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个宫廷是我的(470)+番外

廿廿安慰完了众人,回到自己寝殿内,坐下,反倒自己才回过神来似的,又是忍不住独自掉了眼泪。

这会子才回过味儿来,原来那天皇上与她说“四月里是好日子”,原来指的竟是这个……

原来皇上说“该办后宫的事儿”了,最大的事儿何尝不是她这事儿啊。

四月初一,天空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皇上对朝臣说不必在意这样的天象,命群臣“勿陈符瑞”,也就是说不准群臣们上折子唱赞歌,说这是皇上受命于天的祥瑞之兆。

皇上自己不肯接受这天兆,却在这天兆之月里,不顾国之大孝,将她提前两年,正式立为皇后。

亏她那会子还在努力展现自己的中宫贤德,只与皇上说那些选看女子的事儿,却浑不料想皇上心里惦记的是她的正位中宫之事。

“主子这是欢喜傻了……”星桂在旁忍着笑,轻声道“方才叫奴才们不准落泪了,回头却自己掉起眼泪来了。”

廿廿忙抹一把眼泪,轻啐一声,“哪里是为了这个位分欢喜呢?我是感念皇上的心意……”

这个中宫之位,她两年前已经事实上就已经在那个位置上了,前后所差的不过只是一个名分。

既然已经是自己的,早来一天晚来一天,她本不在乎。可是却原来,皇上在乎,比她还在乎。皇上甚至还特地选在了这样一个月份里来宣布此事——他嘴上说不在乎这天象,却偏偏不早一个月,也不晚一个月,就偏偏要在这个月里啊。

星桂便忍着笑,轻声道,“那……主子这会子该更衣,去给皇上谢个恩吧?”

廿廿便也点头,“不必更衣了,你只帮我将头发重新抿一抿就是了。”

此时的咸福宫终究还是皇上守孝的倚庐,皇上尚且素服,嫔妃们就更不该有半点的花哨之心。

廿廿再走出寝宫,便已然是这大清的女主人,正宫皇后。

所有途中遇见的人,全都双膝跪倒,行跪拜礼,口称“皇后主子”,抑或是“主子娘娘”。

便是从小就在宫里长大的廿廿,这一刻也还是体会到了一个名号和位分的不同。

不知不觉之间,她已经从一个不受待见的旁支庶流家的女儿,名正言顺地站在了这大清后宫之巅,直如皇上曾经所说,总有一天,这天下所有人,乃至整个大清,全都要匍匐在她的脚下。

廿廿忍不住淘气,垂首莞尔,心下道,“……才不是整个大清、这天下所有人都匍匐在我脚下呢,因为这话都是要除了一个人,那就是大清的天子啊。”

这时候的廿廿还不知道,未来,便连大清天子也同样跪倒在她面前,叩首在地。

.

廿廿驾临咸福宫,宫门口当值的太监之外,便连御前行走的亲王、额驸、内大臣和侍卫们,全都叩拜于地。

廿廿看见了庆郡王十七爷,还有七额驸和三额驸。

远处还有掌銮仪卫的、舒舒的阿玛布彦达赉,信贵人的阿玛本智,还有自己的二弟和世泰。

廿廿急忙叫落轿,想亲自扶起这些至亲来。

倒是成亲王永瑆赶忙道,“主子娘娘凤轿可直入宫门,至殿前落轿即可。”

廿廿点头,却还是坚持叫落轿,她还是在宫门外下轿,亲自走过去,将成亲王等几位全都扶起来。

“成亲王是自家兄长,布彦达赉、本智两位大人之女都在内廷……咱们便都是一家子内亲外亲。在外我是皇后,可是在此处,各位不必如此拘礼。”

别说布彦达赉、本智等几位外臣,便是成亲王永瑆又哪里见过这样亲和的皇后去?

永瑆不由得又要跪下,鼻尖儿微酸,“奴才岂敢。”

廿廿柔婉道,“十一兄不敢,那是还不习惯。那本宫便得想着,以后叫十一兄习惯就好了……那就不如这样吧,以后但凡是在后宫里,只要是十一兄见了我,都不必行大礼,只膝头半弯打个千儿就成了。”

廿廿说罢,便淘气眨眨眼,跟着奏事处的太监进内去了。

成亲王永瑆站在宫门前,半天还没过来劲儿。等廿廿走远了,他心下方才微微一个晃悠。

——这位年轻的皇后,竟跟当年的令阿娘,在性子和为人处世上颇有几分相像啊!

.

走进咸福宫倚庐,皇帝已然在门槛内亲自等候着。

夫妻两人四目相对,此时无声胜有声,都从彼此眼中看见了万语千言。

廿廿入内请安,皇帝自是早就托住了手肘。

“皇后。”皇帝不说旁的,只是开口便是第一次这样正式的称呼。

廿廿心下涌动,眨掉眼前的朦胧,努力平静如仪,“妾身谢皇上恩典。”

皇帝却轻轻耸肩,“不是爷的恩典,是皇考的。是他老人家当年下的敕旨,要在孝淑二十七个月孝期之后正式立你为后。”

廿廿想了想,却摇头,“是皇考老人家的恩典,可是皇考老人家终究不能预料到……”

廿廿说不下去了,皇帝心下也都明白——老爷子彼时下旨的时候儿,又如何能预料到他自己也崩逝了,于是便叫这国孝又延长了一倍去。

皇帝竭力勾了勾唇角,伸手握了握廿廿的手,“爷想,所谓国孝,重的是孝心,而不是形式。立你为皇后,是皇考的心愿,那如期实现,皇考在天上看着,必定也是更加欣慰的。”

廿廿吸了吸鼻子,“皇上,你又要说哭妾身了。”

皇帝忙伸手盖住了廿廿的眼,“今儿是你的好日子,不哭,不哭。”

廿廿安心地将眼睛藏在皇上温暖的掌心里,尽情地掉了两滴泪,心下这才舒坦了些。

廿廿收拾好了心绪,抬手将皇上的手从眼上拉下,却是轻声道,“皇上既然正式立了妾身,那后宫的位分理应一同进一进才是。便是册立礼要两年后,可是赐封倒是可以提前的。”

便如乾隆朝,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孝贤皇后薨,仅仅一个月后,即四月十二日便晋封舒嫔、令嫔为妃;陈贵人为嫔;陆常在、那常在、林常在俱为贵人。五月二十一日,行孝贤皇后册谥礼,又是一个月后的七月初一便晋封娴贵妃为娴皇贵妃,嘉妃为嘉贵妃。

后宫之主的新晋,自要跟着整个后宫的一次大封才是。

皇帝却只淡淡扬了扬眉,“现如今后宫里,却没有该封之人。諴妃已经封妃,莹嫔凭生女已经在嫔位,已是够了。”

廿廿明白,后宫位分的进封,终究跟生育相连,尤其是诞育皇子最为要紧。

諴妃虽说曾经诞育皇长子,但是终究已经皇长子终究已经夭折;而莹嫔只生过一女而已,且也已经不在人世了。諴妃和莹嫔若再想晋位,唯有凭年头,或者是赶上什么大的喜庆,因恩旨而晋封。

廿廿想了想,缓缓道,“諴妃姐姐已经在妃位,目下在后宫仅在我之下,况且諴妃姐姐本就是恬淡的性子,暂且倒也够了。”

廿廿静静抬眸,“倒是莹嫔那边……皇上,妾身窃以为,莹嫔倒该再进一位,不妨与諴妃姐姐同列妃位。”

上一篇: 摄政王的小闲妻 下一篇: 提刑大人使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