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女炮灰要翻身(28)

作者: 早勤天 阅读记录

宋清幽哽咽了一下,继续说:“与其浪费银子在寻找他们身上,不如留着,兴许以后就用上了呢。”

“清幽姐……”金枝看着她痛苦的样子说不出话来,可能是因为有纪香这个对比,她对宋清幽这个原本有着高贵身份却愿意与他们一同进退的人颇有些好感。

她可以感受到,宋清幽在尽己所能的融入这个家,心怀感激的做着一切能做的事。

金枝把她当做姐姐,也希望她能开心,所以在金家有条件的情况下,她是愿意花钱为宋清幽找寻家人的。

“那就这么决定了吧。”最后,宋清幽替金枝做了决定,并反过来安慰她:“金枝你也不用为我担心,我是真的想通了。这些日子我过得很好,因为有你,有金伯父、金大哥,让我又重新体会到了家的感觉,我想我也不用再寻找什么了,你们就是我的家人!”

金枝抱住了她。

宋清幽又有些迟疑:“都没有经过你们的同意,我就自诩是你们的家人,金枝……”

金枝打断了她:“清幽姐你说的没错,你就是我们的家人。”

“谢谢你,金枝。”

两人间因为这次谈话亲近了许多,金枝内心盘算着,宋清幽虽然说不再找人了,但也不能就这么放弃,她还是要让人留意着,万一找着了呢?也不用告诉宋清幽,免得没有消息不说,反倒让她一次次失望。

这样暗中慢慢找,估计也花不了现在这么多的钱,那多出来的部分……

金枝想了想,对宋清幽说道:“清幽姐,既然你不找人了,那以后把你的工钱给你吧。”

“不用。”宋清幽拒绝了,“钱金枝你收好就可以了。”

“可是……”

宋清幽打出感情牌:“刚还说我们两个是家人,这会儿就为一点儿钱财分得那么清楚?”

金枝这下没法子了,第一次知道送钱还有送不出去的时候。

而后认真想了想,又有了主意,乐呵呵对宋清幽道:“那行,这银子我替清幽姐你先保管着,赶明儿你找到了如意郎君,就当是你的嫁妆了!”

宋清幽被打趣的脸都红了,不好意思地小声反驳道:“你才多大啊,竟然还知道如意郎君了。”

就在这个时候,圣旨到了。

金枝整个人都是懵的,莫名其妙接到圣旨懵,第一次接到圣旨懵,全程都是靠着别人指挥,由着众人在她家设了香案,才如同一个提线木偶般中规中矩地接了圣旨。

前来宣读谕旨的公公并不认识金枝,临时受命,竟是要到一个普通平民家宣旨,惊奇之余并不怎么把金枝一介民女放在心里,虽然草草打听了一番,也只获得些官面上的信息,不知金枝背后还有位九殿下,对金枝的态度只能用冷漠形容,宣完圣旨,放下赏赐的物品,带着人马便打道回府。

好在金枝懵归懵,脑海中多出二十年的记忆却让她懂得不少人情世故,恭恭敬敬把人送出了家门,双手奉上了辛苦费。

别问她为什么会随身携带便于送礼、贿赂等用途的荷包,没错,她就是爱财,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金子,还不允许她带在身上自我满足么?

只可惜了她那五两金子,她都还没看够呢!

宣旨的公公接过她的荷包,这才正眼看了看她,稍有些改观,不过也并未放在心上。

这样的差事估计也只此一次,他与这位金枝姑娘估计不会有第二次见面的机会了。

此刻的他,并不知道,以后的自己会为此时没能讨好金枝留个好印象而后悔不迭。

公公颠了颠手中的荷包,对金枝露出今日唯一一个较为和缓的表情:“金枝姑娘留步。”

而后留下几句劝勉的话,便带着一干人马浩浩荡荡的离开了。

这样的举动,自然惊动了左邻右舍,先前迫于这群人的威风,只敢远远观望的人,现在见他们走了,全都迫不及待地聚到了金枝门外,询问起发生了什么事,得知金家竟然被圣上亲封为仁义之家,既震惊又羡慕,纷纷送上祝贺。

还有人想要了解详情,金枝自己都迷迷糊糊,怎么可能说得清楚,便客客气气将他们打发走了。

等所有人都走完了,金枝才松了口气,而后与宋清幽对望,面面相觑。

“清幽姐,我不是在做梦吧?”

