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小嫔妃一时间都没再说话,静静站在腊梅树下,心里都是一样的不明觉厉。
而在此之后,瞬华公主落水案的调查结果很快在全宫公布了,皇上与太后的协议和解虽然不会被正式公布,却也隐隐传开了。接下来后宫众人又很快得到了另一个消息——妍妃娘娘去找了太后,向太后申请将瞬华转到芙蕖馆将养。
原来妍妃娘娘与秦贵嫔密谈的重点是这事,很多人听说后倒是松了口气。皇上与太后和解了,妍妃也没惹事的迹象,看起来后宫或许可以太平一阵子了呢。
可真正有点心计的人都会明白:太平个啥呀?
昭明宫血案的始末是被封锁了,但掌事宫女死了,闻昭仪被禁足两个月,不可能不引起人们注意,大体的风声也很快席卷了后宫。
人们都看得出来,这次的事能暂且平息,都得益于太后镇压下了闻昭仪,可依着闻昭仪那性子,真能就此消停么?而皇上这回肯定是与她彻底闹掰了,如果她再不消停,又会再拼出个什么后果来?
被禁足在昭明宫里的闻昭仪好似被抽光了精气,软哒哒地委顿在床。听到宫女禀告太后来访,她才勉强起身相迎。
听到太后转述了与濂祯谈的条件,闻昭仪呆愣愣地坐着,并没现出什么反应。听起来,皇上倒像是没昨天那么生她的气了,居然还想将孩子给她,貌似是件好事,可是这么一来,其实也表明自己与他彻底划清了界限,从此以后,他再不会来理自己了。
当然,有了昨天那种纠葛,怎么还能指望他来理自己,即便是拿秦琇莹的命去要挟,他都不会妥协。闻嘉慧无力地苦笑着。
太后冷淡道:“嘉慧,你可知错了?”这个侄女因为放不下对皇帝的执念,近来自作主张做出的这一连串越来越疯狂的举动,也着实让太后要失去耐心了。这一次有多险?闻昭仪自己险些丢了命,太后也险些为此与皇帝反目,真走到那一步,局势自然对皇上与秦琇莹不利,可对自己这一方,还不一样是极为不利?
“侄女即使知错,又还能如何呢?”闻昭仪自嘲不已,自己错了么?似乎是错了。因为眼下的结果,绝非她想达到的,可如果有机会让她重来一次,她也不觉得自己会去避免这个错。
太后叹息道:“我早就劝你死心,男人的心一旦离你去了,你再怎么想要挽回,都是枉费心机,还容易弄巧成拙。倒不如多想些实际的利益才是正经。”
这是她的切身体会,当年先帝独宠婵贵妃,她也曾妄图争取回丈夫的心,她的手段还远比闻昭仪高明,却一样无济于事,她们姑侄俩想要争取的男人,其实本就从没爱上过她们,有了真心所爱的女人,更不会被她们拉回来。
所以太后很快认清了形势,再不去迷茫,专注于为揽权谋划。如今在她看来,自己的选择是很明智的,婵贵妃如何,先帝如何,当初看起来备受冷落的那个可怜女人如今才是势大的一方。那对男女虽然恩爱,却早早过世,留下的儿子也毫无实权,可见还是她选对了。
太后嘴角浮上冷笑:“男人的心值个什么?握在手里的权力才实实在在。等咱们手里握了皇子,即便不是你生的,想扶你上后位也是不难,到时还有什么可在乎?咱们早晚会有一天,再也不惧与他人翻脸。”
闻昭仪目光空洞,没再说话。
太后看看她,忽问道:“你昨日留了皇上在这儿,做了什么没有?”
闻昭仪无神地朝她看过来,没等回答。
太后却转而自己先道:“罢了,我又何须多问?你先歇着吧,禁足两个月,是为了做给皇上看。毕竟昨天你做的这事,太说不过去。你暂且忍耐吧。”
太后就此离去。
闻昭仪送至门口,却在反复琢磨着太后的那句话:你昨日留了皇上在这儿,做了什么没有……
如果做了什么,会怎样?没做什么,又会怎样呢?闻昭仪的目光陡然亮了几分。
作者有话要说:
☆、088、逼问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和下章是雷区,请亲们备针~
慎慎!
妍妃的作风也如她兄长一样雷厉风行,当日下午便去找太后说了瞬华的事。太后琢磨了一下,眼下这小姑娘病病歪歪,如果送去皇帝眼皮底下,再出点什么事,自己反而更能撇清责任,省的被皇帝追责抱怨,也就很痛快地答应了。
于是还在昏迷中的瞬华公主就很快被接到了芙蕖馆。琇莹很匆忙地张罗着为瞬华安排了房间,着人小心看护。
瞬华公主自落水后一直昏迷了三天,苏醒的时候,第一眼见到的就是守在床边的琇莹。
“秦母妃……”小姑娘哑着嗓子说。
琇莹险些喜极而泣,总算这个孩子醒了,没有被她连累致死,心里一块大石瞬间落地。她往瞬华怀里塞了一个流氓兔布偶,那是紫烟姑娘的新产品。瞬华果然立时两眼发亮地紧紧抱住。
琇莹迟疑了一阵,问道:“瞬华你可看见自己是如何落水的了?”这个问题不能回避,如果不说出来,卡在孩子心里,会越来越严重地腐蚀孩子的心。
瞬华忽闪着大眼睛回答:“嬷嬷带我去水边玩,让我站在栏杆上,然后……我就掉下去了。”
澄净的大眼睛里并没显露出什么恐惧与阴暗,琇莹顿时放了心,释然笑道:“哦,确实如此,孙嬷嬷没能看好你,受了罚,出宫回家去了。现在给你换了新嬷嬷,又有秦母妃和父皇照看着你,以后再不会让你落水了。”
瞬华呆愣了片刻,懵懂地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她本也不喜欢孙嬷嬷,那嬷嬷只知道管着她这也不许做那也不许做,她直觉认为随便换个人,应该都能比她好。
琇莹又陪了她一阵,待走出房门时,见到濂祯站在廊下。
“瞬华根本没留意到孙嬷嬷推她,还好。”琇莹道。
濂祯点点头,浮上温淡的笑意:“从此以后,再不会让她受何委屈了。”
芙蕖馆本就不大,现在又多住进来皇帝和公主这一大一小两个主子以及若干下人,有些放不开了。濂祯与琇莹又都觉得这里住得惯了,不想搬家,就干脆着人在芙蕖馆外扩建两座跨院出来,让下人们住过去。
琇莹有点质疑工程进展不会那么迅速,转而又想起一事:“皇上恐怕还需尽快给朱侯爷送个信,那天朱侯夫人亲眼见证了泯香榭风波,回去一定对朱侯爷说了,他们一定都在担心着呢。”
濂祯恍然点头,确实是把那哥俩给忘了,该当尽快把这里的进展告知他们才对。
而琇莹却又想明白了另一个道理:“不过,这会儿想必朱侯爷也得悉后续进展了,他那么神通广大,不会在宫中没有眼线的。”
等到了次日,朱家兄弟又被请来影月斋,听了濂祯这番转述后,朱芮晨很感无趣——这位贵嫔娘娘当真不好惹,一来一回都被她猜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