对她道:“陈夫人对你是真的好,你日后可要好好孝顺她才是。”

陶芯兰一头雾水,陶君兰却也不解释,只又问她:“你觉得顾惜如何?”柳氏那般,不知养出来的闺女是不是也一个样?不过瞧着倒是不像。

“瞧着倒是不错,就是太腼腆了些。”陶芯兰对顾惜也没有特别喜欢的意思,“至于别的却是看不出来了。不过,她那副样子,以后嫁人了倒是要吃亏。腼腆成了那样,多说几句话就要脸红,可怎么管事儿?”

陶君兰点了点头,“是太腼腆了。”所以只怕婚事上还真不好找——她已经听说了顾惜有心绞痛痼疾的事情了,也知道柳氏如今正给顾惜说亲。而正因为如此,她才有些担心了。

柳氏以前可是从没来过端王府,今儿不仅来了,还带了顾惜来。所以,柳氏的目的便是值得人揣摩一二了。柳氏是想做什么?会不会动了要将顾惜送进端王府的心思?

要知道,刘氏的情况虽说没有明说,可是京城里的这些人,估摸着心里敞亮的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然也都清楚,刘氏这个端王妃的位置,随时都可能被旁人取而代之。

所以,就怕柳氏动了这个取而代之的心思。顾家毕竟是李邺的外家,是李邺最坚实的助力,也是李邺最亲近的人。凭着这些,再加上拿出李邺生母说事儿,再得了太后的支持,那么顾惜取刘氏代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事儿的确是十分可能的。

若真是如此,陶君兰明白自己必也是要早做打算才好。别的不说,顾惜若真成了端王妃,那么李邺自不可能对顾惜太差。而到时候,对顾惜来说,只怕她这个生了李邺长子,又十分受宠的侧妃就成了心腹大患了。

不只是她,就是栓儿的地位也是十分尴尬。

当然,她也不是不相信李邺会护着她们母子两,只是这世上,毕竟还有许多事情是由不得人的。就比如端王妃的人选,纵然太后皇帝等人会考虑李邺的意思,却也不会依着他的意思胡来。而且,李邺毕竟是有雄图大志的,端王妃的人选也会关系到他的雄图大志。毕竟,妻子的娘家,也会是他最大的助力不是?

她当然知道自己若是成了端王妃是最好不过的选择,可是她更明白,现在她却是没有那个资格的。太后不会考虑她,皇帝同样也不会同意。如今陶家虽有起色,可到底还是不算什么。

上一篇: 嫡女当家 下一篇: 病娇相爷以权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