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色风华,谋个骄婿做靠山(545)
高氏吃疼,眉头微蹙,淡淡的扫了习氏一眼。
习氏满眼的恶毒,以为能把高氏射成筛子。
高氏却微微一笑,“老太太,您的指甲掐进我的肉里了!小心别折断了!”
很善意的提醒,却足够所有人听到。
走在前面的关山月就一个冷目扫了过来。
习氏暗恨,想让高氏吃个哑巴亏,没想到她会嚷嚷的尽人所知,“用劲过大了。走这楼梯不适应!夕娘,你不会怪我吧?”
“怎么会?”不怪!高氏皮笑肉不笑的道。
关山月就折了回来,“那还是我由我来搀扶老夫人吧!”
关山月一近身,习氏顿时就感觉到了一股巨大的压力。
高氏趁机抽了手,手背上有了红红的月牙。
果然是小人行径啊!高氏不禁讥讽的翘了唇角。
“四婶,怎么不见十七姐姐?”颜十八突然开口问道。
高氏扯动唇角,“今日之事,原不该她来待客。她在后面厢房歇息呢!”
端的是和颜悦色。
今天是女儿的大喜日子,她没必要为了无关紧要的人,坏了自己的心情。
上到二楼,男女分开。
男人往东边雅间而去,女人则去向西边雅间。
高氏因着习氏去了高老太太所在的雅间。
关山月则引着陈氏等一众媳妇子去了另一雅间。
另有丫鬟上前,引着颜十八和颜清雅去了姑娘们的雅间。
再看那丫鬟,赫然是元宵宴上负责引领各家小姐的丫鬟。
每个雅间里,也都分派了两个丫鬟。
习氏一看这架势,也是暗咬牙。
她是指望着今日出乱子的。
现在一切都井然有序,她还有什么热闹可看?
雅间里,除了高老太太,还有沅王妃,定国公夫人,谷夫人,以及杨老夫人。
习氏眼睛一眯,自是明了了,这些可都是跟四房亲近的人呢!
四房虽然没有官身,却能让这些人光临,那可不是一般的面子了。
至少,三房那边若是办宴,恐怕是请不到这些个人的。
一众人互相见了礼。
习氏脸上挂着敷衍的笑容,很明显的没到达眼底。
她以为她们颜家人是来得早的,没想到还是比这些个外人晚了。
高老太太笑着道:“亲家来晚了,过会儿可要罚酒三杯呢!”
习氏脸上的皱纹全都堆到眼角,“家里人口众多,因为对十七的看重,便都想来。家大了,老老少少的一大家子,出个门,哪能跟小门小户的比。”
这话明显是在讥讽高家人口单薄了。
高老太太呵呵笑,“可不是嘛!出个门,尤其是得顾着小的。就我那两个亲孙子,皮实啊!尤其是一听宴会,就皱眉头。今儿,若不是他们姐姐的大喜日子,还不来呢!男孩子就这点儿跟女孩子不一样,不喜欢这些个宴会的应酬。”
着重强调了“亲孙子”和“男孩子”!
这才是真正的笑里藏刀呢!
颜家是人口众多,但却有一个最大的痛处,那就是阴盛阳衰。
女孩儿是一生一大堆,男子却是凤毛麟角。
尤其是到了曾孙辈,只颜如榆那里得了一个男孩儿。
如此下去,怕是香火无继啊!
反观高家,唯一的儿子,一举得男,而且还是俩男。
高老太太这绝对是拿着自己的长处去刺挠习氏的短处啊!
习氏的脸色便在青红之间变化了。
有心想反驳两句,没等开口,那边沅王妃接话了,“可不是嘛!怿哥儿也是皮实的很!但愿下一个能是女儿,能跟如槿一般贴心就好了。”
诸人全都一怔,定国公夫人道:“王妃,听这话,该不是?”
沅王妃手摸在肚子上,笑着轻轻点了点头,“已经两个月了!”
“啊!”高老太太一拍大腿,“这可真是大喜事啊!”
杨老夫人也笑,“恭喜!恭喜了!”
谷夫人道:“王妃盼这一个,也是盼了许久了吧!”
定国公夫人却是微微蹙眉,“太医怎么说?这胎可是安稳?前一段时日为了元宵宴还那么忙活。”
沅王妃知她是真的关心,拍了拍她放在桌上的手,道:“夫人放心吧!太医说了,胎象很稳。元宵宴的时候,就已经上身了,那么忙,她都安稳。如今也是什么反应也没有,所以,我和王爷就琢磨着,应该是个姐儿。知道心疼我!”
☆、第五百二十四章 不待见
第五百二十四章 不待见
习氏道:“那王妃也得悠着点儿!咱们都是生过孩子的人,知道这坐胎头三个月至关重要。王妃既是有了身子,今日就该在家歇着的。”
未出口的话是,又何必巴巴的跑来给颜十七做脸面?
沅王妃笑笑,“如槿啊!那个就是我的福星!我来参加她的好事,只会给自己添福气。若没有她,我们家怿哥儿还不知道在哪儿呢!元宵宴若没有她,也不会这么圆满的结局。肚子里这个孩儿,更是如槿来府上帮忙的时候来的。你们说说,这不都是如槿给带来的吗?”
“王妃说得好啊!”高老太太大笑,“我们家槿儿若不是福星,那卫国公府会相中了?你说对吧,老姐姐?”
习氏双拳紧握,指甲在掌心留下月牙,面上却不得不堆了笑脸,“那是!我们老颜家的女儿都是有福气的呢!那都是旺夫旺子的命格!今儿我都带来了,几位夫人也都见见。夕娘,还杵着干什么?赶紧把清雅和十八带来啊!来都来了,也给各位夫人请个安。”
“是!”高氏垂着眼皮,挪动脚步往外走。
高老太太的眼睛就眯了起来。
谷夫人问沅王妃道:“王妃,那门口的侍女,可是你们王府的?”
沅王妃笑笑,“是了!都是当日元宵宴上得用的。”
谷夫人道:“难怪我觉得面熟了!”
沅王妃道:“说到元宵宴,如槿那可是帮了大忙了。事事都考虑周到了。颜家,当真教养的好女儿呢!”
习氏呵呵笑,虽然是在夸颜十七,可毕竟也捎带着夸了老颜家,她还是很受用的。
高老太太道:“可不是嘛!槿儿这还是自小长在莒州的,想必那长在亲家身边的更不简单呢!”
明明是恭维的话,偏听在习氏耳中就走了味道。
高氏却已经领着颜清雅和颜十八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三个小的。
习氏亲自起身,将四个曾孙女并一个孙女介绍给了在座的各位。
高老太太道:“今日是槿儿的好日子,所以,明知道要见晚辈,也没带什么见面礼。”
高家虽是清流,但却娶了个江南首富出身的儿媳妇,府里的富贵也就不难想象了。
可是到了这个时候,高老太太却是名言不给见面礼。
这番表态,落在习氏耳中,就不是一般的小气了。
心中更是把不识字的高老太太狠狠的鄙夷了一番,暗骂其上不了台面。
万没想到,定国公夫人也跟着附和,“是啊!我今儿出门,也是忘了多带些打赏的荷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