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女匠师(305)+番外
所以阿母,你撒手人寰,我怎能让你真正的孩儿虎头夭折。
“你们放心吧。”王葛重拾坚毅,“我会更争气,这个家会更好!”
下午,王葛正式开始火药配比试验。
准备工作全部做好:刻字竹简,钻好孔的两种箭竹秆(长度分别是两寸和三寸),硫磺(又让刘清买了一些),硝霜(已尽量把杂土去除),木炭粉,泥(里面和了木屑粉,最后封管用),引线,点火杆。
王葛不知道前世鞭炮的引线怎么制,便把火寸条削的跟粗针一样,代替引线,肯定能行。
由于专娘子、南娘子均两三天回次吏舍,缺人手,王葛便把刘郎君叫进院帮忙,由刘清负责记录。不管爆竹能否爆裂,每根里面填充了多少硫磺、硝和木炭,都得写明,如果炸开了,还得记下炸裂程度。
刘清刚要开口,邹娘子抢先说道:“我是阿姊,谁都别跟我争,由我来填管。”说完,她瞪王葛一眼,一把揪掉王葛戴好的手套。
其实到现在,邹娘子都不清楚王葛究竟要干什么?
她想过问对方的,如果又是一种新的火器,何不告知兵曹或功曹,由两曹出人手、出材料试器多好?可是一转念,算了,王葛必有自己的顾虑。再者,兵曹连炸两次,上下正焦头烂额。
邹娘子没想到,王葛接下来的话解释了疑惑。
“好吧,我不跟阿姊争。现在试的叫火药爆竹,爆竹咱们都知,达不到伤人威力前,不能当成火器、兵械,所以暂不必麻烦官署。待有威力后肯定要报上去的。”
王葛指一下装有硫磺等粉末的盒子:“那为何叫火药呢?因为硫磺和硝都是药,为了刘郎君记录方便,暂取此名。现在开始,先试两寸的竹管,第一根,硫磺、硝、炭各取一。一分量,就是我制的木匙舀平的量。阿姊你别动,由我取,不然我心里没数,你只管填管。”
刘清伏案书写。
用人不疑,王葛不管刘清这边。事先已用土试过两寸管内可填的总量,共三把木匙,分别舀出三种粉,搁在裁好的纸上。这时候别管浪费不浪费,一张裁纸只使一次,因为重复用,粉每次都有残余,误差更大。
晃动纸,令粉末融合后,由邹娘子卷成漏斗状,小心倒进竹管里,然后把引线插进一寸,填封泥塞紧,只要起到密封作用即可,不需太厚。
王葛早制好档板,爆竹制好了搁在板前方,板的后边是点火杆,吊杆形制,吊过去用火折子把引线点着。
引线上粘足了硫磺,瞬间就着了。
啪!
爆竹炸了。
动静不小,三人都随炸声一抖。
王葛:“嗯?”一次就试成功了,运气这么好么?不,应该是管孔小,封闭又好,三种燃烧物加在一起分量足导致的。
邹娘子心有余悸的看眼炸到档板处的碎竹,刚才还觉得王葛想得真仔细,隔个档板点爆竹,真是幸亏挡上了。
火药味夹着糊的竹味散开,王葛近乎贪婪的吸一口,虽然不是前世的爆竹味,但也快接近了吧,真好闻啊。
刘清撂下笔,认真问:“这算失败还是成功?”
王葛赞道:“郎君聪明,炸开是成功。不过炸得威力太弱,我要调整药粉分量。”
别看刘清表面稳,实际上激动得直想握拳,他突然想通了,兵曹两次出事,应该是在初始理念上就跟王葛殊途。
王葛的目的,是炸!炸得越厉越好!
而兵曹目的是控制火焰,求一个“稳”字。
如果王葛能做到控制爆炸呢?如果她试出各种爆炸程度的数值,那不是更高层次的“稳”么?
“换三寸管,三种粉末跟刚才的分量相同。”
再炸。
院外,田勇夫又一哆嗦,跟另个护卫说:“我去巷头听听,试试动静能传多远?”
院内。“两寸管,三种粉末还是均等,分量均减半。”
“换三寸管……”
“两寸管,仍均等,分量再减半。”
“换三寸管。”
这次没有炸开,但是竹管被火力呲倒、顺着地面搓飞两步距离。
涉及火药配比的,都是瞎写,勿考究。
悟空再次感谢投我月票的各位友友。
第334章 318 各方心思
邹娘子立即拍下心口:“失败一次也好,让我缓缓,别小瞧炸声不大,不知为何很震耳呢。”
所以后世人们用放鞭炮的方式驱恶除秽呀。王葛笑笑,明白对方是宽慰她,不过她早做好失败准备,岂会在意。
王葛思索着说:“这证明少许硫磺、硝,加在同等分量的木炭中,达不到迅速燃烧,以致威力不足。不过爆竹刚才横行……若把地面换成水面,在水战时使用呢?如果能让火药爆竹在水中横窜到敌军船底……砰!再爆……不行,先得想法子让引线、竹筒都防水浸才行。还得能掌控横窜方向。这一步早呢,不说这些,咱们换管,继续。”
“等我一下。”刘清匆匆记录,他觉得随火药一次次试,王葛还会有更多设想,不随时记下来,过后忘记怎么办?谁敢说这些想法将来不可实现。
是得等等,邹娘子已经跟不上王葛的思路了。
刘清写好后,把语录放一边,不跟火药记录的竹简搁一起。
王葛:“现在开始取一匙硫磺,双匙硝,双匙木炭。装入两寸竹管。”
巷尽头,田勇夫正往回走,但听一声极脆的炸响,他肩颈控制不住的一缩,比刚才在院门口听的还脆裂。咋回事?咋离远了还更响了?
好在白天吏舍区几乎没人,才虑及此就有人出院门,他认识对方,是吏曹的何职吏。
“是田勇夫,你听到啥动静没?”
“职吏今日得沐?”
“是啊。”
砰……二人同时望过去,何职吏道:“就是这动静,像王匠师住的那片呢?”
“昂,这声比之前都响。”
对方越答非所问,何职吏越觉得自己猜对了。“那个,田勇夫,你还不知吧,王匠师初来襄平,就是我给她换的常住身份。”
“知道,我知道。”这活不就归你么?你想推脱还不行呢。
“所以我可不是外人呀,王匠师是不是又制什么新兵械?”
砰、啾……很明显有异物飞上天,砰!在极高处炸裂。
二人目瞪口呆仰头,再落回视线相觑。田勇夫结巴道:“这、这、可不兴乱传话啊,我先不跟你说了。”
他快速往回奔,边念叨:“神农炎帝哎,这咋还炸上天哩。”
何职吏退回院子,掩门嘟囔:“是,可不兴乱传,唉,就不该问。”事后证明他恼对了,就因多了句嘴,不但被主簿亲训狠批,还签了密契。可实际上呢,他知道的情况都不如密契上写的多。
爆竹为何上天?是王葛突发奇想,忆起前世的“二踢脚”来了,既有现成材料,何不试试?于是把二寸管封闭的那端挖开,在封泥中稍加几滴水,和湿,将三寸管塞好火药后,倒过来用湿封泥跟二寸管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