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甜心崽(23)+番外
那人看到她的时候还朝她笑了笑。
“大家好,我是惠城董家批发行的,也姓董,大家可以叫我董师傅。”男人笑着喊话,“今天,我们批发行调了车队过来,来收大家的货了!”
在他开口说话的时候,村民们就静了下来,等他话说完,村口的欢呼声比刚才还要大声还要振奋。
直到这一刻,他们的心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地!
老村长代表全村,负责上前跟男人打交道。
老实巴交一辈子的老农,当了几十年村长,这时候也激动得直搓手,布满沟壑的脸上尽是笑容。
“董师傅,咱已经把地里的地瓜跟西瓜都摘好装袋装筐了,接下来要怎么个章程你尽管说,查货验货都行,咱今年种出来的东西,都顶顶好!”
“行,那我就随便抽货验一验,只要没有囊的坏的,我们全收!”董师傅话说得圆滑,姿态也放得低,轻易就博得了桃溪村民好感。
他在董家批发干了很多年了,平时都是在批发市场负责检验评估,很得重用,心思也活泛。
这次小老板特地叫他下来收货,话里行间对桃溪村的货极为重视。
他是万不敢搞砸的。
第25章 全收,不挑货!
为了方便装车,村里人早早就把自家的货都拉了过来,全部堆放在大路两边。
听董师傅说要验货,村民们二话不说让开位置,随便抽查检验。
往年验货关卡,他们总是提心吊胆。
但是今年,人人腰杆都挺得笔直,不带心虚的。
自己种出来的东西,味道他们都尝过了,这品质要是不过关,以后他们就封起锄头,再不种地!
讨饭去!
董师傅见状,心头微诧。
十几天前,他尝过桃溪村地瓜西瓜的味道,按照经验预测,他也能大致猜出这两样货品成熟后的味道。
桃溪村的人,是不是太自信了些?
还是笃定了批发行会收他们的货,所以才敢这么淡定?
他摇摇头,有些为自家小老板不值。
“伯伯,这是我家种的地瓜,已经洗干净了,你尝尝?”晃神间,脚边有甜甜软软声音响起。
董师傅低头,就见绑着两个小揪揪的女娃娃,仰着头,小手举得高高的朝他递地瓜。
“我认得你,你叫七七。”他接过娃儿手里地瓜,笑道,“好,伯伯就先尝尝你家的地瓜。”
手里地瓜细长匀称,两手轻轻一拗就断开两截,瓜肉浅橙色,香气很淡。
董师傅笑笑,跟他预测的差不离。
跟着将地瓜送嘴边咬了一口,随着咔擦脆响,董师傅脸上淡笑顿住了。
清甜,比他预估的要清甜得多,却又不是含糖高的那种腻甜,是纯瓜甜味道,咀嚼间生香!
把整个地瓜吃完,他又不信邪似的在路边麻袋抽查检验了好几个,每个味道都比他预测的远远要好!
怎么可能呢?十几天前吃的还是普通味道……
七七歪歪头,在他愣神间,又指着路边箩筐里漂亮得跟绿翡翠似的西瓜,“伯伯,我们村的西瓜也很好吃哦,每一个都好吃。”
“……”董师傅看着那些瓜,又看看笑得眼儿弯弯的小娃儿,突然对自己多年积累的预估经验不那么自信了。
他轻咳了声,在村民们热情的笑容中,手指随意往其中一箩筐指了指,“这里面挑一个开来尝尝吧。”
很快,他挑中的西瓜在他面前切开。
跟地瓜浅淡香气不同,西瓜一破开,清香味道立刻在空气中四溢,用力吸一口,吸进来的气体似乎都是甜的。
瓜囊的色泽也是极漂亮的丹红色,瓜汁饱满,瓜皮极薄。
等瓜肉咬进嘴里,董师傅一句多余的话没说,大手一挥,“地瓜上秤!西瓜计数!挨家挨户一个一个登记,装车!全收!”
做果蔬评估多年,这是他第一次遭遇滑铁卢。
但是,滑得高兴!
怪不得宋小姐宋月凉能在短短几年跃升惠城新贵,光是那份眼力跟魄力,就远不是他这种普通人能及的!
服了!
而桃溪村,村民们再次沸腾了!
全收啊!
不挑货!
这代表他们今年在地里的每一滴汗水都没白流!
“婆婆,我们把地瓜抬过去!”七七小脸挂着灿烂笑容,跑到张细凤身边脆生生道。
张细凤被逗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好,抬地瓜!让你陈二伯他们帮抬!咱在旁边等着上秤!”
村民们发出善意哄笑,不用招呼,纷纷自告奋勇帮忙。
卡车旁边,跟董师傅同来的中年男人负责看秤、登记。
还有几个随车人员负责把登记好的地瓜西瓜一一装箱搬上车。
他们这边有条不紊,桃溪村那边也不遑多让。
村民们自动排着队,不抢先不哄闹,一家一家来。
这场景,董师傅看在眼里暗暗点头。刚开始接到通知让他下来帮收货的时候,他心里其实是有些微词的。
现在,他却开始有点喜欢跟桃溪村人打交道了。
“伯伯,这里有小竹椅,你要是累了可以坐下来歇一会。”
耳熟的甜软声线又在董师傅脚边响起。
他低头,小女娃手里提着张小竹椅放在了他旁边,乖巧懂事模样极讨喜。
在小女娃身后,还跟着两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各自手里也拿了东西。
“伯伯,这是凉开水,渴了你就喝两口!”一小男孩给他递军用水壶。
“伯伯,这是我家早上煮的玉米,饿了给你垫垫肚子!”一小男孩给他递玉米。
董师傅并不渴也不饿,他刚吃了一堆地瓜跟西瓜,现在胃还撑着。
但是村里小孩懂事熨帖,让人不忍拒绝他们的好意,
董师傅坐了下来,一手水壶一手玉米棒子,头顶有树遮荫,路边山风送凉。
这待遇,比起卡车旁边忙得脚打后脑勺的同僚,算是顶级了。
董师傅眯眼,露出笑来。
下一瞬,小女娃甜软声线又响起,怯怯的,“伯伯,我家地瓜上过秤了,一共七千一百二十三斤。”
两男娃更是把脑袋凑到他面前生怕他看不见。
“还有我家,地瓜一万零九斤,西瓜三千九百七十六个!”
“我家地瓜九千九百六十斤,西瓜四千零八个!”
三娃儿脑瓜排成排,横在董师傅眼前,全瞧着他眼巴巴。
董师傅,“……”
明白了,什么顶级待遇,合着是怕他赊款,催他结账呢!
董师傅先是磨磨牙,随后手指虚点三个娃儿小脑瓜,问那边排队的村民,“这仨是谁家的小孩?真是三个小机灵鬼!”
后头,将这一幕看在眼里的桃溪村村民们,早就憋笑憋红了脸。
“行,已经上好秤做了登记的,来我这边结账!”董师傅给逗乐了,干脆拿过已经登记好的账本,现场结账。
地里挣饭吃不容易,他也没打算为难种地人。
再说这次下来,小老板是给他拨足了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