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宫妖冶,美人图(362)

.

乾清宫。

李梦龙伺候皇帝服用丹药。

贵妃不放心,每逢服药的日子,必定亲自来陪同。

李梦龙手法娴熟,从冰鉴中取出玉瓶,倒出里头承装的无根之水,将丹药研开,呈上给皇帝。

贵妃没接过药碗,先拿起司夜染的试药要案,一个字一个字地瞧清楚了,又叫几个太医上来,轮番用鼻息、银针等法子验过丹药之后,才审慎地端给皇帝。

皇帝由张敏伺候着缓缓服药,贵妃则问李梦龙。

“本宫亲自查看了你在道录司的建档,从你当年获朝廷度牒簪戒开始。不过也有遗憾,道录司的记录总归有限,更有不少处含混不清。本宫已然斥责了道录司正印、副印,罚俸半年。”

李梦龙一听,急忙撩袍惶恐跪倒:“倒是小道牵累了二位主官。还望娘娘开恩。娘娘但凡有半点疑虑,不如直接垂问于小道。”

“你这样说便好。”贵妃面上威严不改:“本宫便也不瞒你说,尽管道录司的记录不周详,本宫却已派出锦衣卫去查。李道长,锦衣卫的手段你也当明白,只要他们去查,你从前的那些事便没一件能藏得住。”

李梦龙簌簌发抖:“小道惶恐,小道万万不敢有隐瞒。小道不过,不过替皇上专心炼丹罢了,并无其他半点奢望。”

皇帝喝完了药,搁下药碗,轻轻握住贵妃手腕:“爱妃,休要惊吓了道长。朕这些日子来,多亏道长设法调理。”

张敏会意,便连忙带了李梦龙下殿去。

贵妃便有些绷不住,落下泪来:“我当然明白,既然是小六亲自试药,这药便不会有毒,否则小六第一个便死了!我便不值当跟个牛鼻子这般较真儿……我只是,只是害怕。皇上,我只怕我年纪大了,总难免有耳昏眼花之日,便再也不能如从前一般警醒护卫皇上左右,倒叫贼人觑了机会去加害皇上。”

皇帝心下燠暖。

当年他还是两岁的婴儿,贵妃也不过只是十九岁的姑娘,她却为了护卫他,昼夜不眠,执刀立于帐外。不管是谁派人送来东西,她都第一个先尝试了,证实万无一失才给他用。

那些年宫廷里的波诡云谲,他全都仰仗她替他挡开。没有她,便没有他。

他便将贵妃拥入怀中:“贞儿别怕,朕已经长大,再不是那个万事都需要你挡在前头的小孩子……现在该轮到朕来护着你,朕不要你再如曾经那般担惊受怕。你放心,朕办的事,每一件朕心下都有数。”

【明天见~】

谢谢如下亲们:

2张:13146462272、刘逶

西西LW的花

☆、40、迫不及待

张敏亲自送李梦龙出乾清宫,清宁宫的总管已在外恭候。

清宁宫总管见是张敏亲自送出来,便连忙上前拱了拱手:“李道长好大的面子,竟是张公公亲自送出门来。”

张敏也客气,施了个平礼:“可不,李道长的面子就是贵重,没想到清宁宫的周总管也亲自前来迎候。”

周总管面上有些讪讪,便道:“近日来都是李道长亲自照料皇上丹药,太后自然悬心龙体圣安,这才叫咱家来延请。”

张敏客套两声便转身回去了,李梦龙跟着周总管朝清宁宫去,便陪着笑:“不知小道替娘娘炼的几丸药,太后服了可妥当?”

周总管点头:“妥当。只是道长你也该明白,太后的病在心里,你的丹药只治得了太后的身子,却没医好太后的心。芘”

李梦龙一怔:“还望公公指点。”

周总管便站下,谨慎打量左右。

太后姓周,这位周总管跟她能攀上些族亲,于是一路做到清宁宫的总管,是太后的心腹。

见四处无人,周总管便道:“皇上的病,太后心里最清楚。太后虽说心疼儿子,不过太后更忧心咱们大明的国祚。皇上已然年过三十,尚未有立太子,倘若皇上真的有个三长两短,太后必须得提前做准备才行。”

皇帝无子,若驾崩,便首先会从亲兄弟当中选择。如今还在世的亲王,除了周太后亲生的崇王之外,还有异母的德王、吉王、徽王等。除此之外还有近支的其他藩王,比如宁王……各家亲王都在蠢蠢而动,朝堂内外暗流涌动。

太后的意思,自然是自己亲生的崇王接位。

唯有如此,她此时的所有尊荣才可延续。否则她不过只是个太后,先帝生前只是贵妃,便永远无法与钱太后比肩。两个人生前身后斗了那么久,她好不容易占得上风,如何肯再撒手。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必须首先确定皇帝的身子状况。只有在确定了皇帝命不长久,太后才方便下手准备。早了,若叫皇帝知晓,轻则毁了母子感情;重则甚至会就此葬送了崇王的性命,甚至太后这一生的机关便都白算了。

这个时机的把握极为微妙,于是李梦龙的判断便极为重要。

李梦龙面上懵懵懂懂地愣了半晌,便深施一礼:“多谢公公提点,小道明白了。”

.

见过太后,李梦龙先向太后献药,接下来话不绝口地称颂太后凤体康健,定得高寿。于其他的却闭口不言。

太后瞄了周总管一眼,以为是周总管没将话传得明白。周总管也皱眉,不知李梦龙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见太后望来,便只好代为扬声:“太后此时唯悬心皇上龙体……道长,倒不知圣躬可安?”

李梦龙朝周总管稽首,虽则客气,目光却一片严肃。

“贫道斗胆提醒总管,此话非总管该问的!私自打听圣躬安康,这便是重罪!总管不怕丢了脑袋,贫道却还唯恐辜负了皇上的信任,万死难赎!”

周总管惊得圆瞪双眼,不知该说什么。之前分明都说得好好的,李梦龙态度也是谦恭,怎么到了太后眼前,忽地这般变脸?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的差事没办明白。

太后见状,便也叱责周总管:“当真是哀家耳聋眼花,否则怎会容得你这样的在哀家跟前!哀家念在你与哀家是族亲的份儿上,素日对你不薄,你今日竟做出此等不知轻重之事!”

周总管吓得噗通跪地。

太后摆了摆手:“你自去锦衣卫处领二十杖笞罢。”

周总管哀求不过,只得痛哭流涕而去。李梦龙冷眼旁观,待得周总管离去,李梦龙才撩袍跪倒:“太后圣明,贫道佩服。”

知秋也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此时才走上来,声音水波不兴:“周总管犯了错,太后也定罚不饶。太后心下一向最重咱们皇上,比对自己的身子都更在乎。道长也明白天下娘亲的心,咱们太后实则也跟民间的老母没有半分区别。只有儿子好了,自己才能好。”

李梦龙忙道:“正是这个理儿。太后必定是这世间第一个期望皇上龙体康健的,又如何可能去寻思皇上三长两短呢……小道请太后放心,皇上龙体并无大碍。此番不过小小风浪,只要小道在,定保得皇上安然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