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继母摸索记(336)
可这话是从苏彤嘴里说出来的,她这人做事有时候也挺疯狂的。
当然了,她们没有批判的意思,毕竟她们也很喜欢苏彤偶尔的这种疯狂。可是事关孩子,她们身为长辈还是得劝一劝的。
陆老夫人第一个开口劝:“带孩子去学校不大好吧,学校肯定不允许啊。”
陆母也说:“对啊,而且小熠太小了,哭闹起来会影响到上课的。”
刚停下哭泣的陆敏,听到这话,嘴又扁了。
在发展成哭泣之前,苏彤连忙开口:“要不敏儿先去学校问问老师,看可不可以,可以的话就带,不可以的话就不能带哦。”
这话成功给了陆敏一线希望,立刻心情好了,甚至还开始期待快点去学校问老师了。
陆老夫人神色复杂看着这个孙媳妇,如果不是顾虑到陆敏在场,估计会当场说她怎么能这么忽悠人。
苏彤回以一个‘我也是没办法’的眼神。
在只有七八岁的孩子的世界里,除了个别出于本能之外的反应,比如畏高畏水。他们其实并不是很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而这些也都是需要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学习的。
嗯,很好,苏彤看的那些书,没能用在女儿身上,倒是成功说服了自己。
陆老夫人也没话可说,忽悠就忽悠吧,总好过孩子眼都哭肿了的好。
三天后,小学开学,苏彤的辅导班也开业,
一开始,她和几位老师都充满信心,认为哪怕一开始招不到什么新学生,但是上学期有来报过补习班的家长肯定也会继续乐意送孩子过来的。所以他们要做的,是出去派传单,让大家知道补习班又重新开业了。
然而,一张张传单派出去,一个上午,感兴趣来咨询的家长也不过十来个。
哪里出了什么问题呢?苏彤坐在办公室,苦思冥想这个问题。
九点多,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基本都回去了,街上也没什么人了。
三个外出派传单的老师回来,神情都有些沮丧。
出去的时候基情满满,不到两个小时就被现实狠狠打击。
李梅问苏彤:“今天早上几个家长报名?”
苏彤看了眼报名登记表,这字数说出来,她都觉得不好意思。这无疑是对她画的大饼狠狠打脸。
只是,这是不可能瞒得住的。
苏彤抬起手张。
李梅猜测:“五个?”
苏彤笑笑,慢慢弯下大拇指和尾指。
李梅倒抽了口冷气:“三个?”
苏彤点了点头:“今天只有十来个家长进来看环境,就有三个家长报名,其实概率挺高的,是不是?”
这话问的,她自己都觉得滑稽。
但身为老板,她不能沮丧,她必须积极乐观。
李梅不知道怎么回答。
三个学生,好歹没比老师少。
好在,年轻人的沮丧来得快,去得也快。
很快三位老师又重新振作起来,打算去其他地方继续派传单,苏彤则继续留下来镇守。
待补习班只有苏彤一个人,她脸上的笑容立刻挂不住了。
怎么会这样?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为什么这学期报名的学生比上学期还少?
没学生,这对她来说,可谓是事业刚起步就受重创。
直觉告诉她,这问题很严重,必须要弄明白为什么。
就在她苦思冥想之际,又有一个家长进来了。
她打量了下补习班的环境,颇满意点了点头,然后豪爽地缴费报名。
办好报名手续,苏彤忍不住问这位家长有没时间坐下来喝杯茶,聊两句。
家长不好意思笑了笑,面露抱歉:“可是,我一会还有事。”
“我只是想问你两个问题吗?就两个。”
“行吧。”家长点了点头,又坐下来。
苏彤也不浪费时间,直接问她:“我想问一下,是什么原因让你愿意将孩子放到我们补习班?”
女家长笑了:“我是开服装店的,太忙了没时间管孩子。正愁着呢,刚好听说这有个补习班,这不正好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嘛。”
“你对我们补习班有什么期望吗?”
“那当然是希望孩子在这里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啊。”回答完两个问题,女家长笑问:“还有别的问题吗?没有我就走啦,赶着去开店呢。”
苏彤起身,亲自送至门口。
她好像有一点点头绪了。
第177章
送走家长, 苏彤开始反思自己之前对补习班的定位。
她之前想得太错了,因为自己送孩子去补习班的出发点,是自己没办法亲自辅导孩子做作业, 就下意识以为家长都会有这个想法, 将补习班错误定位为作业辅导班。
她为什么会有这个观念?说到底还是因为她是后世来的。
后世的家长,哪个不需要辅导孩子做作业?
教孩子做作业, 帮孩子批改作业,这些都是后世家长的日常。
所以她才会在女儿上小学之后,认为自己也应该要这样。然后就忘了, 其实这时候的学习教育和后世差别非常大。
在这个时候, 老师布置了作业, 学生完成之后要上交作业本,老师会批改,会专门在课堂上讲解错题。所以哪怕学生真不会做作业, 或者做错了,但大部分家长其实并不会太在意。
当然,这种不在意也还有生活条件因素。很多事, 都是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才会去考虑的。
她反思上学期补习班之所以能招收几十个学生, 应该是价格便宜的原因。
李梅她们为了能招到学生, 前三十名报名的直接打了个五折。现在回想起来, 补习班的人数不就那么多吗?
这学期补习班正常收费了,之前给孩子报过班的家长自然也就不稀罕了。
补习班要正常、长久经营下去,一直低价揽客是不行的,何况今年还扩大了规模。再像上学期那样收费,那不就成了贴钱找一堆娃回来折腾自己?那是不可能的。
想清楚后, 苏彤明白到,她必须得改变思路。
什么样的家庭需要补习班?
思来想去, 她觉得无非两种。
一是家长没时间管孩子,二是孩子的成绩需要专门的机构老师辅导。
但这些也只是她个人所想,未必成熟周详,等几位老师派传单回来,得好好开会商量商量。
上午十点半多点,外出派传单的三位老师回来了。
看脸上表情就知道,派传单的效果很一般。
苏彤给众人打气:“万事开头难,我们补习班肯定会越来越好的,而且……”她话一转,说了句非常实在的话:“不管学生多少,我肯定发得起大家的工资的呀。”
几位老师本来气士低沉的,听到这话被逗笑了。
苏彤说的是大实话,哪怕只用她的个人存款,也足以支撑很多年。只是如果补习班做不出成绩,就变得好像是一个窟窿,需要不停地补,人也会干得格外沮丧。
所以,无论如何她都必须要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