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女炮灰要翻身(33)

作者: 早勤天 阅读记录

金枝心里有些担心,如果卫荀看不中宋清幽,到时候让她难过失望了可怎么办?

周婶子却仿佛看穿了她的心事,信誓旦旦地向金枝打包票:“放心,我儿子喜欢什么样的女孩,我这个当母亲的最清楚,他一定会喜欢清幽的。”

而后又拉着宋清幽的手:“就是不知道我那儿子,会不会有那么大的福气,让清幽也看中了!”

宋清幽瞬间羞红了一张脸,直到将周婶子送出门外,那红晕还没消下去。

看得出来,宋清幽对周婶子很有好感,金枝怀疑,她能同意这门亲,周婶子占了绝大因素。

周婶子得了肯定的答复,喜滋滋地回了家,正巧这日他的儿子卫荀下学回家,便将这事与他说了。

对此半点儿不知情的卫荀,看着她高兴的样子半晌无言,隔了好一会儿才哑然道:“娘,你这不是胡闹吗?”

“我怎么胡闹了?”周婶子不乐意了,“当娘的操心自己儿子的婚事还错了不成?”

卫荀在文学上造诣颇高,往日间与同窗辩论之时也是涛涛若江水,偏生对上自己的生母,从来没有赢过。

“我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最好!”周婶子哼声道:“别怪为娘的没告诉过你,虽然你现在中了举人,又是宋大人的得意门生,但你要是有那起子攀龙附凤的心思,看不上娘为你选的普通女子,娘就当没你这样的儿子!”

卫荀哭笑不得地道:“我没有看不起娘你为我选的女子,我相信娘的眼光,你看中的人一定是顶顶好的。”

“这还差不多。”

周婶子满意了,又开始向他说起宋清幽:“清幽这姑娘模样是好的,身上的气质比起京里的大家闺秀也不差,只是可怜的,早早便与家人失散,若不是遇到了金枝,还不知要受多少磨难。”

“娘说的是。”卫荀附和道。

“唉,我听说宋大人家的夫人与女儿也丢了,算算年纪,那个孩子应该也跟清幽差不多大吧!可怜见的,都是苦命的孩子。”

卫荀听得心中一动。

“清幽也姓‘宋’,这就是你们的缘分。”周婶子说,“虽说她不是你老师的女儿,但她与你那未曾见面的师妹命运相似。你娶了清幽,也算为你那师妹祈福吧,但愿她流落在外,也能如清幽这般幸运,遇到好人家,即便不能与家人团聚,却能幸福美满。”

该说不愧是母子,周婶子对自己儿子那是门儿清,知道怎么说最能打动他,一番话下来,卫荀果真便不再抗拒。

打铁要趁热,当晚周婶子再次找了金枝,约好了第二天便让两人见一面。

金枝赶鸭子上架,第二天连面摊都没去了,收拾好家里,就等着周婶子带着人上门。

宋清幽这天穿着金枝早已替她准备好的鹅黄色襦裙,画了淡淡的妆,脸蛋一直都是绯红一片,显得更加娇嫩漂亮了。

卫荀随着母亲来到金家小院,一进门便看到了她,不知为何,原本还算平静的心怦怦直跳。

来之前他还想着,不能任着母亲胡闹,要跟对方姑娘说清楚,他暂时无心成家。

但见到宋清幽之后,那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尤其宋清幽开口和他说话,声音清雅动听,就如同她那名字,如空谷幽兰,令人听之难忘。

卫荀在周婶子的招呼下,与宋清幽互相见了礼,又互通了姓名,便抑制不住内心和她交谈起来,而越交流,越能让他认知到,宋清幽是个学识不凡又极有教养的女子。

周婶子昨天并没有说大话,她对自己儿子的喜好真是了若指掌,见了宋清幽之后,果真心生欢喜。

而宋清幽,因着从前母亲在自己耳边念叨,她的父亲是如何的学识渊博,文质彬彬,未曾相见便已对卫荀的书生气质有了好感,再见本人,外表也颇为俊朗,待人和气,自然没有什么不满的。

