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行天下:拐来美男充后宫(140)
忽然有种被包养了的感觉。我不是应该很骄傲地做一个米虫,坦然地享用这清晨的关心么?可是,为什么我的眼泪却是悄悄地滴落下來,打湿了纸条上那眉清目秀的小字。
也许,人一安静下來,就容易自我感慨吧!
刚吃完早饭,收拾停当,院子里就响起一个微涩,但是依旧好听的声音:“天雪姐姐?”
一听这种叫法,我就知道是沈梨花來了。
昨夜的歉疚立即便涌上心头。
出了屋门,沈梨花正一身嫩黄,如同世外桃源中走出來的仙子一般,在看着我娉婷盈笑。
“呃----梨花姑娘!呃----你好早啊!那个,杨先生已经去学堂了!”我承认我是心虚了,尤其是在我深深地伤害了人家,人家还笑吟吟地站在我面前的时候。
“这是我之前酿制的杏花酒,昨夜刚开的封,今一早特意带过來一坛子给杨大哥天雪姐姐你们尝尝!”沈梨花说着,就抱起地上那只古雅的坛子,这时候,我才发现她身侧的地面上,不仅放置着一只酒坛,还有一只食盒。
“梨花姑娘,你这是……”我有些不知所措了。
昨晚那出阴差阳错的闹剧,虽然不是我的本意,却毕竟是给她不小的刺激,她竟然还天使般给我们送东西。
要换了是我,估计要送也是直接送來一罐儿鹤顶红了。
额……我自然不是在怀疑,我只是在自我检讨,鄙视自己……
梨花姑娘看我接过杏花酒在屋檐下放好,这才很是不好意思似的,提起地上的食盒递了过來:“天雪姐姐,这是我家里腌制的腊肉,我已经煮过了,是熟的。你只要切一块下來就能够下饭吃了的。”
我不由得十分惶恐。她给我送这么珍贵的东西,怎么还如此谦逊小心翼翼?
“天雪姐姐,不会做饭也沒有什么的,你可不要以为梨花是故意送东西笑话你不擅长做饭。我是真的喜欢你,才给你送的。人各有所长,我们寨子里很多女子都沒有你的那种诗词歌赋的才情。”沈梨花说这些的时候,我真切地看到了她眼中真挚的流露。
我很是内疚地低下了头……这个沈梨花,她的心胸究竟是有多宽宏,人格是有多善良!
“梨花,梨花。你不要这么说,其实我……我沒有你说的那么好;并且,你不用担心我会难过,我的脸皮……还是非常厚的。说起來,我昨晚还随口忽悠了你。”这个是真的。我对她说,昨晚她对着月亮许愿,会实现愿望。
“对了!说到这里,我倒是忘记告诉你了!”沈梨花姣好的面容忽然熠熠生辉起來:“昨晚上,我对着月亮许的愿,真的是实现了呢!天雪姐姐你好厉害,竟然真的能够看出一个人的行运!”
“实……现了?”我惊讶。
“对呀!我许的愿是:愿天雪姐姐和杨大哥白头偕老!”说道这里,梨花很是不好意思地一笑:“其实,天雪姐姐你要原谅我。有那么一刻,我还暗自后悔为什么沒有给自己许愿。但是后來看到你和杨大哥情深意重,我才开心地觉得幸好我沒有乱许愿,沒有许错了愿!”
卷三 凤舞沙场 第二十八章 东马营的突袭
瑟瑟的秋风中,我看着梨花姑娘光洁的面孔,一颗晶莹的泪滴,被我深深地种在了心里。
这是我在这个时空中,第一个读懂之后,又涌起了无限怜惜的女孩。她干净剔透,内心沒有一丝阴影。
“好梨花,乖梨花……姐姐怎么会生气呢!”只有我知道,我这一句姐姐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怀。
那是一种情不自禁想去保护好这个洁净的妹妹的心情。
这边厢,我正要拉着沈梨花进行八拜之交,义结金兰;那边厢,却已经有人上气不接下气地嚷了起來:“不好了!不好了!东马营的人找上门來了!东马营要來袭击我们梨花寨了!”
“什么?!”我脸色一变:“东马营的人?”
沈梨花一听,立即严肃起來:“不好!是在寨子周围放哨的小哨兵传來的消息!看來梨花寨有难!”
“我们梨花寨养的有兵团么?”看着沈梨花的样子,东马营还是不好应付的。我不仅想起來那天在金陵城东面的小镇子里,那些个土匪猖狂的样子。
“我们寨子人数有限,基本上都是散养,大家即是村民,也是卫兵!”沈梨花面色一紧,粉拳一握:“天雪姐,杨大哥武功好,你快去学堂里找他,让他保护你!我这就回去找爹爹商计!”
沈梨花言罢,就已经匆匆跑出了十几米外。
“梨花,注意安全!”我冲她遥遥地喊道,人也已经朝着寨子东面的学堂奔去。
奔跑的过程中,我看到许多村民已经拿起了锄头、铲子、扁担、最大杀伤的武器算是大刀了,一路匆匆地到寨子中央寨主家门口的空地上集合。
路上碰到个面熟的,那青年汉子一把拦住我叮嘱:“是杨家嫂子啊!你快去拉着杨先生避一避吧!读书人沒有多少力气!”
“东马营來了多少人?”我问。
“听放哨的小士兵说大概有一二百人的样子,约莫着不到一个时辰就能到寨门口了!”汉子担忧地说:“加上妇孺孩童,沒有后路,我们退逃也是來不及了!”
“一二百人?”我琢磨着:“也不算……很多啊!”
青年汉子白了我一眼:“杨家嫂子你倒是不怕!可是,我们梨花寨一共也就三百來口子人!除去妇女孩童孤寡老人,中用的汉子也就一百左右!再加上东马营的个个人都是土匪贼头,论起杀戮凶狠他们是一个顶俩,还是很不好对付的!”
原來是这样。
“还有一个时辰是吧?”
看着青年汉子点点头,我朝他挥挥手:“好的,我这就去叫我家先生。你们快去寨主那里集合吧!”
说完,我飞一般地跑到村东学堂。
原以为学堂此时正是乱成一团,哪知道,杨霄正不急不慌地带着孩子们削竹竿。
“孩子们,都学会了么?就这样削成七寸长,削得尖尖的!”杨霄正拿着一支竹竿,不对,此时应该叫做竹剑,或者竹针,问孩子们。
那些孩子,大的有十一二岁,小的也就六七岁的孩童,一共也就是三十几位孩童。
他们手里此时也正拿着一支削得尖锐不一的竹剑看着杨霄,回到道:“先生,可以了!”
“好!你们这就回各自家去,带着你们各自的娘亲或者婆婆,做这种竹针!半个时辰之后,带着做好的竹针去村里翠花婶家集合!而你,过來报信的小哨兵,你这就去带着十几个小兵在距离寨子三里的上坡处挖沟,挖好之后,把这些锋利的竹签子竖着埋好,到时候先给他们來个人仰马翻!”杨霄说起这些话的时候,颇有些气场,自然,他的话语也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梨花寨的孩子。
看他们分配好了,我连忙过去拉住杨霄:“你这是擅自下令啊!老寨主指不定会有什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