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个宫廷是我的(1049)+番外

更何况,恬嫔是注定了的不受皇上待见之人啊。

皇子的大侧福晋初封为嫔,是叫所有人惊诧的。可是如今回想皇上给恬嫔的封号“恬”去,便也不难看出皇上的心意来了——恬嫔的这个“恬”字,便是与乾隆爷那位神秘死去的继后当年的封号“娴”字一样,都是“恬静”之意。

乾隆爷那位继后,曾经也是乾隆爷的第一侧福晋,后来的下场大家都心知肚明;皇上怎么会明知故犯呢?可是皇上就是给了同样为潜邸第一侧福晋的恬嫔这样的封号去,那皇上对她的心思,也算昭然若揭了吧?

对于这样的人啊,即便可用,却也要掂量清分量才行。否则一旦用的不是地方儿,叫皇上察觉了,那便反倒还要受到她连累去了。

.

三月二十五日,皇后佟佳氏口中,比恬嫔更可怜的平贵人,终是撒手人寰而去。

恬嫔得了信儿,愣愣坐在自己宫里半晌。

是啊,是啊,尽管自己是委屈的,可是好歹还活着不是?就如平贵人这样的,当年也争过,也机关算尽过,却到头来,什么都没争到不说,还早早儿地连性命都没了。

说到底,怕也是所有心思都用完了,却不得好儿的缘故吧?算得上是,油尽灯枯了。

恬嫔自己到小佛堂去,静坐了一整天,掉了半天的眼泪,最后终于泪都干了。

她再出来时,叹着气说,“罢了,罢了,还争什么呢?便是争来了,若是连这口气都没了,争来了还能享受多久?还是先留下这一口气吧……若是咽不下,便连底气都没了啊。”

“姐姐这番大彻大悟的话,倒是叫我都觉醍醐灌顶。”门外传来和妃的话,惊得恬嫔脸色骤变。

和妃已然自己挑帘子进来,含笑道,“我不请自来,惊着姐姐了吧?”

恬嫔却反倒又红了眼圈儿,上前施礼,“我哪儿敢想到,和妃娘娘还能来看我。”

和妃轻轻一笑,伸手扶起恬嫔来,“……什么妃位、嫔位?我与姐姐俱还都是从前的模样,我们啊不是属于现在的,都注定只能活在过去。”

“现如今的后宫,不再是咱们的天下。咱们啊,不如收起那些来,只平心静气过好咱们自己的日子罢了。”

恬嫔不由得泪下,紧紧攥住和妃的手,“……若是当年,我便能看明白你的心意,那该有多好。”

【关于孝和抽鸦片的传闻,大概率不可能是真的。因为嘉庆爷在位期间多年连续下旨严禁鸦片,我也给大家引用过好几道谕旨的内容啦~~能传这个的,估计是只听说孝和抽烟,却不明白满人女子都有抽烟的传统,给误将“烟”都当成鸦片烟了吧。】

第833章 也想逃避

二月里,旻宁诏封全妃、祥嫔之后,后宫竟是一片祥和宁静。

后宫平静,原本是一个帝王所希望之事,可是自幼生长于深宫,旻宁又如何不了解宫中人的心思呢?

后宫里的人,会代代更迭,可是后宫中人的心,却不会有大变。故此这次他这般破例晋封两个刚进宫的新人,却竟然后宫一片平静,便有些特别了……

后宫平静,旻宁的心,反倒烦乱了起来。

因为,这与他原本期冀的局面不同,更没能达到他想要的效果去。

——他原本指望着后宫里会有一场热闹,热闹到叫小额娘都不得不关注去啊!

可是,可惜,这一切都叫他打错了算盘。那现在这样平静得如同一潭死水的后宫,便没什么能牵动得住小额娘的心思了。

她既然没事儿可以分心,便也只剩下——专心一意地恼恨他了吧?

.

事情还要从今年的三月说起。又或者,还得再往前推一点,在去年的年尾。

去年宗人府报,说绵恺府中打死了个太监。因出了人命,旻宁命人问绵恺的话,绵恺只说太监犯错,打得原本不重,只是那太监自己身子弱,没打几下便禁不住,这便丢了性命去罢了。

结果刑部验伤,验回来的结果却是那太监尸身上的伤痕颇重,显然原本就是照死里打的。

为了这个,旻宁曾命宗人府议绵恺的罪。

这边宗人府还没议完,结果大年初一就又出了事儿。

大年初一当日,因宫中有皇子亲藩宴,皇太后宫中也有赏给福晋们的筵宴,故此王公大臣们夫妇二人都有进宫领宴的机会。

不成想,当天就有大臣来报,说竟然在旻宁的轿子出顺贞门之前,就有两顶红轿从神武门中门出去了!

这神武门中门,一向唯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三宫才可同行,其余人等,不管是谁,都要从侧门走,方符合君臣之道。

且之所以要强调“两顶红轿”,也是因为轿子的颜色也是有等级区分的,红轿子唯有王府才有。既然是“两顶红轿”,那便是说竟然有两家王府公然违背君臣之道,叫自家的内眷从神武门正门走了!

旻宁自是大怒,命查清楚究竟是哪两家王府的轿子。

结果起先查回来的结果是:这两顶红轿子,一顶是瑞亲王绵忻福晋的轿子,另外一顶则是顺承郡王福晋的轿子!

绵忻自是不用说了,那顺承郡王家,虽说只是郡王,可那却也是八大世袭罔替的*****家之一啊,其宗室地位还是明摆在那的!

若是这两家王府如此不将旻宁放在眼里,这如何能不刺痛旻宁那颗心去?

更何况还可能不仅是这两顶红轿子,据大臣查问回来的结果,说另外还有两顶红轿子,同样走了神武门正门!

这岂不成了京中各家王府都要不将他放在眼里去了?

他大怒下旨:“瑞亲王、顺承郡王伦柱,平日并未将该府人等善为教导,俱有应得之咎。瑞亲王、顺承郡王伦柱,著交宗人府严加议处。瑞亲王著毋庸在内廷行走。”

可是说来也是大臣们办事叫人懊恼,旋即就又有人来奏,说之前是查错了,走神武门正门的不是两顶红轿子,而是一顶红轿子、一顶青轿子。

而那红轿子,也压根儿就不是人家瑞亲王府的。旻宁是冤枉了瑞亲王绵忻了。

青轿子的身份,便低下来了,不再是王府的轿子,而是大臣家眷所乘的了。

虽说这个结果比两家王府的轿子,威胁性是小了,可是旻宁心下的气反而更盛——因为这岂不是成了连大臣家,都有人敢不将他放在眼里了?

他大年初一都没过顺畅,命人当日必须查问清楚。

所幸还有英和这样头脑清楚的,帮旻宁查问清楚,原来红轿子是惇亲王绵恺家的,是惇亲王福晋佛拉娜所乘坐;而青轿子乃是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傅托津之子、内阁学士恒龄家的轿子。

虽说轿子是从两顶红轿子降格为了一红、一青,可是这丝毫没能让旻宁轻松下来。反倒因为他之前没查清楚情形,便冒然地责罚了瑞亲王绵忻和顺承郡王伦柱这两位王爷,叫他这大年初一就灰头土脸去。

故此得了实情之后,他反倒怒气更盛,忍着怒气将绵忻刚被革除的内廷行走恢复了,再将顺承郡王伦柱的一应惩罚都给免除……这样不明赏罚的灰头土脸之下,他将一腔怒火只管都记在绵恺身上。

上一篇: 摄政王的小闲妻 下一篇: 提刑大人使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