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河清四时天(65)
一阵阵“嘎嘎”自头顶盘旋,人们都知道“春江水暖鸭先知”,却不知道这群鸿雁才是最早回到北方向人们宣告着寒冬不再剩下什么时日,春日融融就要来到的。
如今数着时日也是三九最盛之日,数九数至三九,九州手里那张销寒图也被填上了十八道,而到了今日这腊八已然来到的日子,梅花消寒图上已然有了红的、蓝的……三四种颜色的花瓣,记录下了每一天不同的天气。
“九州好细心!”腊八看了看九州认真涂画的数九消寒图,“你冬至哥哥回去以后也让我们这些仙陪着填这消寒图……如今已经被弄得乱七八糟了。”
小寒看着腊八嫌弃的样子不禁轻哼一笑,“不也有你的功劳?”
腊八颇有些尴尬的用手指蹭了蹭鼻子,没有吱声儿,随后又是小声念叨着,“我也没说没我问题啊……”
与这些四时天仙境的神仙们待在一起快要一年的时间,九州清楚的知道这些神仙们虽然有着不少经验,甚至从人间感悟到的哲理,但内心依旧像是一群孩子一样,既纯净,又无拘无束的肆意。
【寂雪冬梦】第111章 小友正盼冰上行 寒寄梅枝香门庭 [小寒·第三]
东家忙来西家忙,
且备年货装新房。
谁家檐下白纱窗,
雁鹊亦知筑巢藏。
-------------
腊八回到四时天仙境去了,华夏神州便又只剩下小寒陪着孟九州。
年节的热闹,城市总不如乡村。也不是旁的,单纯是节日的气氛不像乡村那样绵长而聚拢。
九州喜欢热闹,在炎黄大地又未曾见过乡村准备年节的热闹,便总是向往,央着小寒一同往齐鲁大地去——那边因着文化与历史的缘故,往往有着最浓厚、最纯朴古老的年节气氛。
------华夏神州·齐鲁大地------
齐鲁大地的乡村,清晨的集市如今正热闹。虽然离着新年还有不短的时候,乡村年集的气味已然很是浓重。
推着车、赶着驴,提着鸡、担着菜,乡村的集市一般并不是一个村子自己的,人们从不同的村子聚集到集市,带着自家的产物,来到此处集中交换。
没有货币的时候,人们交换便是更为朴素的,我家没有养鸡,你家没有种稻,那便商量个双方都合适的比例相互交换,想要的东西便齐全了。
如今有了统一的货币,交换便变得更加简单,以统一的价格进行衡量,你觉得合适便来购买,提高了商品交换的效率,当然也把吆喝衍生了出来。
鸡鸭猪之类的肉食若是放到百年前的华夏神州,可能还只有年节才能吃到,而如今平日里的集市便可以买到,大多人家也都自己圈养。因而,这临近年节的集市比平日真正多的便是些买春联、福字的摊位了。
有能人便用毛笔书写春联和福字,周围围了一圈围观的大人小孩儿。也许是这份有烟火味儿的笔墨,尽管手书的对联、福字价格可能高上些许,但依旧是卖出的比机器统一制作的多。
清晨的热闹倏忽而过,集市散去,人们都拿着自己买好的东西往家中而去,至于集方才热闹不已的集市,如今连一片菜叶都没有剩下,若不是亲眼所见,恐怕没有人相信这里方才有过那般热闹的、人声鼎沸的集市。
集市上自是也不缺小孩子玩的玩意儿,看着村子里手艺人做的什么竹蜻蜓之类的小玩意儿,小寒便给九州买了些许,如今散了集,九州便拿着玩具一晃一晃的跟在小寒后面,一人一仙走的不快。
一路漫步到周围的村子里,赶集回来的人们如今已然收拾妥当,开始处理买好的东西。
方看这家正讨论着福字贴在那扇门上,便看见那家论着再逢集市也该买春联回来了。
十步一家,东家忙着杀鸡,西家忙着择菜,每一户都忙活着,看那个样子不到中午恐怕都闲不下来。
“换纱窗……”
“换纱窗……”
一声声吆喝声拖着长音在乡村里响起,九州在炎黄大地也长听到这吆喝声。
“哎,换纱窗的等一下!”一位农人从敞开的大门钻出一个头来,往外买了一步,半个身子到了门外面,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招呼着,也不管那换纱窗的看不看的见。
换纱窗的自然停下,和那户农家谈生意去了。九州和小寒便也离开了这处村庄,不再打搅这种长久平衡的气氛。
村口光秃秃的树上挂着两个树枝和稻草组成的鸟巢,一只黑白分明的鸟儿立在上面,叫得正欢。
【寂雪冬梦】第112章 小友正盼冰上行 寒寄梅枝香门庭 [小寒·第四]
化蛤雉鸡起朗鸣,
声随雪入墨意庭。
青竹篱菊不论赢,
寒松梅香且携行。
-------------
齐鲁大地南部的一处高山,树木依旧颇有些葱茏。但遍山的冰霜素雪却是掩盖不知如今隆冬的时节。
山间接连响起了几声不似鸡鸣的声音,那声音比寻常公鸡打鸣要更加苍老,也更为短促。
九州和小寒寻声往山林里面走着,这声音虽然断断续续,但却一直没有停歇。可能是遍山皆有这鸣叫的动物似的,又或许单纯因为四周旷野的回响,这声音就好像从四面八方传来一样,不时回荡在山谷之中。
小寒所经之处洋洋洒洒又有雪花飘落,九州和小寒走着,撑着那把当时和小雪买来的油纸伞,一丝一毫的雪花也没有落到九州身上。因而便也不会使九州被寒气伤了身体。
至于那油纸伞,红色的伞面上落上一层薄薄的白雪,衬得雪花更白,伞面便像隐藏在冬雪之下的红梅,再配上那竹制的伞把儿,颇有几番傲雪凌霜的雅洁之感。
小寒和九州静静的走着,顺着山上的小路,七扭八拐来到一处人家。
还未及那人家的竹篱,便能闻到那淡淡的墨香顺着那人家的书房,穿过庭院,飘出到了门外。九州好似看见焦墨穿梭于雪地,又在雪地间晕染开来,绘成了一副画作。
两声鸣叫传来,九州觉得耳熟,循声看去,便发现一只雉鸡站在那庭院当中,一身花哨的羽毛和周围茫茫的白色格格不入,十分显眼。
饶是这雉鸡如此显眼,九州和小寒方才也是被墨香引去,忽略了这雪地上的生灵。
继而又是一阵梅香扑鼻,虽然浓郁却并不浮躁,没有那种刺鼻的甜腻之感,多的是余韵长留的清香雅致。
“远客不如进来坐坐,寒舍鄙陋,尚能容膝。”那屋舍的主人迎了出来,对着一人一仙道。
把一人一仙迎进屋内,“二位且用些许薄茶暖暖身子,快到晌午时分还麻烦二位去我那菜园子里摘些喜欢的菜,我给二位做来当午餐。”
喝了些茶,那屋舍主人边邀请九州和小寒看自己方才书写的作品。
只见上面写着:“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华夏神州古时候的诗人所做,确实应当是屋舍主人这类雅客赞赏的心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