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鸣宫阙(752)

而且不管从那个方向来看,宜妃和皇后才是一路人,她去皇后那儿寻求庇护,也是再天经地义不过的事儿。哪怕是看在阿武的面子上,想来皇后都不会不管宜妃才对。

可没想到宜妃居然回来求她。

不过宜妃既然开了口,想来事情必然不会是什么容易的事儿。她还是不敢随便就答应的。

宜妃一笑置之:“一路人?以前是,可是现在已不是了。如今皇后恨不的我去死呢。”

陶君兰明白宜妃这话指的是什么,也明白为什么皇后恨不得宜妃去死——宜妃活着一日,阿武的身世就越容易被挖出来。虽说当时安排得也是天衣无缝了,可是这世界上,又何曾有不透风的墙?最好的办法,就是宜妃已经死了。死无对证。

另一个原因,就是怕宜妃自己忍不住和阿武相认。所以皇后应该是千方百计的想要斩断宜妃和阿武之间的联系。而这最好的方法还是让宜妃去死。

“你是宠妃,又有皇子傍身,皇后纵然想下手,也没那么容易。”陶君兰徐徐言道,然后微微摇头:“而我住在端亲王府,在宫里半点根基也没有,想来着实也帮不了你。”她以为宜妃想求的是自身的安危。

这个她的确是帮不上忙。

然而宜妃却是摇头了:“我想求您在我死后给小九那孩子一个妥善的安置。也想求您照顾阿武几分。”

陶君兰顿时笑了;“你怎么就确定我将来就有那样的本事了。我不过是个侧妃,怕是——”

然而不等她这话说完,宜妃就打断了她,然后断然道:“我自然是相信您会有这个本事,除了您,怕也没有谁会有这样的能耐和本事。您又何必自谦?”

陶君兰哂笑摇头:“你未免太笃定了。这种事情,谁敢说死了?”

“我不是瞎子,也不是聋子。”宜妃摇摇头,仍是笃定的语气:“如今局势谁不明白,日后会胜出的,自然是端亲王。除了端亲王,谁又能有这样的民心所向?再则,其他王爷也没有您这样的贤内助不是。”

这话算是实打实的夸奖了。

陶君兰有些不好意思的捏了捏自己的手腕,到底也没再说出谦逊的话来。她满心期盼着李邺能够问鼎天下之主的位置,自然说不出反话来。

“端亲王是个多情种子,当年既能为了你做那么多的事儿,日后自然不会委屈了你。所以,求你是再合适不过了。”宜妃笑了笑,似乎为自己的小聪明有些得意,又似乎有几分羡慕和感慨。

对于这个,陶君兰不置可否。

而宜妃犹豫了一下,却是忽然朝着她跪下了,伏在地上郑重恳求:“我这一生,做了许多错事,自然是死不足惜。只是可怜那两个孩子被我连累了,所以我求陶侧妃您,可怜可怜他们罢。”

宜妃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额头就那么直接触在了地上。卑微而又恭顺。让人看着甚至有些不忍心。

但凡陶君兰心软一些,怕也就是直接就答应了。不过——陶君兰觉得自己的心肠是越来越硬了。甚至有些往铁石心肠那个程度去了。

看着宜妃这幅作态,她非但不觉得心软,反而叹了一口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宜妃一怔,整个身子都有些僵硬。最后重新柔软下来的时候,声音里便是带着几分悲戚哽咽:“是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只这么一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就已是说明了宜妃的心思。宜妃如今,大约是十分后悔了。

只可惜,这个世上并没有后悔药可以卖。

“想来你既然开这个口,就应该也准备了说服我的筹码才对。”陶君兰想了想后,如此开了口:“你总不可能觉得就凭着这几句话,凭着我的一点心软就让我答应你。这件事情风险不小,说实话不管你开出什么筹码,我都不该答应你。”

若她答应了宜妃,并且做到了。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就等于是共犯了。

说实话,不值得。照顾阿武也就罢了,阿武到底还是李氏一族的血脉。可是如今宫里的九皇子……

天下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儿,她自然也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帮宜妃。好心是一回事儿,可是滥好心又是一回事儿。

她这话,倒也不全是为了拒绝宜妃的借口。而是真有几分好奇和动心:若宜妃能给好处,那自然就是公平交易了。谁也不吃亏。

对于陶君兰这番话,宜妃倒是显然半点也不吃惊的。甚至宜妃还笑了笑,然后宜妃从地上爬起来,自顾自的拍了灰尘,道:“其实你若真就这么答应了,我反而还保护放心。了你一开口要好处,我却是心里踏实了。袁琼华跟我说,陶侧妃虽然让人讨厌,可却的确是个做生意的好搭档。因为她一旦答应你的事儿,必然是不会食言的。”

陶君兰听了这话顿时就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袁琼华对她的评价竟是这样高。

不过现在显然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她只微微一笑,然后便是直接了当道:“那么宜妃娘娘不妨说一说,到底您准备了什么样的好处,打算拿来和我交易呢?想来袁琼华也告诉过你,要打动我,必须要足够的好处才是。”宜妃笑容更加明亮几分:“自是准备好了。只希望我说出来之后,陶侧妃你别太吃惊才是。”宜妃这么说,陶君兰自然是更加感兴趣了,当下笑道:“宜妃娘娘别卖关子了,快说罢。”

第591章 诚意

宜妃微微沉吟,随后轻声道:“我可以告诉你王家培养刺客的地方。还可以告诉你,王家其实在这次的贪墨案里其实也有手笔。若非如此,太子又怎会包庇?”若非包庇,太子又怎会不敢回京,以至于……

宜妃说这话的时候,自己都有点儿闹不清自己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感受了。究竟是愧疚多些,还是快意多一些?

陶君兰微微挑眉,心里倒是也不怎么意外宜妃说的后面一件事儿。至于前一件,她则是真正有些意外了:“你知道王家培养刺客的事儿?”

宜妃点点头,苦笑了一下:“太子和我说过,而且我身边也安插了一个死士,是太子为了保护我——”

陶君兰闻言忍不住心道:太子对宜妃,倒是真正的上心。只是这份上心,却是显得十分可笑了。太子妃算什么?王良娣算什么?

似乎看出陶君兰的心思,宜妃低声道:“陶侧妃和端亲王也是互相倾情,想来陶侧妃应该明白我和太子之间的情愫才是。”

陶君兰听了这话顿时就是一噎,完全不知该说什么好。实话自是不能直接说的,她只能在心中道:她当然是不明白也不理解的。就算再怎么互相喜欢,礼法要不要?规矩要不要?道德底线要不要?若是一句喜欢就能抵消这些过错,那以后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以一句喜欢来抵消自己的罪恶感,然后肆无忌惮?

这个问题多说无益,陶君兰最终只选择了忽略过去。

上一篇: 嫡女当家 下一篇: 病娇相爷以权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