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是以见放(出书版)(53)

作者:吴小雾 阅读记录

记忆犹新那年安徽台有个周末大放送,我们仨全是饿醒的,习惯性开了电视分批去洗漱,当时正放的是梁朝伟版的倚天屠龙记,欧娜说看完这集插广告了去买饭,结果一集演完,别说广告,连片头片尾插曲都没有,直接打出第N集的字样,然后进剧情。于是我们忍饥挨饿一气儿看完八集,到下午三点多饿得两眼放蓝光。季风来了笑得特无奈,敲着茶几下面的定餐电话:你们就没人想起来叫外卖吗?三个人都被电视迷住,剧情是烂熟的,配音是肉麻的,全剧最出彩的可能就只有伟仔那一张顽皮中带着天生忧郁的脸,那时候梁朝伟还没什么皱纹,看上去真鲜嫩。小藻儿说:“我可喜欢男人有点孩子气了。”欧娜轻嗤:“就是风少呗?”小藻儿灿笑:“就是风少~”我黯黯心伤状:“切~~当我死的。”季风才是真正被当成死的那一个,大红着脸坐在沙发上,只会说:“闹个屁!”黑群替他感叹世态:“这女人和女人啊,连成一气了能颠覆世界。”

以男人的友谊观,他们不能想像女人之间的亲密程度,男人之间只有肝胆相照,他们相约策马闯江湖,却不能相濡以沫。有人说男人们像两个缸子里的鱼,彼此看得很清楚却隔着玻璃,互不侵犯对方的世界,尤其是最隐私最不想为外人所知的那个世界。所以他们谈股票谈人生谈世界谈宇宙,就是不谈柴米油盐,他们不能接受自己的生活被另一个人指手画脚。

闺密就不同了,互相嘲笑身材,互相攻击穿戴,有时候也真绊起来,往死了揭短儿,没见谁认错,两句话功夫又腻到一块儿挤黑头去了,早上出门前还帮你往胸罩里塞海棉垫。

就是不能扯上男人,同一个男人。

有时候雷打不动的堡垒,却最怕那轻轻一口气。

欧娜回来我要怎么告诉她呢?她的大厨因为我辞职了?

拨了个电话给小藻儿,她接的很快:“家家啊,你回北京啦?”

我问:“家里还好吗?”

“在下雨呢,天天下这两天烦死我了,大哥说是我回来给方的。”

“北京这两天可能也下了,我看阳台外边那小吊兰没干巴死。”

“你想着浇点水啊,别死了,我都养两个多月了。”话锋一转又说,“我在我大哥家呢,他房子真大啊,楼中楼!我妈偏心,我结婚她肯定不能给我买这么好房子。”我说你结婚当然让你老公买房子。她嘻嘻地笑,同意之外竟然再没什么可说的了。

收了线抱着电话没意识地乱玩着按键,突然振铃接进一通来电,没人说话,翻看显示,好像是钱程单位的电话,喂了好几声听见一阵乱响,辩得出从免提变成接起,平和的声音略略上扬:“家家?”

“你干嘛呢?”拨完号不老实等着逛晃哪去了。

“我去拿个相纸过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中午到的。”

“没听你提要出去玩。”

“临时决定的,反正也没走多远……”

他打断我,很急促地:“想你了。”

“钱程……”

“呵呵,我知道,”他若无其事一笑,“刚才没事儿给你修照片,洗出来好些张,抽空过来拿啊,或者哪天我送你们单位去。”

“都行吧,你没出去玩……啊对,你不放假。”

“假还不是自己放的?玩得开心吗?在哪,昌黎是吧?他们说那边沙山特有名,还真没去过。”

“还成,抽空去看看呗,那么近。”

“再说吧,没带些土产回来?”

“带了两瓶沙子……对了钱程,你姥爷给我打电话来着。”

“啊?”连他也跟着意外了,“他干嘛?”

“说让我去你们家吃饭,是不是把我当你女朋友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猜不出老妖怪用意。我说还是挺看重这外孙,不然犯不着联系我这关公门前耍大刀的,他笑道:“你还真记仇。”

“还有,前两天遇到你同学了,黑社会那个,头梳得倍儿光滑。”

“鬼贝勒?啊~~他神叨叨告诉我收了个妹子要给我介绍介绍,不是说你吧?”

买卖人,拿我溜须小舅子。我聊着鬼贝勒砸人场子的流氓行为,钱程却在注意别的事,问我:“你那么晚一个人出去干什么?”

我对这问题避之不及,正巧有人按门铃,估计是季风,严重缺乏耐性的,我这边电话挂了刚起身,他拿钥匙开门进来了。抱一牛皮纸的档案袋子,看着挺重,一边拔钥匙一边噼哩啪啦往下掉,我赶紧过去帮他捡。“这整一堆什么回来?”

“钱。”他笑得神秘。

我心下一惊:“你抢银行了!”

“我倒是想,”他把东西放在茶几上,是一些时尚杂志,还有光盘,不知道什么名堂。季风接了杯水回来坐在沙发上给我讲这一下午的去向,“阿正的一个老铁,本来做流媒体的,见了些小明星,自己开了个经济公司。这回是要建个走秀场,想做自控台,以后常用么。模特走到镜头摄取范围内,主光渐强,走出去就变弱,你懂吧?人走动和停下来的时候光也不一样,停下来超过两秒,就是模特摆造型的时候,得有配合镁光灯的防红眼光圈给他们……

我听得一头大,感觉很神奇,我以为他们就是开发些OA软件什么的:“这能做出来吗?”

他笑:“写嘛~~要相信科技。”

“给钱吗?”

“我惯着他白干活,这写出来再调试,起码小半月。我还上班,得把下班和周末时间搭上。”

“你能做出来吗?”

“其实学过编程都会写,关键就是找到用什么思路,稍微有点磨叽,我和老黑以前帮他们导师接外活做过感应监控。我试试,不行就撤,阿正撑着呢。”

“那他们干嘛不找专人弄?”

“我技术好呗。”见我挑眉赶紧交底儿,“就是没路子找人,四下托么。你知道现在什么个市场吗,编码员泛滥,程序员缺少。咱是后者。这种活儿吧,生手他们信不着,人专门的开发室还不屑接,接了出的价儿他们也得嫌高。”

“你比较贱?”

他磨牙:“啊,我贱。”

“能给你多少钱?”翻了翻那些资料,杂志上的衣服挺好看。

“商业秘密。”

“你别整事儿。”

“够你买一平米房子。”

那得五位数起!杂志摊在腿上,我犯悔:“我也学编程好了。”

他将我搂过去:“姐姐,天底下钱不能可你一人划拉。”

可他这外捞都能五位数进账,我拼死拼活跟一个项目也不过就这些。

季风学计算机最初的动机也是不想浪费他的英语好底,都说如果英语厉害学编程很快就能成高级程序员,到时候钱跟抢的一样,季风的英语水平要拿到北外也就下等偏中,但当年在他们计算机系那是相当璀璨的人物。我报考的时候对电脑只停留在聊QQ和打游戏的认知上,只感觉身边人都一窝疯地学计算专业,狡猾地以为三年后此类人才必泛滥,特意报了相对冷一点的工民建。结果一上岗看出区别了,季风他们单位,转正后光给他保密费每月就一千块钱,我们这行就没听说过这待遇。我沉浸在人比人的愤闷中,没到一个礼拜就找回平衡了。

同类小说推荐: