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喜(269)+番外
“是,师父!”随喜答应着,心已经飞到京城。
……
随喜和悟明从南玉城暗中出发,趁夜走山路过了南里城。
一路往北,见到不少百姓哀声怨道,原来为了打仗,赵普增加了赋税,又加上南方百年难得一遇的干旱,庄稼失收,哪里交得起赋税?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赵普还下令要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壮年参加军队,否则以死罪论。
整个大元朝失去了以往的祥和繁盛。
赵普不是一个好皇帝……可是,如果师父不起事,大元朝还会变成这样吗?百姓还会无辜受牵连吗?随喜心中酸涩,她不知如何评论谁对谁错,只觉得,原来想要登上那最高的位置,需要付出的代价并非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到了西里城,随喜和悟明乔装成一对兄妹,在城门检查的不是宋谅。都是随喜没有见过的士兵,不过也幸好陌生,他们才没认出随喜来,就这样让他们进了城。
二人找了间生意比较淡得客栈住下。
“三师兄,我得去一趟归月山!”稍作休息后,随喜便找了悟明,说了自己的目的。
“我陪你去吧。”悟明道。
随喜摇头,“两个人去太显眼了,还是我自己去。”
悟明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便叮嘱随喜要小心,“你自己小心点,我去打探一下消息。”
“好!对了,二师兄,你能不能……顺便打听一下我二叔他们的消息。”对于关家,也只有二叔和二婶让她牵挂。
悟明点了点头。
两人便分头行事,随喜穿着粗布衣裙,打扮成一个村姑,头上戴着布斤,若不仔细观察,还真认不出来了。
到了居士林山下,随喜才发现这里一片狼藉,山门已经不成样子,即使没有上山去居士林,她也能想象那里定也是一片狼藉。
不忍再看,随喜急忙往归月山走去。
归月山上的木屋因为没有人打扫,桌椅都蒙了一层灰,花草也都蔫了,一切看起来萧条寂寥,没有了主人,这里也失去生命。
随喜不敢在这里多逗留,虽然有阵法,但难保没有其他人也懂得破阵,她急忙过了铁索桥,到药谷找了她要的毒草,又摘了几样可能用得上的草药放在竹篓里。
很快就下山了,在经过山门的时候,突然听到不远处有说话声,她急忙往树丛里躲。
石梯上,慢慢地走下来一道绰约的身影,一边走还一边抱怨,“不让进就不进,凶什么!”
躲在树丛后的随喜看清那个人的面貌,心底涌起一阵狂喜,是端木悦!
很想出去叫住她,可又怕旁边还有其他人,随喜只能压抑着冲动,看着端木悦她眼前经过,突然,端木悦却停下了脚步,回头往随喜的方向看了过来。
随喜一惊,急忙往旁边躲,脚下踩到树枝,发出一声细碎的声响。
端木悦瞠大了眼睛,大步走了过来,和随喜面面相觑。
石梯上传来了脚步声,还有几道男子的声音。
“是守山的士兵,他们在山上喝酒。”端木悦急声道,本来这附近就到处都是官兵,只是守了一年多,也没见到半个可疑的人物,所以比较懒散,最近天气炎热,所以经常聚在山上一起赌博喝酒。
没想到随喜会这么大胆,竟然还敢到这里来。
“快走!”端木悦拉起随喜的手,急步地走下山。
“悦儿,你不能和我在一起,被人看见就不好了。”随喜压低声音,要端木悦赶紧先离开,免得被她连累。
端木悦二话不说将随喜推了停在山下的马车,对赶车的小厮吩咐,“回城!”
那小厮看也没看随喜一眼,就听了端木悦的吩咐,赶起车来。
车厢内,随喜无奈地看着端木悦,苦涩地叫道,“悦儿……”
“你什么都不必说,我就知道青居真人受伤之后你一定还会回这里的,果真让我等到了!”端木悦叹了一声,“四个月前就开始在这里等你了,你也太不知死活了,这么明目张胆地就来了,你不知道山下都是官兵吗?”
“我在周围观看了许久,没有发现官兵……”随喜小声地道,她岂是鲁莽的人,就是因为没看到可疑的人,她才敢上山的。
“也是你运气好,那些官兵都上山去了。”端木悦笑道。
随喜有些后怕地松了口气,抬眼看着端木悦,“你找我……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端木悦收敛了笑,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老侯爷被皇上软禁了,你是知道的,皇上要我父亲入朝为官,要对付青居真人……我父亲为了老侯爷,已经去了京城,但老侯爷并不允许他入朝为官。”
“为何?”随喜急忙问道。
“我也不清楚,我父亲来信让我尽量找到你,老侯爷病入膏盲,京城没有一个太医能治得了。”端木悦低声道,“老侯爷现在是凭着一口气在撑着,皇上昨日已经下令,要顾衡再度出征,去讨伐青居真人……”
“老侯爷他……”随喜的脑海里一下子乱哄哄的,这一年多来,赵普究竟如何对待老侯爷的?
第216章 恨意(中)
听完端木悦的话,随喜心中一阵伤痛,但又不能在这时候表现出来,只能压抑着,让自己努力平静下来,对端木悦道,“我要回去跟三师兄说一声,然后我们一起到京城。”
“那我先回去跟安排一下,明日一早在城外汇合。”端木悦道。
随喜点了点头,让端木悦在路边将她放下。
回到客栈的时候,已经近了黄昏,悟明已经在房间里等着她。
“三师兄!”随喜看了看两边,才开门走了进去。
“随喜,拿到毒草了吗?”悟明一见随喜平安回来,悬在心头上的大石才终于放下。
“嗯,我们得赶紧去京城了……”随喜坐下之后,喝了一杯茶,才压住心底的慌乱,将今日遇到端木悦,和京城如今所发生的一切告诉悟明,“……不能让老侯爷有事,三师兄,老侯爷对我有恩,我不能见死不救。”
悟明面色凝重,仍是温声安慰她,“我们本来就要去京城一趟,既然如此,我们明日就出发。”
随喜忍住哽咽,“三师兄,那你今日打听到什么了吗?”
“赵普将顾老侯爷的心腹都铲除得差不多了,可惜老侯爷一声肝胆英雄,没想到生了那么一个贪生怕死的儿子,事事都听那赵普的,连老父被软禁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顾衡和顾夫人在京城照顾老侯爷,顾绍观和他另外两个儿子在西里城,听说老侯爷都不认他这个儿子……”悟明低声说了今日在外面打听来的消息。
“真是无耻!”随喜恨声骂道。
“还有就是关于关家的……”悟明的声音有些迟疑了。
随喜看向他,“三师兄只管说。”
“关老夫人在一年前已经辞世,自从……自从你到桃花村之后,官府派人将关家围了起来,以为他们知道你的下落,后来差点就要满门抄斩,是李尤炀救了下来,不过关二爷的乌纱帽丢了,关老夫人死后,他就带着妻儿离开西里城,去了何处,我也打听不出来了,而关大爷癔症已经好了,和郑氏去了南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