“不是。”宋清幽答,而后反问道:“金枝你知道皇上为什么突然下旨封赏金家吗?”

金枝狠狠摇了摇头,她要是知道,何以到现在还一副心神未定的模样。

太突然了,根本没有任何征兆,她一家子平头百姓竟然获得了天下最尊贵的人的封赏。

不止如此,圣旨下达后不久,自从接回纪香便未曾联系的纪家人又一次找上了门来,且这次不是府里的女眷,而是纪三老爷亲自上门,非常诚恳的送上了谢礼。

金枝这次推迟不过,且纪三老爷不是为着李瑾铭而来,只是形势逼着他走这一遭,金枝最后到底还是收下了,只是期望这是她与纪府最后一次接触。

纪三老爷走后,金枝望着家里突然多出来的赏赐之物与谢礼,觉得自己怕是要疯,小市民心理发作,总怀疑大福过后必是大灾,接下来几天都过得胆战心惊。

除此外,她感觉自己因为那道圣旨被戴上了枷锁,再也不敢像曾经那么随心所欲了,一举一动都得三思而后行,就怕举止不当落入别人的眼,觉得她玷污了圣上赏的仁义之称。

每一天的日子都仿佛成了煎熬,金枝甚至觉得比大清早赶去面摊还过得累。

在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里,李瑾铭的信件姗姗来迟。

九殿下觉得自己为了让金枝得了父皇的赏,付出良多,一定要让她知道自己的艰辛,于是在信中详细地写明了那日的情形。

刨除掉里面关于少爷太过夸张的自卖自夸部分,金枝基本还原了当日圣上决定赏赐她的全过程,悬着的心才算稍微放下了。

至少还算有理有据,她家做的事圣上都觉得当得起仁义之家,那就一定没错!

金枝终于能挺起胸膛做人了。

左邻右舍因着这事,与她家的走动渐渐多了起来。

随着认识的邻居增多,其中不乏有带着真心前来结交的人家,与其成为熟悉长走动的邻里,金枝才真正感觉他们金家,这是真的在京城安家了。

与此同时,金枝的事也被吴氏暗中派来密切关注她的人传入了纪府,在其中激起了波澜。

第26章 道歉

“你说,这么好的事怎么就落到这么一个普通丫头身上了呢?”吴氏绞着手绢问身边的周嬷嬷。

这话周嬷嬷也不知该怎么答,但她伺候吴氏惯了,知道她此时最需要的不是答案,便转而提起了纪香:“要我说,咱们纪香小姐也是个有运道的,这才回府不久,就连一向不理会后院事务的老太竟也上心了,还特意嘱咐大夫人不可怠慢了她。”

提到纪香,吴氏的脸色缓和了不少,只是终究有些意难平,入了纪老太爷的眼怎么比得上入了圣上的眼。

“香儿的确是个好的。”吴氏说。

她与纪香到底是母女,相处这些日子,母女天性使然,让她对纪香也渐渐上了心。

想到纪香,便不由自主想到了王氏,吴氏头都痛了。

通过这些日子,吴氏是看明白了,王氏是真心实意愿意回纪府继续当奴才的,对他们也的确忠心耿耿,但可惜,脑子不好使。

只这一点,吴氏便不想用她,更不用说让她继续跟在纪香身边了。可惜纪香这位才接回纪府的女儿,对其他一切都听话乖巧,惟独在王氏这件事上,却绝不妥协,坚决要留在身边。

吴氏想到纪香初入纪府,对身边的人都不熟悉,要留下王氏这个熟人也情有可原,便未强迫,但总觉得膈应,对周嬷嬷吩咐道:“赶明儿再给五小姐调两个人手过去,让她和其他人多处处,等熟悉了,便把王氏调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