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事成之日便是你得皇上恩宠之日。只要小阿哥没了性命,密嫔的下场便也和先帝的董鄂妃一样。”
听着这话,勤贵人的面色骤然一变,震惊之下不小心踩到了脚下突起的石块,发出轻轻地响声。
“谁!”
勤贵人心中大骇,慌乱之下朝后边跑去,却没想发簪蹭在了突出的石棱上,掉到了地上。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到了耳中,情急之下,勤贵人只好跑了出去。
回到朝霞殿后,勤贵人心里七上八下的,连眼睫毛都在颤抖。
她的脑子里一直回响着德妃最后说的那句话:“只要小阿哥没了性命,密嫔的下场便也和先帝的董鄂妃一样。”
宫里的老人都说,先帝的四阿哥是被废后静妃害死的。
静妃嫉妒董鄂氏专宠,便趁着三阿哥也是如今的皇上得了天花,康妃去宫外看三阿哥的时候,命身边的瑾贵人装扮成随行的宫女,偷偷地将三阿哥的贴身肚兜偷了回来。
然后,又买通了四阿哥的一位乳母,背地里给四阿哥穿上,没过多久,四阿哥便也得了天花夭折了。
四阿哥一死,董鄂氏便一病不起,终日缠绵病榻,两年后便离开了人世。先帝悲痛,追封其为“端敬皇后”。
德妃既然能说出此话,定是要效仿当年的静妃除去密嫔的十五阿哥。
勤贵人的心扑通扑通跳着,这宫里头听到了不该听到的话,最后的下场便只有一个,尤其那个人还是协理六宫深受皇上看重的德妃娘娘。
想到那只被她不小心掉落在地上的发簪,她的心底就忍不住冒起一阵寒意。
这件事情像是一根刺死死地扎在她的心口,那几日,她看朝霞殿所有的宫女太监都提心吊胆的,觉着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拿了德妃的好处来害她。她偷偷地藏了一根银针,每次吃东西前都要用银针小心验过才敢吃下去。
很快,她就发现了自己贴身的宫女看着她的眼神隐隐有几分不同了,直到前日,她送上来一碗银耳粥,却是下了毒的。
勤贵人装作不小心将那碗银耳粥打翻在地上,可她心里清楚,以她的身份,是逃不过德妃的毒手的。
所以,那日以后,她便装病甚少进食,只吃些茶点和水果,旁的东西更是碰也不碰。她要让永和宫的那位主子,乱了分寸。
果然,只过了一日,宫女双儿便借着散心的由头把她劝到了御花园,然后,她“一不小心”便听到了宫女口中那些所谓的“丑事”。
那一刻,她便知道,永和宫的那位,是想借此逼死她了。即便这丑事只是无中生有,可依着德妃的能耐,到时候怕也会安她一个治下不严的罪名。
而她,只有把事情闹大了惊动了皇上,她才有可能逃过一劫。
说起来,宫女太监自己不检点,和她这当主子的又有什么关系?她总不能时时刻刻都盯着自己宫里的奴才。
想来想去,她便想到了自裁的招数。
妃嫔自裁乃是重罪,可她才小产了不久,又不得恩宠,以她对皇上的了解,即便是皇上知道了,也不会过于怪罪的。最多,就是把她打入了冷宫而已。
皇上不让她死,德妃便不敢轻易动手了。
再说,只要惊动了皇上,只需一查,皇上就会知道这事情透着古怪。
到时候,德妃再想害她,就得掂量掂量自个儿能不能承受得起皇上的疑心和雷霆之怒了。
以德妃素日的城府和心机,这一回,她是不会堵上自己的性命只为了除掉她这样一个小小的贵人的。因为她只要稍微一动,难保不传到皇上的耳朵里。
她还以为她是慑于她的警告而不敢将她听到的事情告诉皇上,其实,她只是更清楚,自己手中没有证据,以德妃的小心,就算她说出来了,也不一定有什么用处。
到时候,落得个诬陷后妃的罪名,她可就非死不可了。
还不如像现在这样,人虽然在冷宫,却比在朝霞殿安全的很。
至于如何让自己在这冷宫里活得更长久一些,她还得细细谋划一番。
☆、第92章 旧物
宫里头的流言蜚语传的最快,没过一会儿功夫,皇上命人杖毙了朝霞殿所有宫女太监并将勤贵人打入冷宫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后宫。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紧接着又有一些流言蜚传了出来,说是勤贵人自裁是因着自个儿宫里的宫女太监不检点,惊骇之下才想着了结了自个儿的性命。
只是,这人没死成,反倒惹得皇上震怒,盛怒之下一股脑的将她宫里的奴才全都杖毙了。听说,朝霞殿的地上不知道积了多少层血水,那些被杖毙的奴才们最后身上连一块儿好地儿都没有,血肉模糊的整个□都被打烂了。
有人见着,皇贵妃、德妃还有密嫔从朝霞殿里出来的时候整张脸都是惨白惨白的没有一丝血色,显然是被皇上的雷霆之怒震慑到了。
听到这消息的时候,六宫的妃嫔不胜唏嘘,同时又对皇上只将勤贵人打入冷宫的事情有些不解,纵然是勤贵人惊骇之余错了主意,可她自裁的事实摆在那里,皇上震怒之下怎么还会想着留她一条性命?
勤贵人本就不得宠,好不容易有了身孕还不小心小产了,自从小产以后皇上就一次都没翻过她的牌子,可以这样说,后宫里谁不知道勤贵人在皇上的心里是没有一丁点儿份量的。
要不然的话,勤贵人意外小产的事情,皇上怎么会不追查下去。倘若换成了密嫔,皇上定要龙颜大怒下旨细查了。
所以说,皇上的心思,实在让人琢磨不透。当着勤贵人的面儿命人杖毙了她宫里头的奴才,却又留了勤贵人一条性命。总不能说,皇上这是在怜香惜玉吧?
永和宫
从朝霞殿回来后,德妃便一动不动地坐在软榻上,心里却一直在琢磨着,皇上向来是个果断的,今儿怎么反常了,非但不惩处勤贵人的族人,竟连擅自自裁的罪名都只是轻轻放下,打入了冷宫。
越是琢磨,德妃的心里头越是不安,不时地将这几日的事情前前后后想了一遍。
从给勤贵人下药到让人将勤贵人引去御花园顺便听到了那些个丑事,这一件件,都让她感觉有种说不出的不安。就好像,事情明明尽在掌控之中,可这会儿她却觉着突然一下子便坍塌了,不仅如此还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德妃的喉咙里泛起一阵恶心,想起朝霞殿院子里那一滩滩散发着血腥味儿的血水,她的脸色就不由得有些苍白起来。
宫女春纤看着自家娘娘从朝霞殿回来后便有些苍白的脸色,只道是被皇上命人杖毙奴才的事情给惊着了,赶紧让人到小厨房熬了一碗汤药拿了过来。
“娘娘,您喝碗汤药压压惊吧,这宫里头好些事情还得娘娘您拿主意呢。”春纤缓步上前,眼睛里带着一抹担心。
德妃点了点头,也知道这个时候最是不能自乱阵角让人给察觉出什么来,她伸手接过春纤递过来的药碗,不动声色地用完了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