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月光君后失宠了(108)+番外

作者:太紫重玄 阅读记录

他把姜宣搂得更紧了一些,摸了摸他的额头,又理了理他的鬓角,用很温柔的声音说:“不发热了,还有不适么?唤骆神医来看看?”

“天还没亮呢,不要打扰师姐,我自己就是大夫,可以给自己看。”说着便诊起脉来。

“如何?”

“病情控制住了,继续用药正常休养就是。”

“那就好。”季恪彻底放了心,“说来你也是,怎么总是一忙起来就不顾身子呢?上回为了救治行风真人,事关重大时间紧迫倒也罢了,如今义诊乃是正常公务,按部就班即可,太过操劳急切并无益处。”

“知道啦。”姜宣有点不耐烦地说,“道理我都懂,其实我也不是不顾身子,这回发病前都没感觉,而且也正是因为没觉得累,我才一直做事一直做事,不料突然就……”

“看来这是你的与众不同之处,既如此,以后就要加倍小心,我提醒你。”

“行吧。”姜宣垂下脑袋闷闷地说。

好像这就是答应了。

答应就答应吧。

就像前几天同骆雪霜说的,不知道为什么,他现在不厌烦、不抗拒季恪了。

回想昨晚,在他迷迷糊糊的时候,特别希望有个谁能陪着他、保护他,让他安安心心地睡去,他想到了季恪,然后季恪也真地在。

记得江东城外季恪说过,想在自己不需要他的一生中,或许万一可能有那么一个瞬间,自己需要他了,他是在的。

为了那大约永远也不会出现的一个瞬间,他会一直守候、一直等待。

如今,那个大约永远也不会出现的瞬间出现了;

他的守候与等待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他做到了,自己也做到了。

他们用许多年,用许多经历,做到了曾经认为绝不可能做到之事。

今日看似只是一个瞬间,但关键却不在这一个瞬间,也不在任何时刻,而是点点滴滴汇聚,构成了自然而然。

答应就答应吧。

姜宣在季恪怀里轻轻蛄蛹,说:“我想再睡一会儿。”

季恪以下巴抵着姜宣脑顶,宽大的手掌在他脊背上缓缓抚摸,道:“好,我陪着你。”

烛火燃了一夜,此时终于熄灭,灯罩暗下去,房间重新陷入静谧,熹微的暖光从窗上透出少许,新的一天如期而至。

上午,小山儿和骆雪霜来了。

小山儿立刻上床抱住姜宣不撒手,很依赖很依赖地说:“爹爹我都好长好长时间没见你了,我好想你呀!而且咱俩也好久好久没有一起住了!今晚我跟你睡好不好?”

扭头看季恪:“今晚我跟爹爹睡!”

并非询问提议,而是告知,并含着一种“昨晚已经是你了今晚必须是我”的坚定。

骆雪霜笑了,揉揉小山儿的脑袋道:“就一个爹爹,你和你父皇还要争来争去?”

小山儿自然而然地说:“因为我和父皇都喜欢爹爹呀!”

众人都笑,骆雪霜又故意道:“哦?喜欢爹爹什么?”

“喜欢爹爹好!”

“哪里好?”

“哪里都好!最最最最好!”小山儿理直气壮,整个人缩进姜宣怀里,仿佛生怕爹爹被抢走。

这时季恪笃定接道:“嗯,没错,正是如此。”

童言无忌也真诚,总能轻易地以最简单的句子说出最准确深挚的道理。

话音落,姜宣望向他,二人心知肚明的目光一接,想到还有旁人在,他有点不好意思,转开话题问道:“朝中都安排好了?”

“嗯。”季恪点点头,“最近无要事,有上书房众大臣和谢卿在足矣。说起来,朝廷义诊至今,我一直只是听奏报,如今亲自前来观察其实,也是应该的。”

姜宣却道:“你是皇帝,事必躬亲反而不好。”

“没错,所以只对重要值得之事躬亲。”

言下之意,千里迢迢来看自己便是重要值得,姜宣心中触动,微微别开头。

季恪脸上的笑意浓了,又道:“山儿也很久都没出门了,出来走走也好。”

小山儿一听,立刻赞同地点头。

姜宣玩笑道:“终于不用做功课啦!”

小山儿这下却不赞同了,摇摇头严肃地说:“才不是呢爹爹,我最近虽然不用读书练武做功课,但每天睡前和醒来以后都会想一想老师讲的书,再背一背文章,没有荒废学业,而且出行在外本就是强健体魄,对习武很有好处!”

“正是。”季恪道,“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进学最忌闭门造车,宣儿你先前带山儿各处游历,定然也是存了这样的想法。”

“是呀是呀,我就随便说说嘛,你们俩也太认真了!一个古板,一个小大人!”

姜宣一脸无奈,季恪与小山儿愣愣地对视一眼,也各自大笑。

最亲密的一家人在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和美温馨,是他们三个都不曾经历,而今终于拥有了的东西。

姜宣仔细考虑了,小山儿的话语虽稚嫩,却包含着许多东西。

他们的确分开得有点久。

起初小山儿应当是对长久的分别没有清晰的概念,又对与季恪一起的宫中生活怀有新鲜感,故而尚能承受,但时日一长便觉出了辛苦。

他还很小,即便乖巧懂事聪明勇敢也需要至亲的陪伴,而且越多越好。

就像自己,从小到大最遗憾的事情不就是早失父母么?

就像季恪,从小到大最影响他的不也是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真切的爱么?

不能再让小山儿也吃同样的苦。

数日后,姜宣病愈,和季恪一起带着小山儿微服前往最近的城镇游玩。

他们前来义诊,所选之地大多偏僻穷苦,临近的只有小城,然西川风物自有特色,爽利的方言、热辣的饭食、鲜艳的物件,即便小城亦值得一逛。

“爹爹那个是什么?”

“那个面具好奇特!我都没见过那种图案和花纹!”

“这个好好吃!京城和师门都没有!”

“这里的暖锅居然是辣的!好多辣椒!好红!”

“这是什么菜呀?它也可以放进暖锅里煮吗?”

……

一路上,小山儿发挥本色,惊奇多多,问题多多,季恪从未来过蜀州,所知仅源于书本和奏报,姜宣便担当起向导和讲解,引得小山儿和季恪不断地以求知和崇拜的语气说“噢”、“哦”、“原来如此”。

傍晚回程的马车上,小山儿十分满足,掀开车帘不舍地望着城中夜景,片刻后拉上车帘坐回来,感慨万千地说道:“记得我和爹爹第一次下山游历的时候,爹爹本来就是要去蜀州的,突然听说江东城会发洪水,会有很多人需要帮忙和看病,才临时改了主意去江东,然后才遇到了父皇。好险啊!差点儿就遇不到父皇了!”

闻言,姜宣与季恪再度对视,目光中含着无数过往。

季恪不知道,但姜宣知道,那时候,季恪在小山儿心里是世上最大最可怕的大坏蛋,离开江东城的那天,小山儿也说了“好险”,只不过“好险”的是“没有被季恪大坏蛋抓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