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娆天下:拒做太子妃(58)
“好了好了,总敌不过你这张利口,我不和你说了,先去园子里瞧瞧去!”
玎儿将丝帕往她手中一塞掩口笑了笑便往园中去了。
刚走进园子里就见杨天行负手伫立在不远处的柳树下,面向一池碧水兀自发呆,颀长白色的身影显得落寞而哀伤。
她心中疑惑便快步地走了过去,静静地在他身旁站了一会才轻声问道:“看来将军是有什么烦心事了?”
过了半晌才见杨天行转过身子看着她浅笑道:“什么时候过来的?”
玎儿见他表面上虽是笑意吟吟,可是往日眉间的那股英气早已被淡淡的忧伤所代替,知道他定是遇上什么伤心事,只不过她一个妇道人家不懂得外面那些纷扰,只能走上前温和地向他一笑说道:“在屋子里闷得慌,便到园子里逛逛,没想到您也在这里!”
杨天行满心的痛苦失望似乎要融化在她如涓涓清泉般柔和清澈的眼波中,只见阳光透过枝叶的罅隙照着她凝白红润的脸颊上,隐隐笼着一层诱人的光晕。
立时心中又想起桀骜不驯的轻尘来,没想到自己的一腔热忱换来的却是她的不屑一顾,真真是令人心寒!
“将军忙了一早上了,想必有些累了。我在艺风轩已沏好一壶菊花茶,刚用井水冰过,既清凉又解渴您先过去用些吧!”
玎儿见他精神恍惚、神色苍茫便又向前走了两步柔声说道。
第二十一章:一拍两散(5)
第二十一章:一拍两散(5)
“轻尘……”一声轻喃,杨天行冷不丁一把将她揽在怀里、紧紧地抱住她,附在她耳边声音嘶哑地说道:“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你果真是因为讨厌我才逃离的吗?”
玎儿被他紧搂在怀里,感受到他灼热的气息透过薄薄的纱绸袍子传了过来,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什么缘故她竟觉得气息不定、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眼睁睁地看着他俊逸的脸庞渐渐地压了下来,心底的那一丝悸动已化作满腔的柔情不由自主地低吟了一句:“天宁!”
叫出名字的一刹那,她浑身打了个激灵不知哪里来的一股力气一把将他推开捂着涨红的脸转身跑开了。
杨天行一时意乱情迷压根儿没听见她说了什么,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望着那一池开在凌波翠盖间的粉荷吁一口长气,黯然的眸中溢满了轻愁,只听他轻轻吟道:“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自古以来,多情总被无情恼,只是那无情而动人的风景,总让人牵怀。
这日下朝后,皇帝特意将太子与昭王留在了御书房商谈位于国之西北角奕州百姓造反一事。
这其中缘由太子与昭王皆已心知肚明,无非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蛊惑无知的百姓对抗朝廷、借机生事而已。
不过苍蝇不盯无缝的蛋,若不是当地官员贪得无厌、肆意搜刮民脂民膏致使官逼民反也不会引发这场祸事。
皇上每日深居皇宫又加上平日这些朝臣粉饰太平,因此对于民间的情况了解甚少。
况且知情的大臣们只将这件事当作是百姓注重闹事,便一直捂着不报,结果不出半月整个奕州皆已被那些反贼所控。
前几日又从那里发来八百里加急,说是这些反贼已经向奕州周边地区发动攻势,看来这伙人其志不小。
朝中几位大臣见纸里包不住火这才联合起来写了折子将实情上奏皇帝。
第二十一章:一拍两散(6)
执掌吏部与工部的昭王一直不甘心做这样打杂亲王,因此他想趁此机会捞些兵权在手里,这样一来有了舅舅做后盾便不愁成就一番大业。
只见这位皮肤白得近乎病态、相貌却极为俊秀的皇子恭敬地站在下首向身边的太子看了看,见他低头沉思不语便上前一步道:“禀父皇,奕州之事只不过一帮前朝乱党勾结无知百姓掀起的乱子,儿臣自请带兵前去剿灭乱党、平息乱事!”
端坐在龙案上首的皇帝虽已两鬓飞霜但眉宇间慑人的威严仍令人望而生畏,只见他点了点头微微一笑,目光却落在了太子身上:“关于这件事情,景鸿你怎么看?”
此时的太子显得稳重而内敛,听皇帝的语气像早已拿了主意,思忖片刻才上前一礼舒缓有致地说道:“奕州之事确如三哥所说的那样,不过他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何须三哥亲自领兵前往?依儿臣之见在朝中选一名得力武将领兵前去剿灭即可。”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即给足了昭王的面子又不让他计划得逞,他的城府果然不是一般的深沉。
“嗯,依你之见要派何人领兵前去为好?”皇帝听了捋着下颚的胡须轻点了轻头用征询的眼光看向他问道。
太子一听正中下怀,连忙接口说到:“这朝中下上能臣武将虽说不少,可以像昭勇将军杨天行那样勇谋并济的却屈指可数。奕州那边虽只是群乱党匪类,可这团乱麻总须快刀来斩,儿臣想了想,杨将军处事果敢、熟于战事,确是领兵平乱的不二人选。”
他说完又谦逊地看了看一旁的昭王朗声问道:“不知三哥意下如何?”
昭王偷眼瞥了一眼点头微笑的皇上只得把满心的不快吞到肚子里、表情不自然地附和着说道:“太子所言极是,还请父皇准奏!”
“嗯,虽然这些乱党不成气候,但是此事必须尽快解决,依朕看杨将军确实是上好的人选!”
见这二位他最为看重的儿子意见相合他也是极为欣慰,微笑着向他们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情等明日上朝再交与群臣商议一番再作定论吧!”
说完向他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告退。
第二十一章:一拍两散(7)
太子与昭王见状,忙向皇上一躬身复又深深凝视了对方一眼这才先后退了出去。
太子刚走到门边便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峭冷的声音:“景鸿你先留下,朕还有一事要交待。”
走在前面的昭王听里面的声音生硬而幽冷不由得心中暗喜,幸灾乐祸地看了他一眼这才大摇大摆地走了。
太子并不理会他这挑衅之举连忙大步走入殿内,垂首站在下首听后吩咐。
“前两日听霁州知府常庆云来报说是那边今年大旱,估计今秋颗粒无收,于是向朝廷请奏拨粮赈灾,正好你主掌户部,这件事情最好详细查实再作决定。”
皇帝一向欣赏他这位儿子稳重内敛的个性,对昭王拉帮结派之事他也早有耳闻,还有前不久的太子遇袭事件令他也有所警觉。
不过这件事情他并不愿往昭王身上想,一来他子嗣不多,现只有昭王景仁、太子景鸿与平王景浩三位皇子;二来是从小对他们管教就极为严厉、教育他们要谦恭礼让,因此他不敢相信现在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三来立嫡不立长向来就是开朝圣祖传下来的规矩,这三位皇子也都心知肚明,特别是小儿子景浩从小就对这些政事不感兴趣,整日醉心于山水之间,向来不理会朝中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