两人的事,便这么成了。

而接下来,金枝该为宋清幽的嫁妆发愁了。

卫家不算什么大家族,尤其卫荀这一房,仅剩他与周婶子这孤儿寡母,若非他争气,又恰巧遇到了他的老师宋学章,他与母亲怕是连仅余的一点儿家业都保不住。

但他偏就那么好运,遇上了宋学章,自己又有读书的天赋,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后,如今的卫家蒸蒸日上。

虽然卫荀与周婶子相中的是宋清幽这个人,并不在意她的嫁妆,但是金枝却想替宋清幽争口气,打定主意要为对方挣出一份体面的嫁妆。

而就在她为手里的银子不够而每日愁眉苦脸的时候,王氏找上门来了。

王氏自从回了纪府,便觉拨得云开见月明,日子顺畅,整个人都春风得意起来,连早早苍老的面容都有了几分恢复的迹象。

在纪府的她,不是从前在金家时的尖酸刻薄,而是逢人便笑,和蔼亲切。

哪怕因为吴氏的厌弃,她的善意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她却仍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

若按照王氏的心意,离了金家,她是绝不会回来的,而她也是如此做的,自从回了纪府,她一次都未曾想起过金家的人。

直到她在纪府碰到了自己的前夫。

王氏在与纪府失散之前,是成过亲甚至还与前夫孕育了一个孩子,若不是那场转乱,她会有个美满的家庭。

可惜如今回来,物是人非。

她那丈夫,原不过是三房内一小管事,但因在那场战乱时护主有功,主家念其恩情,对他多有提拔,如今已是府里的三管事,主管内院大半事宜。

虽仍是奴才,却不可同日而语。

王氏只觉得自己果真有眼光,昔日看中的男人果然非同凡响。

她对前夫,自然是怀有念想,尤其她又那么厌恶金父,在金家的日子,就更是想念曾经相貌端正的丈夫。

如今回了府,王氏便去寻了他,可惜对方躲着她,令她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见到人。

她不知原由,只以为他忙,好不容易堵住一次,便是掏心掏肺地与对方一阵诉苦,把见到吴氏时的情形在男人跟前又上演了一次,只这次多了些女子情态。

王氏如今的情形,莫说男子已再娶,便是独身一人,也不可能再接受她,便以她已再嫁为由拒绝了她。

王氏这才想起,自己竟然还未曾与金父和离。

在她心里,就从不曾把金父当做过自己的丈夫,所以回了纪府直到现在,她才意识到这件事。

为了能与前夫相聚,即便她不想回金家,不想再次面对金父那张令她恶心的丑陋嘴脸,却不得不回去。

只是她来了,金家却未必待见她,尤其是金枝,只要想到她竟然差点儿搅合了宋清幽那么好的亲事,便气不打一出来,能给她好脸才怪。

偏王氏不自觉,面对金家时颐指气使惯了,丝毫不懂客气为何物,一进门就叫嚷着金父的名字,要他马上出来。

金枝前一刻还笑容满面的脸顿时一变:“你来干什么?”

王氏回了纪府心情好了,对金枝的冷脸也不在意,说道:“我找你爹呢,他人呢?”

“我爹没在!”

金枝不觉得王氏来找金父会有什么好事,打定主意不想让两人见面,况且金父现在是真不在。

“今天不是轮到你爹休息吗?”王氏狐疑地看了看她,“我找你爹是真有事。”

金枝白眼一翻:“我爹也是真不在。”

“那我进去看看。”王氏往屋里走。

金枝立马拦在她身前,王氏再好的心情也被磨灭殆尽,面色难看就要发作,金枝却抢先一步:“我希望你能明白,你已经和我们不是一家人了。”

“谁稀罕和你一家人!”王氏骂道,“我就是来找金小四拿和离书的,这不正好如了你的意,你快把你爹叫出来。”

“你听不懂人话吗?我说了,我爹不在!”金枝的声音突兀提高,脸色也阴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