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甜心崽(19)+番外
所以现在有了小伙伴们,七七觉得很欢喜。
她耐心答着小伙伴们的问题,“城里是很大很大的,比镇上大很多。那里有好高好高的楼房,街上有很多四个轮子的小汽车……嗯,城里的人穿得也很漂亮,都在工厂里上班。”
“哇,城里真好,以后我也要去城里!”李铁蛋握拳,定下小小目标。
其他小娃娃纷纷附和向往。
七七歪着脑袋想了想,没有说话。
她不喜欢城里。
她更喜欢桃溪村。
因为这里,有真心待她好的人。
夕阳西下,村口陆续传来呼唤声,大人们扬起嗓门,唤自家娃儿回家吃饭,声调拉得老长。
七七竖起耳朵,很快,就听到了婆婆熟悉的声线,唤着“七七,回家啦,得吃夜饭啦”。
七七立刻小手拢在嘴边,大声回应,“诶!婆婆,我就回来!”
一群小娃娃,各自牵起自家的牛,背上小背篓,嘻嘻哈哈往家走。
依旧烟霞满天,炊烟袅袅。
下傍晚渲染出的寂寥清冷,却尽数被娃儿们的笑声冲散。
一张张天真灿烂笑颜,迎风而展,洋溢蓬勃活力。
回到家,七七把小背篓的猪草倒在院子里,晚上洗一洗晾干水,明儿早上切一切就能熬成猪潲喂猪了。
张细凤对自家娃娃每回出去玩总要带猪草回来这一点,很是无奈。
“猪草婆婆能割,咱家地里的地瓜藤也能割来喂猪,不用跑远了去找。”她嘴里数落着,又不舍得对娃儿说重话。
七七这时候总是抿着小嘴笑得浅浅的,“婆婆,我是顺便割的,没有特地去找。华子哥跟铁军哥他们看牛的地方旁边就有猪草。”
“你呀,就是闲不下来。”笑骂娃儿一句,打水给她洗了手,饭菜端上桌,一老一小边吃夜饭边对话。
这一幕已经成了张家小院日常。
轻声笑语间,院子便盈了温馨。
……
是夜。
惠城商业中心城区。
泰丰地产办公楼顶楼。
宋月凉一袭白衬衫黑西裤,坐在宽大老板椅上,商务办公桌上是已经处理完毕的公务,堆积如山。
室内灯光亮如白昼,将女子清冷强势气息映衬得更为强烈。
周围静谧,笔尖落在纸上唰唰声响清晰可闻,在摊开的文件上落下最后一个签名,宋月凉停了下来。
一停,脑子里便不自觉想起那个小娃娃。
巴掌小脸,精致的五官,瘦得很。
宋月凉闭眼,抬手捏捏眉心,露出一丝疲惫。
她对三四岁的小娃娃确实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平时路上看见这个年纪的小娃儿,总会不自觉多关注几分。
但也仅此而已。
唯独那个叫七七的小女孩,独特到好像能牵动她的情绪。
哪怕距那场萍水相逢已经过去十来天,她每每闲下来时,仍会被扰乱心神。
心绪纷杂间,桌上电话铃声响起。
宋月凉接起电话,话筒那头立刻传来董望舒满是活力的声音,“月月,包装盒已经拿回来了,你明天要不要过来帮掌掌眼?等桃溪村那批果蔬运来,我就要一鸣惊人了!”
“桃溪村果蔬什么时候运到?”
“后天!”董望舒道,“大货车早上过去拉货,第一批货最多中午就能到。”
宋月凉垂眸,冷白指尖在大哥大黑色机身摩挲片刻,随后启唇,“后天我会空出一天时间,你跟我一块去桃溪村,实地看看情况。”
董望舒,“……???”
她一个小老板,坐在办公室里搞搞统筹就行了,为什么要去山旮旯实地考察?
小老板不敢问。
小老板含泪点头。
第21章 地里中邪了
七月十日,晴。
天微亮,晓梦未醒。
村里的大喇叭又传出老村长的声音,铿锵有力,慷慨激昂,“桃溪村村民们,明天就是城里来收货的日子,咱得趁着人来之前,把地里的东西都采摘出来做好准备!赶紧的,起床!下地!忙活起来!”
整个村子像是瞬间被激活了般,很快,各家各户的洗漱声、脚步声、嚷嚷声汇成一片,热烈又积极。
七七跟张细凤也积极响应号召,一老一小起床后吃了点东西,拿上农具跟麻袋就出发了。
一路上,到处可见后头追上来、又赶超过去的村民,都是成群结队的。
每个人奔向地头的时候,脸上都挂着灿烂笑容。
这副景象让人看了不自觉跟着一块笑开。
七七抿着小嘴,眉眼轻弯,“婆婆,明天咱就都能挣到钱了。”
张细凤笑道,“对,明天就能挣到钱了,有盼头,有奔头,人都能年轻十几岁。”
比如她,别看颠着小脚,一手牵娃一手扛锄头,她现在走路带着风呢。
……
太阳还没升起,村口周围地头里已经是一派热烈景象。
为了能尽快完工,各家各户男女老少齐上阵,连能干活的小娃娃也全部派上用场。
大家伙边干活边大声闲聊,热火朝天,热闹得不行。
受到这种气氛感染,七七觉得自己浑身都是劲儿。
到了自家地瓜田,七七拿起把镰刀下了地垄就开始割苕藤。
“婆婆,咱先割完苕藤,然后你锄地松土,我跟后头把地瓜捡出来。”她开口,把活儿安排得明明白白。
张细凤笑眯眯应了,便是不应,娃儿也有自己的主意,总会跟她抢活干。
跟张细凤家紧挨的是村里老李头家的地瓜田,老俩口搁一块忙活,把小孙子李狗蛋也一并带上了。
看到七七也来了,李狗蛋当即喊话,“七七,等会我去给你帮忙!”
狗蛋奶奶啐他,“就你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的,还好意思说给七七帮忙?人七七干活一个能顶你俩!”
周围人闻言都大笑开来。
欢笑间,地埂那边突然有人跑过来,脚步匆急脸色怪异,“快,割好苕藤的,快把你们家地瓜都挖出来看一下!”
这话中意味让众人笑声顿住,心头打了个突。
“咋地啦这是?”有人惴惴问道。
“先别问了,赶紧挖!”
地埂上的人也不走,只一个劲催促,脸色越发奇怪。
闹得地里人心头慌得不行,老李头拿过二齿锄就往地上挖去,松了土,下面埋着的地瓜露了出来。
老李头脸色一变,把他老伴吓得脸都白了。
“咋啦?难不成地瓜种、种坏了?”
老李头摇头,眼睛直直盯着土坑里的地瓜,好一会才磕磕巴巴道,“六、六个……”
“啥六个?”
“六个一窝!咱这地瓜出了六个一窝啊!”老李头猛地大吼一声,紧跟着锄头不停,连着一口气给挖了半垄,“五个,七个,六个,九个!……”
狗蛋奶奶蹲在地垄里,眼神呆滞。
周围人见状,赶忙拎起锄头把自家地头也锄了一遍,等看到一窝一窝结得满满的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