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团宠小师妹(137)+番外

公冶丝桐过来坐在床边,帮翁聆箫披了件外衣。

“你表哥找出幕后主使了。”

肖启宇听到这话只能苦笑,“是不是幕后主使还不好说,不过我确实在那张银票上看到了熟悉的图案。”

“是什么?”两人都很好奇。

“梅花结。”肖启宇说完,就看到对面两女一脑门问号,还挺萌,“梅花结是我们敦州的习俗,每到女儿节,家里的大人都要给家里的女儿编梅花结戴在头上。”

“所以……”翁聆箫试探着问,“要杀我的人来自敦州?”

肖启宇叹了口气,“虽然不想承认,但确实如此。”

“具体的人呢?”公冶丝桐还不罢休。

肖启宇摇头,“目前我只知道这么多,具体的在这里很难查到,还要回到敦州才行。这也是我着急回去的原因。”

肖启宇走后,公冶丝桐摸着下巴,“小师妹,为什么我总感觉你表哥没有说实话?”

翁聆箫倒是不纠结,“说没说实话都好,只要知道他是真心保护我的就行。”

嗯?公冶丝桐觉得这话不对劲,“什么意思?”

翁聆箫靠在她的肩头,“你没发现依琴不再来了吗?”

“对哦。”不说公冶丝桐还没注意,“她有问题?”

“倒也不是有问题吧,只是不像个丫鬟。”虽然翁聆箫身边从来没有过丫鬟。但是书院里的夫子进入书院之前的身份非富即贵,当然都是有丫鬟宫女跟着的。掌院虽然不许这些丫鬟宫女日常服侍,但是这些人一辈子跟着主子,若是断然将她们赶走也未免太不近人情,所以掌院就在书院的半山腰给她们修了住宅院落。这些丫鬟宫女住在一起,替自家主子打理来自老家的人情往来,换季时想着添置东西等等,总之都是忠心耿耿,没有一个不是为了主子着想的。

依琴对翁聆箫很尊敬,但是这种尊敬只是流于表面,那碗烫手的药就是最好的证明。翁聆箫不喜欢一个有着其他心思的人在自己面前晃悠,索性和肖启宇告了状,让依琴彻底在自己面前消失。

公冶丝桐想了想,“不是不像丫鬟吧,只是不像你的丫鬟。”

第二日启程,马车的行进速度并不快,显然是为了翁聆箫的身体着想。之后的路程一切顺利,肖启宇再也没有提出休整的建议,一路不停直奔敦州。

九天后到达敦州。翁聆箫的身体从表面上已经看不出中过毒的迹象,只是脸色还很苍白。

马车停在敦王府外,一早就得到消息的王府众人早就忙活开了,大管家强叔在门口亲自迎候,开了角门让马车直接进到二门才停下。

一掀车帘,强叔先看到一张明艳的脸,美得惊心动魄。强叔倒抽了一口凉气,心说这就是表小姐?怎么和小时候不一样了?

公冶丝桐下车后,翁聆箫才露面,见到强叔眨巴眨巴眼睛,“强叔。”

强叔看到她才终于放心,“表小姐可折煞老奴了,您远道而来,赶紧进去吧,王爷都等着急了。”

肖启宇下了马,带着翁聆箫和公冶丝桐去了敦王的院子。

院子里花草繁密,虽然是深秋,但是渊国处于南方,此时还没到草木凋零的时候,院子里郁郁葱葱。

翁聆箫随着肖启宇进了正厅,就看到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坐在主位上看着自己。没错,就是记忆里那么说会疼自己的老者。

“外祖父!”翁聆箫赶紧行大礼。“聆儿见过外祖父。”

敦王盼了许多天,终于看到了外孙女,赶紧起身过来,拉着翁聆箫的手红了眼眶。“聆儿!我的好外孙,快让我好好看看!”

祖孙相见的场面甚是感人,连公冶丝桐都忍不住鼻子发酸。肖启宇和敦王打了个招呼后就离开了,留下敦王和翁聆箫聊天。

翁聆箫介绍了公冶丝桐,敦王赶紧让人给公冶丝桐准备客房。翁聆箫一听不干了,直说师姐要和她住一起。

敦王哪有不答应的,赶紧让人带着公冶丝桐去准备好的院子里休息。

第100章 师姐赶到

公冶丝桐明白这是祖孙俩想说些体己话, 她朝着翁聆箫眨眨眼,自己跟着丫鬟先离开了。

没有了外人,敦王问了翁聆箫这些年过得如何?如今下山了有什么打算等等,翁聆箫一一答了。她从背后解下包袱, “外公, 这里是我娘的遗骸, 我从琉国将我娘带回来了。”

敦王一听,用颤抖的手摸着包袱里的骸骨,老泪纵横。“当年若是我执意不许她去和亲,也不会让她枉送了性命!是我害了她啊!”说着伏案痛哭。翁聆箫也在旁边陪着哭,一旁的丫鬟下人赶紧劝, 老爷子年岁已高, 可别哭出毛病来了。

哭了多时, 祖孙俩终于擦干眼泪止住悲声。敦王让翁聆箫先下去休息,他则吩咐人请高僧做场法事, 要将肖茵如风光大葬。

这个决定可吓坏了他的几个儿子。世子肖鸿涛一听到消息就联合了两个弟弟过来劝,直说肖茵如当年是奉旨和亲,不论琉皇如何, 肖茵如都是琉国皇妃, 没有皇帝的圣旨就将人带回来本就于礼不合,若是还要风光大葬,弄得全国皆知, 到时候根本就收不了场。

敦王活了一辈子, 焉能不知道是这样的后果?可他自觉生前对不住女儿,死后更不愿意让女儿受委屈。

三个儿子轮番劝都劝不住,还是世子妃聪明,去找翁聆箫, 说明利害,翁聆箫以肖茵如之女的身份出面规劝,终于劝得敦王愿意妥协。

“老人家也是不容易,这么多年委屈着,如今你娘的骸骨都回来了,还是得委屈着,难怪他谁的话都不听。”公冶丝桐撇撇嘴,“皇家有什么好?这要是寻常百姓,想怎么折腾怎么折腾,谁管得着?”

翁聆箫的心情也不好,“你就别说了。外公心情难过,可别病了才好。真要是病了,可就是我的不是了。”她有些后悔,早知道还不如把生母的骸骨带回飞叶津,找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安葬,也少了这许多麻烦。

肖茵如的骸骨被葬了个好地方,法事还是做了,对外却也不说是谁,反正想知道的都能知道,大家无非是面子上好看。

翁聆箫和公冶丝桐就在敦王府住了下来。敦王府占地极大,敦王膝下三子两女,除了肖茵如外,世子肖鸿涛,二子肖鸿泽,三子肖鸿波都有官职在身,平日里各有各忙,并不经常露面。三个舅母都是大家闺秀,世子妃孙氏掌家,着意给翁聆箫住的蒹葭别馆添了很多好玩的东西。二舅母吴氏生得极为漂亮,送了几套渊国最流行的头面,价值不菲。三舅母王氏最实在,给了翁聆箫一个粉盒,打开里面全都是金豆子。

公冶丝桐看得有些发懵,“金豆子耶!你外祖家好有钱!”

翁聆箫也大方,将粉盒往她怀里一塞,“你喜欢给你。”

公冶丝桐赶紧摆手,“别开玩笑了,我长这么大还没拿过这么多的金子。你三舅母真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