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关键的是,那鱼宫里没有。最后还是康王不知从哪里寻来了一篓子,这才算是完事儿。
当然,康王这般殷勤,很是得了皇帝一顿夸赞。
再比如,不管皇后还是皇帝,都发了话——宫里的好东西,如今都先紧着那位宜妃。
再比如,宜妃仗着肚子里那块肉,行事张狂,得罪了宫里不少人。
陶君兰一一听了,倒是忍不住心头哂笑:宜妃倒是也挺会抓住时机的。毕竟,等到孩子一出生,皇帝的宠爱肯定都是转移到了孩子的身上。对于本就不怎么得宠的宜妃本身来说,皇帝怕也真是未必稀罕。
不过宜妃毕竟是李邺的庶母,她听归听,嘴上却是一句半句也不议论的。
如此做完了青草团子后,陶君兰便是去叫醒了李邺。一则是因为是估摸着时辰皇帝该来了,二则是这般睡下去,只怕晚上走了困,反而睡不着了。
宝船太监先派了徒弟银生小太监过来穿膳。
因了李邺腿脚不方便,所以便是将饭摆在了内室。待到饭摆好,便是听闻外头宝船太监高声道:“皇上驾到!”
陶君兰忙出去迎了。
皇帝摆摆手免了礼,却是不多话。而陶君兰也注意到皇帝眉宇之间的疲惫之色,心道也不知道下午做了些什么,竟是这样疲惫。
不过,看到李邺的时候,皇帝的心情便是好了许多。
因为李邺虽不能下床行礼,却能开口说话了,见了皇帝便是唤了一声父皇。
李邺伤的虽是左边胳膊,可是腿上也还有伤势,因此只能半坐在床上,在床上另外摆个小炕桌吃饭。
皇帝一人坐在床边的桌子上,父子两人倒也算是相对而坐了。只是距离远了些,不过显是不妨碍说话的。
皇帝瞧见李邺跟前单独摆着一碗莲藕排骨汤,倒是觉得有几分想吃,陶君兰见皇帝目光停留,不待皇帝开口便是主动介绍:“这是莲藕排骨汤,莲藕炖得都糯了,皇上不如尝尝。”
然后主动用碗给皇帝盛了小半碗的汤,并两三块藕和几块排骨。
皇帝又让宝船太监将他觉着好的菜都给李邺分了,放在李邺的炕桌上。
刚准备开动,太后那儿便是又送了菜过来,皇帝瞧了一眼顿时笑起来:“太后送的这些,倒是合朕的口味。”
陶君兰看了一眼李邺,见他专心喝汤,便是主动开口:“王爷也是喜欢吃这些菜色的。”
宝船太监便是笑着接了一句:“果然不愧是父子,这爱好口味也是差不多。”
皇帝登时龙心大悦。也不知动了什么心思,却是不要人服侍了,只让人退出去。
陶君兰寻思着李邺应该能自己吃饭,也不用人特特的服侍,便是没有异议的和宝船太监一起退了出去。
出了屋子,陶君兰便是笑:“宝船公公也去厨房吃一碗莲藕汤吧。您跟着皇上也不知什么时候才得闲吃饭,不如趁着这个功夫先用了饭。我在这儿守着。若是里头有吩咐,我让丫头去叫您。”
宝船太监却是犹豫着不敢接受。陶君兰再三劝了,他这才应了。又笑着谢恩:“多谢陶侧妃赐饭。”
陶君兰笑了笑,“我该多谢公公才是。”宝船太监处处帮着李邺,她都是看在眼里的。
宝船太监却也不急着去吃东西,反倒是压低声音道:“皇上今儿发了好大的火,将大理石和京城府尹都骂了个遍儿。”
陶君兰恍然,怪不得皇帝看着神色那么疲惫呢。“这会子也就是端王爷能哄着皇上高兴了,”宝船太监声音又低了几分,语气更加神秘了:“京城府尹怕是要换人了,连着出了这么两回事儿,皇上心里恼着呢。”陶君兰看着宝船太监,心中微微一动。宝船太监特特的说起这个,是什么意思?
第372章 局势
也不知父子两个到底说了些什么,反正皇帝走的时候,倒是心情不错的样子。
陶君兰看了一眼桌上剩的半盘子青草团子,笑了笑:“你没让皇上多吃罢?这个吃多了可不好克化。”
李邺瞅了一眼盘子里剩下的几个青草团子,也笑了起来:“父皇吃了两个,剩下的都是我吃的。这个味道不错,清清淡淡的,让人想起了春日纵马郊游的情形。”
陶君兰瞥了他的腿一眼,不客气的开口:“你就省省罢,还纵马郊游。以后都只能坐车了。”
李邺登时笑容便是一噎,他以为之前她不过是说笑罢了,可瞧着这个架势,倒像是要来真的。不过眼下他伤成这样,也的确不知什么时候才又能骑马了。
“宝船太监今儿与我说,皇上今日心情不好。”陶君兰将宝船太监的话一一与李邺压低声音说了,末了皱眉:“总觉得他最后那句话是别有深意。”
“这是在提醒我。”李邺面含微笑,靠在软枕上,整个人都添了几分慵懒的气质:“这是在提醒我,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将现在的京城府尹拉下马,重新换一个我们的人上去。”
可陶君兰还是不明白:“你不是说宝船太监从来都不偏帮谁?那他还跟我们说这话?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李邺看着陶君兰皱眉迷惑的样子,柔声解释:“其实也不尽然。这也算不得是在偏帮我们。毕竟,出了这样的事儿,如今的京城府尹肯定是要被换下来的。你不也说了,父皇心情不好。为的也正是这个事儿。京城府尹是何等重要的位置?说是委以重任,可是半点不过。”
陶君兰知道还没说完,便是饮了一口花果茶,末了又捻起一个青草团子慢慢吃着,只等着李邺解释。
“如今这个府尹,还是衡国公推荐上来的。父皇也一直颇为信重。”李邺慢慢解释,也不着急:“所以出了这样的事,显然是等于打了父皇的脸。要知,出事儿的时候,已经快要到宫门口了,处处都是巡逻的官差,可我都还伤成了这个样子——”
李邺没说的是,固然他伤成这样也有他自己用人不淑的缘故,可是也和周围巡逻官差办事不力有关系。而且他还死了一个亲卫。若不是那亲卫以身挡箭,他只怕当时就被射成了一个刺猬。之所以自己滚下马背,也是为了躲避箭矢。
最关键的是,行刺的贼人居然还毫发无伤的跑了。而府尹的人去追,还追丢了。所以,不怪皇帝迁怒,换做是谁,也不会轻饶了应天府尹。
“所以,不管怎么说,这次应天府尹都是要换人了。宝船太监也不过提了一句,算不上帮忙。而这一次,就是衡国公,也要受到牵连。肯定会被训斥。”李邺浅笑,可眼底却是渐渐浮上来几许幽深:“衡国公府把住京城府尹一职,已经有些年成了,这一次是难得的机会,若是真换上了我的人……”
京城府尹这个官职,说来不大,可是手里握着的权力却是不少。必要的时候,府尹甚至是能够调动护城军的。
陶君兰点了点头,又问李邺:“你可有把握换成咱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