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要我给他生太子(16)

“你——糊涂啊!快,我要亲自给陛下请罪。”

“您高兴糊涂了么,此事最欣喜就该是陛下了,您向陛下请什么罪,扫他兴么?

我已派人去京通知陛下与老太太了。老爷也早做准备。”

侯爷这一走大半月,眼见着就要过年,陛下独守空房许多日也是思念得紧。

如今整个后宫都围着赵妃转,牛鬼蛇神都叫太后与皇后压着,陛下却连见也没见人一面。

只日日盼着侯爷传信来,却始终不见消息。

陛下有些恼了。

“朕给他送了信鸽,莫非叫他吃了?这许多日过去也不见传个消息……姚正德莫不是真如此大胆,动了家法?”

当面叫着国丈,背后却直呼其名,到底是皇帝,表面敬重也不过是给侯爷几分面子,爱屋及乌罢了。

“奴才瞧着,公爷倒不像是那么狠心的,想是侯爷有什么事耽搁了。”

“再等他几日。”

到了二十三日,陛下终于收了信,见他说被公爷吓得病了哭笑不得,在朕跟前胆子都大得很,偏偏怕老子。又心疼得不行,越发下定了决心要尽快将人迎进宫,放身边照看才好。

回信时到底是要面子,没好意思直接将一腔思绪诉诸笔端,于是作了诗,也没多少差别就是了。

侯爷见了陛下御诗,笑得脸都红了,姨娘嗔怪道:“瓜儿做什么呢,都要当爹了,稳重些。”

侯爷连说没什么没什么。

陛下这样要面子,这诗可不能让人知道了。

于是让人找了匣子装起来。

回信时本想取笑一番,但偏偏自己也思念得紧,于是也想提笔写诗,奈何上学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实在憋不出什么 ,诗未成,大夫来了。

大夫诊完脉侯爷也不想着什么诗了,还有什么比这事更让他高兴的。

于是提笔写下四个字,这几个字一气呵成颇得陛下真传,侯爷欣赏一番卷了放进竹筒。

陛下展开信纸,便瞧见力透纸背四个大字:我怀孕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发现点击最高的是第三章,然后是第五章,都超过第一章,想啊想,想不明白,然后看了一下章节提要,哦豁,原来大家喜欢这样的emm

去申签了,希望能过呀~

第11章 初为人父

陛下失手打翻了茶盏,这茶是刚上的,不至于烫伤,但也有些温度。

茶水淌了一桌,桌上的奏折湿了角,养心殿伺候的都是内侍,急忙上前收拾。

张太监就要传御医,被陛下拦下。

陛下浑然不在意发红的手背,浑身洋溢着喜气。

陛下说:“朕要当爹了。”

张太监没反应过来,想着这赵妃诊出有孕已有半月,陛下便是要喜也早该喜了。

忽而想起陛下刚收了侯爷的信,莫非……

当即就跪下磕了头道:“恭喜陛下,陛下江山后继有人,天佑我大乾。”

这话若是有人在半个月前说,怕是要惹陛下猜忌,如今说了,陛下大手一挥道了声:“赏。”

喜事当前陛下却坐立难安,生怕妻儿在外受了委屈,活像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

张太监宽慰道:“国公夫人做事再细致妥帖不过,侯爷有她照顾,想来是稳妥的。”

陛下摇摇头还是不放心:“长生毕竟与女子不同,他又向来娇生惯养,在外头多半是过不惯的。你去请了方嬷嬷,让她带了人过去照看。其他伺候的人你亲自挑。”

张太监正要亲自去传旨又听陛下说:“让江道筠和张清也一并过去。这一路朕派内卫护送。”

张太监领了旨就去,侯爷原就是陛下的心头好,如今一体两命,愈发金贵了。

方嬷嬷是陛下的奶嬷嬷,如今在京城置了宅子,颐养天年,逢年过节的陛下都有赏赐。

张太监道明了来意,方嬷嬷喜不自胜,陛下无嗣,她也盼了许多年,请了送子娘娘在家日日吃斋念佛,给陛下求子。

如今这有了,这女子就是个青楼妓子她也是高兴的,何况只是养在外头。

便继续打听起这位主子来,张太监道,嬷嬷许还有些印象,正是咱们国舅爷,陛下亲封的武安候,当年养在宫中的。

嬷嬷愣了愣,到底是见多识广:“他是隐族?”

随即又笑到:“当年这孩子见了陛下就笑,老婆子说这是个有福的,你看这不是?”

两位御医,张院判擅妇科儿科,这么多年在宫中只为娘娘们调养身子,调养了许多年,都道他无用,也亏得陛下此时能想起他。

江院判是专门给侯爷请平安脉养身子的,张太监一说要去找侯爷,他便心中有数了,问道:“敢问张公公,侯爷可是?”

张太监点头,江院判心想,陛下终于得偿夙愿。

一路有内卫护送,日夜兼程倒是比姚家出京时还快上几日。

这一行人到时不过初四。

初一祭了天地祖宗,陛下一个人在太庙同祖宗们说话。

感谢上苍,感谢祖宗庇佑,朕终于要当爹了。

侯爷有孕,陛下加快了速度,一边让人继续追查那医女的下落,一边开始剪除皇后势力。

入宫18载又痛孝贞皇后交好,林氏还是有些经营的。

内卫拿了人,递了名单来给陛下过目,本是要都杀了了事的,陛下却想着要给未出生的孩子积阴德,于是让人关着。

侯爷身子好些了便也一同祭祖,开了宗祠献上五牲,公爷在前头领着,除了公爷就是侯爷爵位最高于是也在前头。

瞧着那牛头铜铃大的眼,侯爷有些不适,忍耐着过了全程,一上马车就吐了。

这一吐仿佛打开了开关,接下来几天侯爷吃什么吐什么,好容易养回来点肉,全消了。

夫人姨娘都急得不行,这事大夫也没办法,他倒是开了药,可这位爷吃药也吐啊。

又不能不吃,于是每日吃了吐吐了吃地折腾,侯爷日日红着眼,骂完儿子骂老子。

下人听到了只作不知。

夫人听得发笑,又努力板着脸要儿子说话注意些:“你是咱们公府的三爷,陛下亲封的侯爷,端着些吧。”

方嬷嬷同两位御医到后稍作休整就来拜见侯爷。

侯爷蔫蔫的躺在院子里晒太阳,整个人陷在锦被里。

原本是有狐裘的,只是那狐裘平时带着闻不见什么味儿,此时却难受得紧。

方嬷嬷见过不少怀孕时反应大的,往往越是娇养,越是难过。

侯爷这样看着就是让人捧在手心疼的,嬷嬷看了也心疼。

于是整日里同姨娘一起给侯爷琢磨吃食。

原来江院判和那大夫竟是本家。大夫见了堂弟有了点猜想,堂弟没有否认,大夫揪断了胡子。

本家的人要留人过了元宵再走,大夫也说现在反应大不若过段日子开了春再回京,天气暖和,侯爷身子也爽利些。

侯爷执意要回京,夫人来劝了他干脆说我想陛下了,父亲母亲多待些时日吧,儿子不孝,先行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