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鸣宫阙(600)

虽说是丧事,可是场面太小了,也丢了李邺的脸面不是?而且:“我听说却是不入西陵?这是怎么回事儿?”

陶君兰细细解释;“这是王妃的临终遗言。说是想和儿子合葬在一处,也省的孩子孤单单的。她这一番做母亲的心意,王爷想着也是该体谅。便是准了。所以,这才不入西陵。”西陵算是皇室的墓园,除了历代皇帝之外,皇家的人都是葬在那儿。按理说,刘氏也该葬入西陵的。不过因为她儿子还不瞒周岁就夭折了,所以根本就不能入西陵。所以连带着刘氏也不葬入西陵了。

太后点点头,感叹了一声:“可怜天下慈母心哪。”

陶君兰也是有几分唏嘘。

太后也没感慨太久,便是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刘氏这么突然没了,倒是又得重新给端王物色王妃了。这年龄上就有些难办。”

既然是要做王妃的,那太年幼的显然不合适。可是这年纪大的却又未必能让人满意。说句不好听的就是——那么大年岁都没定亲,怕是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是被人挑剩下的。

陶君兰看太后一眼,心知肚明太后这是开始考虑要给李邺续弦了。而且,太后的意思恐怕还是直接从外头重新娶一个进门。

这事儿她不好发表意见,便是低头不语。

倒是太后微笑着问起了她来:“陶氏,你是最了解端亲王的喜好,你说他会喜欢什么样的王妃?”

陶君兰的手指缩紧又松开,她心里清楚这不过是太后在试探她罢了。却是未必想要从她这里得到什么答案。

不过,太后既然张口问了,她若不答话却也显得不礼貌不识趣。所以,怎么回答却是成了个问题。

首先,于情于理她都是没有这个资格去替李邺选王妃的。更不必说她心里愿意不愿意了。她真敢说出什么实质性的意见来,只怕太后当场就会变脸。更会觉得这是她在算计什么。

其次,她也着实不知道该给李邺找个什么样的王妃。

犹豫一下,陶君兰最后轻轻摇头:“这事儿还得太后拿主意,我却是不知道。若是选妾侍,我倒是还能插上嘴。可是这娶王妃,哪里有我置喙的余地?”

太后看了一眼陶君兰,心里微微点头倒是还算满意,觉得陶君兰还算很识趣。不过想起刘氏的折子,太后心里又有点儿不痛快。那一点满意更是被挤在了一边儿。

陶君兰任由太后打量,尽量做出一副低眉顺目的架势来。当然,其实她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的。按着本心来说,她却是不希望李邺再娶王妃的。可要按照规矩来说,这事儿偏偏又是再天经地义不过的事情。

太后笑了笑:“我也不是叫你做主,只不过是让你给些意见罢了。我手里倒是有几个人选,你帮我参详参详。”

陶君兰一听这话,就知道太后是早有准备了。只是她却有点儿弄不太清楚太后的心思到底是什么。选新王妃这事儿,她觉得就算该做,到底也显得有些太急切了。刘氏死了这才半年都不到呢!若真就这样大刺刺的将新王妃提上来,那旁人怎么看怎么想?犹豫片刻,陶君兰开了口:

第471章 甜枣

犹豫片刻,陶君兰开了口:“如今王妃刚下葬,就这般大张旗鼓,是否有些不妥?传出去对王爷的名声怕是不太好。”

太后看了一眼陶君兰,缓缓笑了:“这个道理我自然也是明白。不过这会子只看看,私底下定下来,也不立刻过门,并不怕什么的。总不能真等到一年之后才开始议亲,那等到过门都什么时候了?如今端亲王府没女主人,也着实不像话。”

陶君兰一听这话,心里越发往下沉了沉。太后这话的意思,分明是要等到新王妃过门之后,将她现在的管家权力也剥夺了。不过,这样做也是无可厚非,毕竟她不过是暂管罢了,自然比不上名正言顺的端王妃。

“太后您若不嫌弃我考虑不周,我倒是也可帮着参详参详。”陶君兰最后只得说出了这番话。她心里很清楚,太后说这么多话,无非也就是想听她这一句罢了,只是她却不愿意说得太过卑微,于是便是如此言道。

太后见陶君兰松口,面上笑意越发明显了:“我也知道你担心什么,不过你放心,不管选了谁做王妃,拴儿的地位都是摆在那儿的。谁也不敢给他委屈受,你是拴儿的生母,自然也不会受委屈。”

陶君兰一听这话也笑了:这算是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么?太后果然是太后,说起这些话来行云流水,自然无比。

若她真只是担心拴儿地位受损,此时听见这话自然是开心无比。不过,她不想让李邺娶新王妃的最主要原因,却是因为她自己的心。所以,她听了这话非但不觉得高兴,反而只觉得讥讽。

不过这些话她自然是不可能告诉太后知晓。若是太后听见了,怕只会觉得她是在痴心妄想罢?

所以,最终她只是微微低下头去,轻声道:“多谢太后垂怜。”

接下来,太后倒是果真拿出了几个女子的画像来给陶君兰看。每一个都是容貌上乘,家世显赫的。可以说,每一个都是她陶君兰望尘莫及的。

陶君兰也不单说谁好,每个都赞了两句,不好的话却是始终收在肚子里。她心里很清楚,她若真敢挑毛病,太后必然不痛快。所以,倒不如干脆每个都赞几句,拿出个态度就好。

不过,其实也没什么可挑的——既然是送到了太后手里,那在册上的每一个姑娘都是鲜少能挑出毛病的。纵然有,也只会被优点给压住。

待到看完了这些待选端亲王妃的姑娘们画像,太后忽然又叹了一句:“说起来,刘氏上了个折子,向我提了个建议。仔细想想也并不是不可行。”

陶君兰一怔:怎么好好的提到了刘氏了?难道说,刘氏的折子和这事儿有关?

想起刘氏当时说的那番话,陶君兰忽然就觉得心跳快了起来。难道……若真是她猜想的那般,那太后这样又是个什么意思?

正当陶君兰心跳如雷,思绪纷杂的时候,太后又出声了:“刘氏的意思是,提了你做端亲王妃。”

这和陶君兰的猜测自是一样的。不过陶君兰却是没看出太后有赞同这些话的意思。

面对太后一直看着自己的目光,陶君兰也就明白了太后的意思。太后这是要让她亲口推辞了这事儿。当下心头难免苦笑一番:太后素来就瞧不上她啊。

不过陶君兰只假装没体会太后的意思,只微微露出了讶然来:“王妃竟然在折子上说了这话?!”

太后微微眯了眯眼睛,随后笑了,随意的问道:“怎么,你竟是不知道此事?”

陶君兰摇摇头:“王妃上了折子的事情,都是折子递上去之后我才知晓的。至于内容,我自然是一无所知了。”

太后点点头,却是没说信不信这话。就陶君兰看来,只怕太后是根本不相信这话的。

上一篇: 嫡女当家 下一篇: 病娇相爷以权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