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喜(76)+番外
“大姑奶奶,我知道你这是好意,但这毕竟是关家内院的事儿,不麻烦您费心。”关娘子加重了语气道。
陈姑妈悻悻然地闭嘴,眼底闪过一丝不悦,“既然如此,那就不说了,我人微言轻,哪能让大嫂您看得上眼听得入耳。”
关娘子只是笑道,“大姑奶奶这话言重了,您是家里的大姑奶奶,怎会是人微言轻。”
陈姑妈哼了一声,“不打搅你休息了,我还得去娘那边一趟呢。”
“大姑奶奶好走。”关娘子起身相送至门口,直到陈姑妈的身影消失在院门,才折身走去次间,随喜正和湖湘说着话。
“湖湘,以后夫人就要你好好服侍了,我娘如今是双身子,凡事都马虎不得,一有什么不对的,立刻就跟老夫人说,知道不?”随喜的声音还有些奶气,神情有显得稚嫩可爱,一副小大人的样子让人忍俊不已。
“是,奴婢记着了,姑娘放心吧。”湖湘笑着道,也保证一定会好好服侍夫人的。
“虽说老夫人要再选几个丫环进来,可毕竟不是知根知底的,我也不放心。”随喜低声道。
“老夫人已经让翠丝姐姐过来服侍夫人了,姑娘还不知道呢。”湖湘道。
随喜眼睛一亮,“真的?”
“自然不敢骗姑娘。”湖湘笑道。
随喜咧嘴一笑,有翠丝来照顾阿娘,她就可放心不少了。
关娘子走了进来,见随喜笑得高兴,便问道,“在说什么呢,这么高兴。”
湖湘掩嘴笑道,“姑娘不放心夫人您,叮嘱奴婢要好好照顾您呢。”
“傻孩子。”关娘子笑了起来,突然想到什么,却有些忧心地叹了一声,“青居真人也真是的,竟然也不让你带丫环去,没有平灵照顾你,我怎么能放心。”
随喜抱住关娘子的胳膊,拿脸颊蹭了蹭,“随喜会照顾自己,阿娘不用担心,我自己会梳发打水,会很多很多,一定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不受宠的她,曾经什么事儿都做过,甚至还被指使去劈柴,只是自己照顾自己,又有什么难的?没有平灵在她身边,她一样能过得好。
面对这么懂事的女儿,关娘子只觉得一阵的鼻酸,怎么也想不明白,大爷为何不喜欢随喜,从随喜出世到现在,他都不曾抱过这个女儿,更别说跟她亲近……
难道真是因为随喜的八字吗?
随喜不忍关娘子担心,一直保证自己会照顾自己,才终于让她放心下来,母女俩说不到半个时辰的话,老夫人就让人过来带随喜到上房了。
也是叮嘱随喜要好好照顾自己,还送了一匣子的头面给随喜。是一对赤金蝴蝶展翅簪,一对水晶镯,两双银嵌珍珠耳坠,一个赤金盘螭璎珞圈。
陈姑妈和陈杏儿看得眼睛都要凸出来了。
这也太贵重了!比之前陈姑妈送给随喜的见面礼不知要贵重不知多少。
“祖母,这太贵重了,随喜收不得。”随喜有些不知所措地看着那一匣子耀眼的首饰道。
老夫人笑道,“我既然能送给你,你就收得。”
“可是……”她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老夫人会送这么贵重的珠钗给她。
“就是啊,娘,随喜才多大,用不着这么贵重的头饰吧。”陈姑妈有些眼红地叫道,她是老夫人的女儿啊,也没收过这样的头面,怎么让一个小丫头给得了去,心里不由忿忿然起来。
老夫人睇了陈姑妈一眼,“现在用不着,以后就用着了,你有意见?”
陈姑妈挪了挪嘴皮,“没!”
随喜只好谢了又谢,将这一匣子的珠翠收了下来。
第68章 上山(下)
晚上,老夫人让大家都到上房来陪她吃饭,这是为了给陈姑妈践行,也是为了随喜。许是知道随喜明日就要上山,关大爷对随喜的态度也温和了许多,还说了几句勉励的话,要她好好照顾自己,并洁身自好,别让关家丢脸。
随喜一一答应着,心里暗自猜想,她所走之路就与前世不一样了,过程被改变,是不结果也会不一样?
欢欢喜喜吃了饭,老夫人和陈姑妈要说贴心话,关娘子便来到随喜的厢房里,检查了一遍明日要带上山的物什,居士林是神圣高洁的地方,青居更是世外高人,随喜总不能带着绫罗绸缎的衣裳上山,选的都是素色的衣物,就连饰品也没有多带。
搂着女儿说了许多话,连以前在罗家的趣事都拿出来说了,随喜躺在床榻上,看着阿娘温柔美好的脸庞,低声道,“阿娘,您好久没给我唱曲儿了,再唱一遍好不好?”
关娘子温柔一笑,“好,阿娘唱给你听。”
睡吧,睡吧,我的宝宝。
天上的星星高高挂,像藏着无数颗会眨眼的宝石。
宝宝的每一串梦儿,埋在阿娘心中。
你哭,你笑,你在我的怀抱。
安静得睡着,带着微笑的嘴角。
阿娘陪你去寻找那个小小的梦想……
唱了一遍又一遍,直到随喜进入了梦乡,关娘子默默地看着女儿沉睡的睡颜,怜爱地在她脸颊亲了一下,“傻孩子!”
翌日,陈姑妈和陈杏儿启程回谷分城,昨日关大爷已经帮他们找了一处大宅,离关家不是太远,有半个时辰的车程,又近大街,那卖主看在关大爷的份上愿意减低价钱卖给陈姑妈,陈姑妈去看了也觉得满意,就先下了定,等年后和陈姑爷一起来再还清尾数。
陈杏儿临走之前还不忘嫉恨地瞪了随喜一眼,随喜实在很无奈,难道陈杏儿是因为讨厌她,才会在后来抢了她的亲事?
刚送走陈姑妈没多久,就有两个十二三岁的道士来接随喜了。
随喜强忍着泪水与关娘子和关老夫人道别,一个人头也不回地背着细软踏上那辆朴素无华的马车,不能回头……否则她一定后悔,她是抱着一种打赌的心态离开关家,那个郭静君会不会卷土重来,会不会像上一世一样让阿娘小产或是难产……阿爹还会不会再找几个女人来让阿娘伤心……这些,她都不敢肯定。
马车辘辘向前辗转着,耳边仿佛还有阿娘的啜泣声,随喜将脸埋在手掌里,阿娘,我一定会很快回来的,等我学会怎么治好你的哮喘之症,我就回来了。
去居士林的路好像特别地漫长,随喜撩起窗帘往后看去,已经看不见家的影子了,更别说是阿娘……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终于停了下来,外面传来一道有些沙哑的嗓音,“关姑娘,到了。”
随喜回过神来,打开车帘下了马车,这才看清来领她的两个道士的模样,是两个刚脱离稚气的少年,穿着深蓝色的道袍,一个看起来总是带笑,比较矮一些,一个脸上很严肃,正眼也不看随喜一眼,只是言语上仍尊敬。
“关姑娘,请随贫道过来。”矮一些的道士对随喜说道。
随喜抱着细软跟在他们身后,走的却不是那条以往上山的路,而是旁边另一条山路,她有些吃惊,这条路以前可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