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晋女匠师(271)+番外

作者:悟空嚼糖 阅读记录

王葛抬头,语调不卑不亢:“你知道你与刘公子为何追不上我们么?”

司马韬收了笑。

“因为你们没学会爬坡。当初爬不上,步步撵不上。”

“你胆子很大。”

“比荆棘坡大。”

“呵,坡外还有天,人有再遇时。王匠师,我们会再见的。”司马韬一提缰,马蹄刚起的瞬间,他看似将长棍往回收,实则轨迹正好能抡到王葛的脖子。

始终旁观的祝英铁臂格挡、拧腕、抓住了棍端。

而后……

轰!

砰!

王葛真没看清司马韬是怎么飞出去、再撞到丈外远的刘清,因为变故太快,祝英的动作如狂风卷烂叶,太干脆利落!那俩少年滚作一团,双双惨叫后,王葛才反应过来,惊的眼珠快从眼眶蹦出来了。

祝英……这么猛?!

棍械还在祝英手里呢,她大步到对面,边郡的百姓最喜欢看当街斗殴,都围在最佳位置观望叫好。

刘清痛苦得推开司马韬,什么情况?

“嗯!”可怜他肩头又被祝英故意扫过,疼得蜷缩闷叫。

撵到这边卖猪崽的商队管事不停擦汗,幸亏这女郎训他时他听话了。

“咳……”司马韬一时间起不来,背跟断了一样,害怕的望着祝英,这女郎竟然不是路人,竟然跟王葛一伙的!“为何,动手?咳,啊……”太疼了。

祝英把木棍扔到司马韬脸上:“再告诫你一次,管好武器。走吧。”

王葛匆忙撂下句:“因为她不擅动口。”追上祝英,王葛讲出司马韬和刘清的姓名,跟她来处一样,都来自会稽郡。再简单提及在宣城郡时,官吏逮住几个无赖,那些无赖招供说是受司马韬指使,不过无赖的话不足以证明司马韬有罪,刘清倒是跟无赖没关系。

在王葛第一次搜寻刘清时,祝英就发现了。“姓刘的小郎想看热闹,就一起受着。”

“司马韬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惹不起。你放心,”王葛小声:“我还有个身份,我是司隶徒兵,他要敢诬赖我们,我就上书告他。”

“你……”祝英示意到僻静处,低声嘱咐:“很多官长都厌恶司隶徒兵,你别再告诉旁人。”

“是。”

祝英心里倒是挺暖的,没想到王葛会吐露司隶徒兵的秘密,她明白王葛的意思,说道:“我有数,他们最多疼几天,没内伤。”

在注意到司马韬的足衣是蕉葛缝制的时,祝英就知对方身份特殊了,蕉葛比丝贵,买得起的商贾没资格穿,普通官长又很在意清廉形象。不过司马韬刚至边郡,穿得这么招摇,反而显出底气不足。

可再落魄的皇室宗族也不容祝英当街暴打,何况当时目睹这场打架的百姓都作证了,司马韬没有任何打人行为。

第295章 281 祝英被罚

王葛焦急的在院门口等,县吏把祝英带走时不让她跟,她只能回吏舍,已经一个时辰了,该审完了吧。

她不停回想和司马韬会面的过程,假如她是旁观百姓,从头至尾看到的是什么?应该也是祝英毫无预兆的当街打人。

唉,是她连累了祝英。

王葛知道自己错在哪了。司马韬初来异地,不会蠢到在众目睽睽下动手。是她给了祝英错觉,她惧怕司马韬的举止尽管隐晦,祝英肯定能察觉,后来司马韬辱她家人,她句句回嘴反抗,站在祝英的角度,一定以为王葛忍耐到极限了才反抗的。

最后,司马韬不会用武器伤害她,以他的武力想打她,用不着使兵械。所以他就是嘴贱,偶遇到她后,嘴贱到不吐不快,临走时将木棍抡过来也是虚晃,如果吓唬到她,他会更得意。

但也仅此而已了。

又半个时辰后,祝英被一娘子背回来,这娘子一边跑进院一边急语嘱咐:“你是王葛吧,我姓段,给祝英上好药了,你先看着她,我去找辆牛车,你把行囊收拾一下,过会我送你俩去县都亭。”

“好。”王葛刚应,段娘子就把祝英撂地上了。

祝英惨叫一声后,段娘子边往外走、边放心道:“能叫唤是好事,就让她趴着,可别……”剩下的话都隔在院墙外了。

“咝。”祝英想蜷着身体借劲起来,根本不行。

王葛把被褥抱过来,对方立即阻止:“别动我,无妨。”

“好。”王葛没问“他们是不是打你了”的废话,而且对方脸色黄暗,不停出汗,可见伤处极疼。

被褥都是吏舍的,王葛照段娘子的嘱咐收拾行囊,她自己的好收拾,祝英的行囊很零散,布裹还破洞,真不知昨天怎么带过来的。

王葛随身的布囊里有针线,赶紧把破洞粗略缝上。时间刚好,风风火火的段娘子跑回来了。“行囊都收拾好了么?”

“好了。我们还有两匹马。”

“我知道,巷子窄,牛车进不来,我把她背过去,你牵马带上行囊跟着我。”

“是。”

段娘子步伐太快了,走几步回头等王葛。

“快些快些。”她催王葛。

“快、快。”王葛催马。

牛车上面铺着干草,祝英“哎呀”一声,仰着被扔到车里,段娘子瞪她一眼,骂句“该”,绕到王葛跟前说道:“你赶牛车,两匹马你驾不了。廨署内慢慢走,出去后再跑。”

“是。”

段娘子一笑,这小女娘不错,说啥听啥,没啰嗦问些废话。

路上,经段娘子讲述,王葛知道祝英被审前后的事了。几个可怜司马韬、刘清的百姓把俩少年抬到县署,县吏乍见俩人伤势,以为是重伤,那种状况下,再加上百姓争先恐后的描述,俩少年告不告祝英已经不重要了。

祝英也不傻,被带到公堂后,咬准司马韬两次想用兵械触碰王葛,那种挑衅行为稍有不慎,就会伤到王葛。祝英又说自己是郡兵,经历大大小小的战争,导致她反应敏捷,一出手就要制住敌人,若她是反应迟钝的人,早死在战场上了。但是她力量已经收着,不算蓄意重伤。

果然,随着审案进行,司马韬、刘清都能缓缓站起,通过疾医诊治,也确定二人无内疾,好好休养三天就能恢复。这时候,司马韬口风转变,为祝英求情。

结果就是废祝英的郡兵卒长之职,另判二十杖责,每月打两杖,十个月打完。

祝英听段娘子絮叨到这,气愤不已:“该受的罚一样不落,我还承那竖子的人情。”

“这人情不承也得承!两杖就这样了,一下打完二十杖,你现在还有命跟我犟嘴吗?多少年了,你这过刚的脾气还不改,还要得罪更多权势么?”

“所以才把我撵回襄平?咝……”祝英疼得握拳。

段娘子气笑,不再理对方,跟王葛说:“司马郎君、刘郎君跟你结的那点怨,我已知,已经劝他们了,以今天的事为止,就此了结。他们要再记着就犯蠢了,犯蠢的人是没必要留在边郡的。”

“是。”这话有意思,得两面听,也警告她王葛放下怨气。怕她以后怂恿祝英找司马韬的麻烦?这么说……司马韬、刘清要加入的势力是辽东郡,和桓真三人的选择一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