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羊遇狼记(73)
“相请不如偶遇,今日既然见了也是缘分……”
杨绵绵听得韩八说到缘分,想起他那时自称言昭韩时也是张口闭口缘分,心里头不禁有些气恼。如果这人就是宁水韩家的八爷,不是应该很有钱吗,怎么还骗了自己的银子呢,于是气鼓鼓地看向韩八。
“今日我们实在是有事,改日在下定当设宴赔罪。”余乐英拱手道:“告辞。”
韩八见余乐英拉着杨绵绵离开,无奈地叹了口气,低头见韩玉婷笑嘻嘻地看向自己,问道:“吃饱了吗?吃饱了就回去。”
“没吃饱,不过我很喜欢刚才那位姐姐,也不知她和那个哥哥是有什么事要办?”
“吃你的吧,关你什么事。”
韩玉婷继续吃饭,韩八却有些食不知味了,他之所以让人请余乐英和杨绵绵进来,却是另有要事,可他却因为骗过了杨绵绵在她心里留下了不良印象,这事一时他倒不知怎么开口了。
“不回去吗?”杨绵绵见不是回去的路不由得问。
余乐英笑笑:“这趟镖挺远的,路上不知会有什么事,听说大悲寺的平安符很灵验,我想去求一个。”
杨绵绵了然地点头,虽然她不信这个,但有个寄托总是好的。
“不过平安符要别人求的才有用……”余乐英期待地看着杨绵绵。
杨绵绵果然上当,说道:“我去求了送给你。”
余乐英满意地笑着:“那我要多谢绵绵了。”
大悲寺在宁水城西,余乐英叫了一辆马车来。
杨绵绵坐上马车心想这马车就想当于现代的的士,这样一对比白九的马车果然不一般了,不仅要宽敞些而且座椅什么都舒服多了,这样比较起来白九的马车就相当于汽车中的豪华车宝马之流,那自己不是每天搭着宝马的顺风车上下班?杨绵绵被自己的想法囧了一下。
“五日后就是白九生父白叔叔的五十大寿了……”
杨绵绵大惊:“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办?我还没准备礼物。”
“别急,那天我回不来,你就帮我把寿礼送了。作为谢礼,我准备了一样东西,你到时看看能不能当寿礼。”
“什么东西?”杨绵绵好奇。
“与我那些贺礼放在一块了,明日我让人给你送去。”
“我还是自己准备点什么比较好。”杨绵绵思索着。
“余下的你可以和白九商量一下。”
杨绵绵点头,这个主意不错。
大悲寺香火鼎盛,余乐英与杨绵绵等了好一会才轮到去佛前祭拜。
“保佑余乐英这趟走镖顺利,一路平安。”杨绵绵在心里祈祷着,想了想继续祷告道:“保佑余乐英以后走镖也顺顺利利,无灾无难。”杨绵绵正想睁开眼睛又想既然来了就多拜一下:“保佑余乐英、白九一生如意,还有我在这里认识的人白如珠、余琼英、宋怀玉等等都平平安安,至于叶萌萌,嗯,她应该不需要您的保佑,您可以轻松一下。对了,到底我还能不能回去啊,神啊,给个提示可好?”
祷告完杨绵绵虔诚地拜了三拜。
“要抽签吗?”余乐英问。
抽签?杨绵绵看见一旁小沙弥手上拿的签筒,想起那些常见的电视剧桥段,抽还是不抽呢?说起来自己还没有抽过签呢。
小沙弥机灵地将签筒递到杨绵绵手里,杨绵绵煞有介事地摇阿摇、摇阿摇……摇到手都有点酸了,只是光听见竹签在竹筒里的碰撞声就是不出来!她狠了狠心,用力一摇晃,哗啦竹签掉了一地。
杨绵绵无辜地瞪视着地上的竹签,她不是有意的啊。
余乐英将竹签收拢重新放回竹筒内,双臂圈住杨绵绵,双手也握住竹筒,说道:“力气要不大不小才好,再试试。”
在余乐英的帮助下,杨绵绵终于摇出了一支竹签。竹签落地,杨绵绵终于松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感叹道:“原来抽签也这么有难度。”
“绵绵以前从没抽过签?”余乐英的印象里女人都是爱去寺庙求神拜佛的。
“我连寺庙都未来过。”杨绵绵只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参观博物馆之类的。“到这里之后我的活动范围增加了好多。”都是没有网络的缘故啊,没了网络,想宅也难。
“那今日我们到大悲寺好好转转,吃了斋菜再回去,这里的斋菜狠有名的。”
对于吃的杨绵绵一向不反对,点头应了。
“去解签吧。”余乐英利落地摇了一支竹签出来。
解签并不像杨绵绵想象地那样神秘,竹签上都有编号,按照编号从签墙上取出相对应的签纸来,然后找解签人去解释就行了。
余乐英让杨绵绵先解。
解签人是一位中年胖和尚,他笑呵呵地问:“小姐问什么?”
杨绵绵想了想答道:“问能不能回家。”
寻常人大多是问姻缘、前程或寻人,听了杨绵绵的话和尚愣了一下,笑道:“小姐如今是客处异乡?”
杨绵绵点头。
“签文上是‘梦里不知身是客,别时容易见时难’,从签文上看小姐要回家怕是不易,不过本签乃是中签,虽然相见难,但既来之则安之,异乡即故土,故土即异乡,又何必定要分清来处去处呢?”
杨绵绵低头半晌不语,说道:“我知道了。”难道这是上天的意思吗?
余乐英将签递了过去,说道:“问姻缘。”
和尚将签文打开一看,“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尚笑道:“施主好运道,此签乃是上上签。虽然曾有阻遏,但终有拨云见日、柳暗花明的那一天,施主且耐心等着就是。”
“多谢大师。”余乐英将银子递进和尚身旁的功德箱里,问道:“我们想求平安符,不知是在何处?”
“偏殿即是。”和尚指了指。
余乐英带着杨绵绵去了偏殿,给了杨绵绵一锭银两,示意她投进功德箱里,杨绵绵投了银两,一旁的知客僧立即奉上了一个小木盘,里面放的是一个小小的布袋,布料似乎与僧人的僧衣相同,上面用红线绣了“平安”二字,里面放了香灰符纸,就是平安符了。
杨绵绵将平安符送到余乐英手里,余乐英紧紧握住,笑道:“我们四处走走,大悲寺风景不错。”
大悲寺虽然是依山而建,但山势不高,山上有不少百年古木,环境清幽。杨绵绵行走在这山林古寺里,心情也静静平静下来,如果真的回不去,就如那和尚如言,“异乡即故土,故土即异乡”吧。
满天红霞铺满,在这瑰丽的景色下余乐英和杨绵绵品尝了斋菜,因为食材新鲜,大师傅的手艺也不错,杨绵绵吃得很满意。当两人慢慢地走出山门,迎面走来的男子见到他们愣了一下,笑道:“又见面了,真是巧。”
“的确是巧。”余乐英笑道:“八爷,我们正准备回去,不知您……”
韩八沉吟了一番:“我现在还不回去,不过我马车就在这里,让车夫送你们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