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时他也想过将陶君兰远远的打发了,不过想来想去到底没那么做。结果就成了这般。
陶君兰听了他这话,脸上不禁一红,想到李邺那会子替自己做的那些事儿,又有些甜蜜感动。不过嘴上却是故意道:“你这话却是什么意思?怎么的还不乐意了不成?”
李邺忙笑着否认:“哪里会不乐意?自是乐意得很的。说起来,却是我赚了。没有你这个贤内助,如今端王府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形呢。”刘氏自然是靠不上的,迟早只会将端王府搬空。府里的小妾众多,自然也不会清净到哪里去。
其实若不是陶君兰,李邺如今未必只会有这么几个女人。如今这么几个也是作为摆设一般的搁置了。作为亲王,说真的其实只这么几个女人,也算是有些寒酸了。
陶君兰抿唇偷笑,“说得这样肉麻,也不觉得脸上发烫么?”
“对了,面对袁家的折子,皇上是个什么意思?”陶君兰想起这个事儿,忙又问了一句。
李邺也只得言归正传:“还能如何?自是勃然大怒,狠狠的训斥了一回太子。如今父皇对太子可是十分严苛,动辄训斥。这一回这样难听的名声,太子还能落了好?”
“可袁家并未弹劾太子,弹劾的是太子妃。”陶君兰微微蹙眉——费了这么一场功夫,她可不愿意白费了劲儿。太子被这么一训斥,万一越发恼了袁琼华,那倒是得不偿失了。
“太子管教不力,连妻妾都无法管好,自然是让父皇不满意。再说了,太子妃苛待妾侍,本也是太子一手纵容出来的。”李邺冷冷一笑,颇有些幸灾乐祸:“这事儿当着满朝文武闹出来,父皇脸上也是过不去,自只能拿着太子出气。”
当然他也知道陶君兰想问什么,末了又笑了笑:“袁氏那头你且放心,袁家人说的凄惨,父皇已是勒令太子好生对待了。如若没有意外,这太子良娣封号是跑不掉的。”
陶君兰微微松了一口气,笑道:“是了,这般一来,她的性命自是无碍了。至于别的,那却是不关我的事儿,只能叫她自己努力了。”
李邺一笑:“明日我再想法子叫人给太子出个主意,叫他善待袁氏,以显自己仁慈和念旧。这般以来,算是在给那袁氏搭个梯子。但愿她别叫你失望才是。”
陶君兰看了李邺一眼,“其实若麻烦也不必了。不过这般以来,我却是送佛送到西了。袁氏的性格我最清楚,她不是个肯顾大局的,她恨毒了太子和太子妃,无论如何也是不会这么善罢甘休的。即便是她不对太子如何,对太子妃下手我们也没亏本。太子的性格你清楚,没了皇后和太子妃给他出主意,没了太子妃替他管着内宅,太子哪里还能潇洒?”
这样做,等于是在断太子的后路和左右臂膀。
李邺见陶君兰说得头头是道,便是笑叹一声:“是。我的女诸葛。”
陶君兰被他打趣,忙瞪了他一眼,在他腰间捏了一把:“再胡说叫人听见了!”
这头二人正说着话,那头周意却是匆忙过来了,说是有要事与李邺禀告。李邺就让周意进来了。周意进来之后对着李邺耳语一番,李邺却是陡然变了面色,一脸震惊。陶君兰顿时也悬了心——到底是什么事儿,能叫李邺这般?
第420章 犯愁
李邺听完周意的禀告,便道:“我同你去看看。”顿了顿又忽然皱眉住了脚步摇头道:“不行,我还是不去了。这事儿不能叫人知晓。这样,你让他在你屋里养着,养好了再说。回头我再寻机会过去。”
一时又转头吩咐陶君兰:“你库里可有伤药这类的东西?若有的话,先去取些交给周意带回去。”
陶君兰点头:“有的,我叫红螺去包一包。”
待到吩咐完了红螺,她这才低声问李邺:“是辛攀回来了?”
李邺顿时一怔,微有几分讶异。虽然没直接点头,可神色却也是说明了一切。
陶君兰见了这神色,便是知道自己猜对了。当下心头倒是松了一口气,辛攀没死就好。纵然现在可能伤的不轻,可是只要人回来了还怕什么?辛攀对李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想了想,陶君兰又道;“不若说是府里哪个下人的亲戚,来投奔的。毕竟今年是灾年,也不惹人注目。另外,我请来准备给流民坐诊的大夫,也有可以看伤的。不如就让那大夫去,那大夫是民间的,也没见过他,自然不知他身份。至于伤口如何来的,只说是流民暴动时候弄伤的。”
这话倒是让李邺眼前一亮,不由得连连点头:“就这般说罢。也不必太藏着掖着,反倒是叫人怀疑,大大方方的。”
一时包了些跌打损伤的药和金疮药,又包了些补气血的好东西,这才让周意带着回去了。
周意走后,李邺却是一直都有些魂不守舍的,眉头也一直拢着,像是十分担忧的样子。
陶君兰便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他说话。最后实在是不行了,只得问他:“辛攀的消息,周意是怎么说的?伤重不重?”
李邺摇头:“伤有些严重,弄不好性命都要丢。这一次也是辛攀的贴身护卫拼死救的他,又剩下几个亲卫一路隐藏痕迹,这才能将他带回京城。”
陶君兰闻言,心中越发庆幸起来。这样大的阵仗,对方是想要置辛攀于死地的。能回来,着实不容易。
“既都能回了京城,那肯定会好起来的。”陶君兰拍了拍李邺的胳膊,柔声劝道:“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说呢?”
李邺也不愿意再说下去惹得陶君兰跟着一起担心,点点头道:“定会平安无事的。”
“你若不放心,明儿一早偷偷去瞧瞧就是了。”陶君兰言道,笑了笑:“只当是去看周意的。也不会有人怀疑。”
李邺点点头,二人又说了一阵话,这才就寝安歇了。
第二日,陶君兰送了李邺出门,这头就让人安排大夫去给辛攀看伤。自然,她也没出面,也没太过关切。只当对方果真是个下人的亲戚,处于仁义才给请了大夫。这般一来,倒是也没人怀疑什么。
这事儿就算是这么遮掩了过去。辛攀秘密的养着伤,只等着好了再说。
陶君兰也没特意再去关心这事儿,只是偶尔问问李邺。倒是府里的事儿她如今操心得多些——庄子上的出息因了那十多日的雨恐怕也要减少,庄子上的人过来送东西,都说了这个事儿。
遇到这样的事儿还能怎么办,只能是减免了庄子上的租子,好让佃户们都不至于太过艰难导致活不下去。
只是这样一来,王府的收成也要减少——且不说别的,府里这么多一日的米粮开销,那就得用银子去买了。可现在关键却是米粮根本买不到。
城中米粮价格一路攀升不说,最关键是现在城中根本没有存粮。米粮都被买空了。虽说还在源源不断的从外往里运,可是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外头其实现在米粮存货也少了。毕竟出了一次灾,不少粮食都运去了河北。而更有不少有银子的,都会选择囤积一些粮食,防止来年因为今年的收成不佳而无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