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温温睁得圆溜溜的眸子,定定地望着宁轩,在看到他微微颔首时,一口气瞬间凝在心口。
她朝身侧珍珠看去,语气透着酸意,“宁轩阿兄这意思,便是说他喜欢二姊了?”
珍珠却不是这样想的,她与林温温认真分析道:“奴婢听宁三郎那意思,应当只是在说他喜欢善良的女子,至于那女子是谁,可就不好说了,毕竟二娘子是咱家大郎君提出来的,宁三郎若是摇头,岂不是驳了郎君脸面?”
林温温觉得珍珠说得在理,印象中的宁轩阿兄的确温文尔雅,定不会做那样无礼的事,所以方才他只能点头。
想至此,林温温的心口似乎没那么憋闷了。
毕竟旁的她比不过二姊,至于善良淳厚……好像没有那么难。
目送石亭中那两人的身影彻底离开,林温温这才带着珍珠继续朝前走。
似是终于找到一个力所能及之事,林温温莫名有些兴奋,忍不住在脑中反复思量,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宁轩阿兄觉得她很善良,且还是一等一的善良。
林温温刚走出竹林,来到正堂的独院里,还未上踏上台阶,便听里面传来女子尖利的叫喊声。
“我才不要丧门星坐在我身后呢!”
这声音林温温太熟悉了,一听便是那卢家小女郎卢芸的,她才当真是被卢家惯坏了,哪里像个世家女郎的模样,一身的臭毛病,却也从未见过有谁去训责她。
不过……丧门星?
扶云堂怎么会有丧门星,能来此处听课的,应当都是与林家交好的世家子弟。
林温温心中疑惑,抬眼朝那挑起的竹帘里看去,却在不经意间与一道极尽阴冷的眸光相撞。
作者有话说:
叮铃铃——开新文啦!
宝贝们注意看文案哦,男主不是宁轩,是顾诚因。
女主就是林温温啦。
男女主人设皆不完美,会共同成长。
注:部分仿唐,切莫深究。
Peace and love!
下本就开的预收,宝宝们收一下吧。
《他悔了》
文案:
作为一代名医王氏遗孤,王若善自幼被养在宫中,负责照看病弱太子,她恪尽职守,小心谨慎,从不做逾矩之事,只盼着终有一日,可离开皇宫,走遍人间山河,将祖上医术得以传播。
却没想到,及笄那日,皇后将她收为义女,赐婚给即将回京的永安侯。
永安侯叶赢,自幼随父亲镇守边关,皇令命他回京,他不得不从,在回京途中,又接到赐婚圣旨,他翻开画卷,将那女子看了许久。
这便是他未来的妻。
成婚当日,叶赢才知,原来自己的妻子与太子青梅竹马,皇后之所以赐婚,是因为此女心术不正,妄图攀龙附凤,与太子苟合,皇后为了掩人耳目,才将她收为义女,赐婚于他。
原本他怜她,想着日后会与她相敬如宾,尊她护她,可如今才知,真正要怜的该是他自己。
新婚之夜,喜盖撩开,王若善看到男子阴沉的脸,冷冷道:“你是怎么伺候太子的,便怎么伺候本侯。”
王若善眸中光亮暗下,照做便是。
熬至三年,无所出,便可和离,从此,她便是真的自由了。
可三年将到,那从不尊她护她,将她视为婢女甚至还不如的男人,却疯了般不肯放手。
【追妻火葬场】【先婚后爱】
——————————
推荐一波自己的完结书。
《哑后》禁欲系侯爷逐渐失控。
《小病秧》那梦中的恶人真的是他!
《冷宫婢女升职记》黑莲花的攻心之路。
第2章 第二章
◎丧门星◎
林温温何曾见过如此冷冽的目光,她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只觉这人有些眼熟,等回过神后,男子视线已经移向别处,眸中冷意不见,只剩一片淡漠,就好似方才的一切,只是林温温自己看花了眼。
一阵温风,竹帘晃动,遮住了林温温的视线,她下意识走上门廊,再次朝里面望去,这一次,她彻底将那男子的面容看了真切,也终于明白为何卢芸会这般气恼。
因为她口中的丧门星并非世家子弟,而是那顾家的遗孤,顾诚因。
顾家本是齐州临邑县人,六年前顾游被调至长山县任县令一职,举家南迁时,途径泰安一代山脉却jsg遭遇山匪抢劫,顾游与妻子周氏当场毙命,就连随行家奴也被悉数灭口,只这年仅十岁的顾诚因,虽然身中两剑,却未伤及心脉,只是晕厥过去,待山匪离去之后,又被路过的山民救下,这才侥幸逃过一劫。
顾诚因投奔至林府时,林温温也才七八岁的年纪,只知有个远房表亲投奔林府,却不知到底是因为何事,直到半月过去,她从一个家仆口中偶然听闻此事,瞬间泛起同情。
对于林温温而言,爹娘就是世上最重要的人,若是没了他们,岂不是犹如天塌地陷。
林温温越想越替这位表兄难过,她瞒着冯氏,只带了珍珠,一路寻去了顾诚因被安置的院子。
那院子很偏,偏到林温温在林府住了七年,从不知还有这样一处小院。
那木门没有落锁,林温温小手轻轻一推,就露出一道缝隙。
静谧的小院里光秃秃的,甚至连棵树也没有,只有一个身影清瘦的少年,端立在院子正中。
少年不知在想什么,他迎光而站,下巴微扬,抬眼望着湛蓝天空,可即便如此,在那双好看到过分的眉眼中,也寻不到半分光彩。
莫名的让人觉得心疼。
林温温小嘴里叹出一口气。
听到动静,顾诚因垂眸朝门口的方向看去,与那双小鹿般的眼睛相撞,他的眼底依旧没有任何情绪。
林温温也说不上来当时到底怎么了,约摸还是认生吧,她连忙让珍珠把她想送给表兄的红木匣放下,就搁在门口的石阶上,便转身拉着珍珠跑上廊道,一溜烟就没了踪影。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冯氏耳中,冯氏将她好一通数落,也就是这个时候,她才知道,原来在冯氏眼中,顾诚因虽然可怜,却是个心思不正的。
“你可知那孩子的父母尸骨未寒,他便一门心思往上京跑,这一路上,他拿着他父亲的敕牒,一进驿站便逢人就说,要来上京投奔林府。”
驿站中人听闻顾家惨案,无不心生怜悯,再加上听到林府的名号,不仅对他照顾有加,还十分客气,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顾诚因才能安安稳稳来到上京。
“这孩子明明在齐州还有旁的亲戚,算起来要比林家可亲近得多,可他却舍近求远,非要来咱们林家!”
林温温不解,“若当真如此,祖父不收便是了。”
派几个人护他回齐州的亲戚家,顶多在给些银子,也未尝不可。
“哪儿有那么容易,现在整个上京,谁不知道林家有个可怜亲戚,不远万里跑来投奔,若林家敢不收,岂不是落人口舌,要说咱林家不够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