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鸣宫阙(779)

陶君兰笑着插话进去:“太后说得是,皇后娘娘您说呢?左右不过是个称呼,我看大嫂也是个心胸宽广的,断不会因为这个委屈的。”

皇后还能说什么?自然是只能咬牙点头:“那就这般罢。”如今王家还不知是个什么结果,她也是勉强才保住了地位,自然不能再像是以前那样嚣张了。

这也是今日她降低身段的缘故。

此事说定,太后显然心情不错,看向陶君兰道:“我已经让钦天监算日子了,挑个好日子你们就搬进来。不过这宫室却是要先定下来,好让宫人们收拾打整。”

陶君兰笑着应了。

拴儿此时也是回过神来:“我们要搬来和曾祖母一起住?”

太后笑得眉眼都舒展:“可不是,拴儿高兴不高兴?”

拴儿抱住太后胳膊,用力点头:“高兴!天天见曾祖母。”

太后于是就笑得更加灿烂了。

皇后在旁边冷眼看着,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更有一种外人的感受。在这里,她可不就是一个实打实的外人?

同时,皇后又有些羡慕:什么时候阿武才能对着她撒娇亲昵?

不过,今儿她可不是来讨好谁的。想到自己的目的,皇后心中一凛后便是冷静下来,将别的不该有的情绪都驱赶开了。

斟酌一番措辞,皇后便是缓缓开了口:“其实我想着,既是要立太子,干脆便是将端亲王记在我名下,这样一来立太子的理由便是更加合情合理了。”

皇后这话一出,太后的目光登时就凌厉的扫了过去。就是陶君兰也是不禁皱眉——

太后却是最终什么也没说,只看向陶君兰:“你觉得呢?”

陶君兰缓缓摇摇头,笑道:“我却是觉得有些不妥。一则没有必要,二则母妃分位也不低,并非拿不出手,再则王爷他们母子情深,想来也是不愿意断了这母子情分的。其实记不记在皇后您的名下,对我们来说不都是一样的?您是嫡母,我们必是会孝顺您的,这和记不记在您名下,并无什么区别的。”

打心眼儿的,她是不大乐意这件事情的。毕竟皇后若真成了李邺正儿八经的母亲,以后他们想要再对付皇后那就下不去手了。既是要做皇帝,李邺如何会不孝?就是她,日后也是势必会被皇后继续压住一头,处处掣肘。

所以,决不能松口答应此事儿。陶君兰虽说面带笑容,可是语气却是再坚持不过。算是直接彻底表明了态度。

皇后既然会开口,那么自然就不是没有半点准备的。所以,当即皇后一笑:“我这也是为了端亲王好。要知道,这建议本就是朝中大臣提出来的,我不过是顺嘴一提。至于怎么办,你们自己商量罢。我却是不会勉强的。我知道端亲王的秉性,自然不会不孝顺我。”

皇后说得坦然又自然。可话语里的威胁意味却是没减半分。而且,还将她自己一下子就摘了出去:这是大臣们的意思,和她却是没关系的。李邺若是想要得到群臣支持,那就不能忽视这个提议。陶君兰再一次体会到了皇后的心机。不过陶君兰同样不肯示弱——用太后教导的话来说,没点强势气度,她这个太子妃还怎么当?所以,陶君兰不客气的开口冷笑道。

第612章 态度

所以,陶君兰不客气的开口冷笑道:“皇后娘娘这话却是不对,江山是咱们李家的江山,我竟是不知道咱们李家人反而要被一群臣子压下一头!他们这般也是仗着皇上心慈,又仗着自身是功臣咱们不能轻易动他们罢了。再不好好打压打压,他们指不定还要爬到我们头上呢!立太子他们可以建议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可却没有咱们非要听他们话的道理。”

“否则,这便是成了君不君,臣不臣了!”陶君兰嗤笑一声:“而且,我们倒是该看看,咱们不如了他们意,不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他们敢如何!”

皇后一窒,呆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她深深的看了陶君兰一眼,心里满满是忌惮。她觉得,她这算是彻底的引狼入室了。她以为自己已经够高看陶君兰了,可是显然还是不够。陶君兰比她预料中的,更是难摆布。

比起皇后的反应,太后的则是完完全全都是高兴了。若不怕吓到了拴儿,太后是真想击掌一下表示自己的赞赏。不过饶是如此,太后的声音还是高了几分,满满的都是激赏:“好!说得好!你这话简直是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对那些臣子,就该是这个态度!你不压着他们,压不住他们,他们可不是要骑在你的脖子上了?!咱们就不该给他们这个机会!”

太后这么一夸,陶君兰倒是有些受宠若惊,外带有些不好意思。当下羞涩道:“没说错就好。”

太后心里十分满意,对着陶君兰也就更和蔼了几分:“今儿你陪我用午膳罢。想来最多明日,册封的旨意也就该下来了。你今日回去之后,便是好好准备准备。”

太后说这话的时候,透着一股子春风得意和轻松。

皇后却是满心失意和烦躁。

陶君兰笑呵呵的应下:“能配太后用膳,可是我的荣幸。”她自是感觉到了太后对她的态度改变,心里自然也有几分欢喜。可更多却是感激。

太后之所以改变,自然不全是因为她真让太后多满意。而是太后为她作势和铺路。太后以自身在帮她,能做的都做了。

陶君兰没法不感激。心中便是立志:日后更要孝顺太后才好,不然,何以报太后这份恩情?

皇后走后,太后这才让人抱着拴儿去一边儿玩,笑着对陶君兰道:“你今儿这份气势,可是狠狠的镇住了皇后,以后就该这样才好。你那番话,对朝臣适用,对皇后同样适用。横竖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你压过她,处处不肯与她低头,久而久之她自然也是输了。”

陶君兰恭敬的向太后一福,诚恳道:“多谢太后教诲。”

太后看着陶君兰,颇有些感慨:“也要你自己受教才行。我如今,倒是真有几分喜欢你了。不过,今儿宫殿那事儿,你却是怎么让步了?”

陶君兰自然也没必要瞒着太后,实话实说:“我觉得晦气。”

太后一怔,随后叹了一口气:“是有些晦气。慧德太子……罢了,不提也罢。既如此,你便是另择一处好地方罢。”

“不知太后可有没有好建议?”陶君兰诚恳的问了一句。

太后想着陶君兰对宫中到底不了解,便是微微沉吟后指点道:“咸福宫不错,翠微宫也是极好。不过要我看,最好的还是端本宫。”

陶君兰仔细想了想,却是没多少印象。于是便道:“那我回头去问问王爷,看看他的意思?”

“嗯。”太后点点头。随后却道:“不过也不能让慧德太子的妻儿一直住在东宫。这也不合适。你自己回去琢磨琢磨。还有,待到册封大典时候,你也要给妾侍们安排分位。至少,两个良娣是不能少的。姜氏也就不提了,她毕竟生育了慎儿,一个良娣之位自然是不能少的。剩下一个——”

上一篇: 嫡女当家 下一篇: 病娇相爷以权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