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色风华,谋个骄婿做靠山(521)

作者: 涵叶今心 阅读记录

“嘿!”皇上拔高了声音,“你这还挺有理的!”

赵翀道:“请皇上恩准!”

皇上斜眼看着他,“你若能给朕追讨回一千万两银子,朕就借你二十万两。”

抽气声落了一殿。

赵翀这次没有立即应答,似是在犹豫不决。

所有人的注意力就都落在了他身上。

一千万两银子啊!那可绝对是一个天大的数字!

如果真能折腾出这么多银子来,那江南官场得撕多大的口子啊?

关键的,这钱袋子若是填不满,是不是还要撕到京城来呢?

这么一想,好多人就觉得后背汗湿了。

卫国公开口道:“皇上,江南什么时候有了银山了?一千万两,那得多大的银山啊?”

皇上黑面,“究竟有多大的银山,总得彻查一下方能知晓。赵翀,你还在犹豫什么?”

赵翀道:“臣犹豫着,要不要在那二十万两上加个附加条件。”

皇上道:“你这还没完了,是吧?”

赵翀道:“启禀皇上,臣巴不得这趟江南之行越早完成越好。所以,臣斗胆再跟皇上讨个期限。”

“期限?”皇上诧异的看着他,“朕若说只给你三个月的时间,你就真能三个月搞定?”

赵翀道:“只要皇上答应,待到臣回京之时,就是臣大婚之时,相信臣会连夜里都舍不得睡觉而是全身心的扑在案子上的。”

“噗嗤——”皇上这次是不顾帝王威严,直接笑喷了。

赵翀却拧着个眉头,一脸的认真。

皇上笑罢,“都平身吧!”

除了六位尚书,两位侯爷,一个国公,其他人皆已经起身。

这些人不敢起,那是因为他们的事情还没有定论。

这个时候,就有些羡慕定国公了,不参与朝政,也就不用了领受皇上的雷霆之怒。

皇上又道:“赵侍郎所求,朕准了!”

“谢皇上!”赵翀行礼,脊背挺得笔直。

皇上道:“你还有什么要求?”

赵翀道:“皇上,那二十万两银子,能先预支吗?臣想离京之前,先把婚事定下来。”

皇上就被气笑了,手指着他道:“颜家十七当真好本事啊!”

“谢皇上夸奖!”赵翀行跪礼,“请皇上成全!”

皇上咬牙,道:“三天!朕只给你三天的时间准备所有的事情!三天后,立即启程!”

赵翀叩头,“臣遵旨谢恩!”

皇上再次甩了袖子,大步离去。

皇上一走,整个偏殿里,便嗡的一声乱了。

六位尚书以及两位侯爷还跪着呢!

想起来却又不敢,不起来,作为百官之首这么跪着,却又有损脸面,只能求救似的看向太子。

太子却只顾盯着赵翀,眼神不是很凌厉,却透着股子冰寒,“赵大人,厉害啊!”

赵翀摇摇头,“太子殿下谬赞了!臣再厉害,也是不能跟镇海侯相比的。”

六皇子道:“赵大人何必谦虚?这次江南之行,赵大人完全可以不跟父皇讨要那二十万两。”

赵翀勾唇一笑,“六殿下的意思,臣当真是听不明白呢!”

沅王道:“六皇弟的意思,莫不是让赵大人多弄点儿人情吗?”

六皇子冷哼,很想说,关于所谓的“人情”,又有谁是真正干净的?

赵翀就真的是从来没有收过吗?

不过是有些人手脚做的天衣无缝罢了。

☆、第四百九十四章 担忧

第四百九十四章 担忧

太子一个冷目过去,六皇子即将出口的话就又硬生生咽了下去。

这里可是金銮殿,就算是皇上走了,但朝臣的一举一动还是跑不出皇上的耳目的。

所以,这个关口,还是少惹事的好。

赵翀只是淡淡的看着,这些人的那点儿心思,他又怎会不知道?不过是,懒得去搭理罢了。

人还没有散去,先前跟着皇上离去的太监就又折了回来,“圣上有旨,宣太子和沅王去御书房!国公爷,侯爷,尚书大人也一并去吧!其余人等,都散了吧!”

赵翀就翘了唇角,不在朝堂上发作这些人,还是给他们留了脸面的。

赵翀跟齐英交换了个眼神,一起往宫外走去。

一路上却是没有任何的交流。

出了宫门,正好看到定国公。

两人忙不迭的打招呼。

定国公呵呵笑,即便是被圣旨宣来的,也是一片坦然。

看着定国公离去的背影,齐英忍不住的感叹道:“他这样子,倒也令人羡慕的紧!”

赵翀点头,“做人,关键是要想开。”

扭头,看着匆匆离去的孙连跃,不觉又勾了唇角。

齐英道:“此去江南,定是凶险万分,你可要方方面面都考虑清楚了。”

赵翀笑笑,“放心吧!我媳妇还没娶进门呢,惜命的很!”

齐英拍了拍他的肩膀,就此别过。

赵翀上了马车,没有直接回卫国公府,而是直奔帝师府而来。

颜十七却是不在的,他也并不是奔着颜十七而来,他来是为了找高老爷子。

赵翀这趟帝师府之行,一直呆到傍晚才离去。

那个时候,早上宫里发生的事情,如同长了脚般,已经跑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了。

元宵宴的余波,几位尚书的事情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浪,相比较而言,赵翀开口跟皇上借二十万两的事情,却又成了茶楼饭馆的谈资。

就算是赵翀要下江南查贪腐的事情,也被赵翀借银子的沸反盈天的效应给淹没了。

对于老百姓来说,朝廷的事情,他们是兴趣缺缺的。

贪腐年年查,但歪风却还是丝毫不减。

与其关心那些个贪官污吏,倒不如关心别人家的红白喜事来的有意思。

所以,赵翀急不可耐的要娶颜十七进门这件事,想淡出人们的耳朵都难。

颜十七听到赵翀跟皇上借银子这件事,也是呆傻了的。

她倒不是觉得,赵翀跟皇上借银子胆子有多大,她只是突然间恍然明白了许多。

原来,他反复强调早点儿娶她过门这件事,不是随口说说啊!

既然五十万两聘礼的事情,都经过了皇上的金口玉牙,那么,他想在三个月内迎娶她这件事,也理该从皇上嘴里过一过,一切也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对于两人的婚事,颜十七并不是特别关心。她现在最担忧的就是,此去江南究竟会有多么凶险。

贪腐,不过是个幌子!

那君臣俩,真正想查的却是江南的铜钱流向!

铜钱之事,现在不能爆出,怕的不过是打草惊蛇,更要防着对方狗急了跳墙。

刚刚掀了江南盐政,而这会儿再去江南,最好的借口,便是彻查江南官场的贪腐。

只是,太子和镇海侯在江南经营这么多年,会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插手吗?

就是贪腐一事,究竟会牵扯多少人呢?

不止是江南,真要顺藤摸瓜查下去,京城的很多人怕是都要被拉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